更新於 2023/05/1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活中的sop—正念

一、正念
正念是面對面接觸並如實觀察所欲觀察的目標,並保持不忘失。正念遠離評斷、偏差、偏見或偏愛。相反地,心念保持衡端正,僅僅如實觀察、了知、開放,並接受當下所生起的現象,不加修飾或減損。
比方說,生氣時,知道憤怒現起只純粹去觀察覺知它持續存在。觀察其他名法色法也此。純粹的了知,可善巧偵測微細的障礙,如果沒注意到這些障礙,就會阻擋修行的進展。
在阿那律尊者證悟之前,告知舍利弗尊者他修行天眼的深刻經歷,他不顧一切地努力,迄未證得涅槃,卻沒有注意到他的報告中顯現自滿、掉舉與散亂和憂慮。同樣地,有些禪修者沒有認識到自己帶著執著在修行,這其實會在內心引起微細騷動,阻礙進展。
若沒有正念,未馴服的心會對可意對象便生起渴愛,對不可意的對象生起厭惡,對中性的對象生起無明。這樣的反應會干擾身心兩者的祥和,缺乏內在的安樂。這將累積新業,給自己和他人帶來苦惱。
正念好比是車輛的煞車系統。想想看,開著一部沒有煞車器的車,終不免會生車禍。正念能夠讓心念得到控制,免於做出習慣性的反應。
正念容許並接受當下所生起的現象,卻不做進一步應。接受指如實接受一切,不下任何評斷,偏差的評斷會扭曲實相。比方說,要是有人覺得自己一再犯錯,令人生氣,如果在當下不曾運用正念去接受事實,反而感到懊惱,進而變成自我瞋恨,這種心理反應就會傷人了。

相反地,若是冷靜接受「這僅只是一個單純的心所」的事實,而不去論斷或做出強迫性反應,就不會有自我怨憎的苦惱。要客觀接受心中起的任何心念,不受情緒牽扯。
不能接受,是由當下實際的情況和自己想要的結果不同,因而在心中形成衝。因此,正念包含認知和接納兩個層面。
正念能減緩妄念的頻繁活勤,使智慧得以現觀各種現象稍縱即逝的本質。如《增支部》說:
猶如耕種之前先鈉地,正念亦為即將生起的智慧擔任準備的角色。
心得報告:
當沒有正念,面對境界時心會生起多少,不善心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