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四分之一人生》

母親節的那一天,我交稿了。
家裡安安靜靜的,先生帶孩子回婆家過母親節,我媽在教會慶祝母親節。有生以來第一次、在應該屬於家族的節日,過得這麼放風,完成了自己的事。
寫書,是很奇妙的過程。雖然結尾的篇章還沒有得到總編輯的回覆,為全書打上最後一個句點,就如同總編輯形容給我聽的那樣,覺得自己又穿越了某些事件一次。不再有愧悔遺憾,輕盈異常。
知道我在寫書的朋友,除了關切甚麼時候上市,也會好奇詢問我:「妳的書,是在寫些甚麼?」
這真的比我幫明星設計快問快答還挑戰。該怎麼一語中的、又不賣弄玄虛?我瞇著眼睛、很誠實沒set任何梗地形容,「寫我怎麼用人類圖、長征聖雅各百里路啊,只不過我的起點和終點,不在西班牙,而在心的內部。」
心的崇山峻嶺,讓我有過事業的表面風光,也飽經關係的餐風露宿,我寫出來的目的,不是證明自己有能耐輕居簡從、甚或履險為夷,我只是接收了心內的風景,不再讓自己感受分裂,找到趨於內外平衡和完整的觀景窗。
有個朋友聽了,當天晚上就傳了一本熱騰騰的新書推薦給我,「妳寫的,應該很像這本書的言情版,對吧?」。我定睛細讀,為之震顫,如果年輕時候,就得到過這樣的指引,我的人生,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這本書的書名,很長。《進入四分之一人生,從後青春期開始的成長指南:突破求學、就業到成家的迷惘,找到最安心的生存姿態》。
所謂的四分之一人生,心理學上,意指16歲~36歲之間的精華階段,在這個漫長的「轉大人」過程,我們面臨著志趣、就業、擇偶、成家、生育等重大轉捩。所有「應該」發生的事,都「應該」在此時發生。
這本書的作者,是長期鑽研榮格心理學的治療師碧阿克(satya doyle byock),執業超過二十年,她歸結出主導四分之一人生的兩大類型取向:「追求穩定」,以及「追求意義」。
追求穩定,如同我,遵照家庭和社會的期望,「女孩子家,穩定就好」。尤其是經濟上的穩定、伴侶和親子關係的穩定。
步入三十歲那年,我離開了日夜操勞的代理商,在爾虞我詐的企業端如履薄冰,當拿到總額驚人的年度獎金,可以豪邁地一擲千金,為自己、為家人添購所有想要的東西,卻從未感受到真正的開心。總覺得生命中缺少了什麼,但不知道缺在哪裡。人生應該還可以更好,更好在何處呢?說不清。
追求意義,如同我的朋友M,看重自己的靈魂與內在,更甚於約定俗成的價值觀。我忙著賺錢和紮根的那些年,她旅居各地,悠游在目不暇給的生活型態裡,換工作與男友的速度,快過季節更替。
我很羨慕朋友的自由自在,特別在步入中年以後。用飛蛾撲火的天真,奮不顧身地活著。不像我,活得前瞻後顧,一介螻蟻草民。聽見我這麼說,朋友笑得悽慘,「妳知道嗎?這幾天我回家看我媽,我媽說,妳就這麼晃來晃去的、究竟得意甚麼呢?妳沒錢、沒房、沒老公、沒小孩、沒個正經事業,所有一般人有的、正常的關係,妳都沒有。」
「別聽妳媽的,我覺得妳挺好的,妳有這麼多經歷、見聞、體驗,那是許多人幾輩子都活不出來的。」我說的是真心話。
不想朋友卻掩面噓嘆起來,「我也不曉得,看妳踏踏實實的,有人等門、有工作叩門,我的世界,連個門都沒有。想想,是不是白活了?」
我點的咖啡與朋友吞吐的煙氣,飄渺了彼此的臉。我突然想起一句小說的結尾,一輩子就這麼過完了。穩定和意義,這個我們追尋、也實踐了大半歲月的課題,在我接觸人類圖以後,亦是許多人想要求證的歸依。
就像書裡歸結出的疑問句:「目前這樣,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嗎?」,進入四分之一的人生,總會圍繞著類似的大哉問,伴隨強大的迷惘、空虛、徬徨。立足穩定的人,在中年遭逢意義的課題,形成所謂中年危機;涉足意義的人,可能終其一生都與危機併行,因為缺乏穩定。
這只是一個簡易的二分法,碧阿克對四分之一人生的定義,是我在邁入二分之一人生後,才開始恍然大悟的至理:「四分之一人生的旅程,不僅是尋找伴侶和事業,更是追尋自我。終極目標是找尋完整的體驗,不再感到人生表裡不一。探尋,是為了不再渴望別的東西、更多的東西,而讓自己困擾。」
所以,借重榮格的論點,碧阿克認為,穩定和意義,並不是勢同水火的存在,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分離」、「傾聽」、「建立」與「整合」這四大成長支柱,為自己定義獨特的發展藍圖和精神指引。
以書中令人同感的個例剖析,碰觸到深沉的立論基礎,我在好幾段流下和寫書時同樣忘情而療癒的眼淚。在自己的書裡,我記錄了許多四分之一人生的故事,呈現的,正是「分離」、「傾聽」、「建立」與「整合」的歷程。如何分離原生期待和自我認同、脫離不適合自己的關係與標準;學習傾聽及關注自己的原始渴望、洞察內在變遷,不再壓抑感受;最後,重新樹立疆界、支點、節奏,構築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覺得,此時看到這本書,是冥冥之中,宇宙帶來的應許,回覆我在寫書期間,無數次的遲疑:「寫這種與他人無關緊要的事情,到底要幹嘛?有人會看嗎?」
不幹嘛,為了把曾經四散而分歧的自己,重新整合起來。也許只會有很少的一部份讀者,會願意看、而且喜歡看,但那可能不是寫書最重要的事,我是為了完成與傳達成個體人的使命而來:當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會激勵更多人願意以自己的方式,行使自己的路。
在人生近半的當口,能有機會為自己四分之一人生的掙扎和崎嶇,做個回顧,也為凱龍回歸預作暖場,我覺得很滿足。感恩人類圖這門知識的邀請,使我有機會圓滿上半場的旅途,也謝謝一直花時間閱讀的你們,這本書,將是我所能帶給你們,最真摯的餽贈和祝福。請等等它在最適合的時間,與大家相見。
最後,想送給大家《進入四分之一人生》這本書的一句話:「四分之一人生階段,是要塑造一個人的獨立性及生活方式,並分別、具體地闡明穩定和意義是甚麼模樣。在四分之一人生階段茁壯成長,並不需要『正常』、『優秀』、或『成功』。我們越明白追求穩定和意義,都是恰當而健康的傾向,成年期就越不會只關注著『贏家』和『輸家』、或『優秀』和『低劣』。」。
深入探索自己,找到你定義的穩定和意義,不需比較高低、快慢。這是你自己的人生。只有一次,而如此獨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