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二人。投佛出家。一是製鑪犕之人。一是守塚墓之人。佛弟子授製鑪犕者。以不淨觀工夫。授守塚墓者。以數息觀工夫。二人依教脩觀。皆不得益。遂同欲還俗。佛呼而問之。汝二人何欲還俗。乃將依教脩觀。不得益之故。稟明於佛。佛囑不必還俗。汝二人易觀脩之。自能得道。要製鑪犕者。脩數息觀。守塚墓者。作不淨觀。二人不久。皆得道果。此即隨機施化。易於得益之明證也。
凡為善知識者。應當通達。大小偏圓。權實頓漸。一切法門。隨眾生機。而為宣說。因眾生根性不同。樂欲各異。只得俯就機宜。曲垂方便。而饒益之。是為善知識。若偏執一門。自是他非。排擯異己。無論法門如何。皆非善調物情。廣行化導者。如世專科醫師。其利不溥也。
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者。諸佛說法。無非指示眾生。一條歸元之路。元即本元真心。眾生最初。一念迷情妄動。乃迷真起妄。背本逐末。所以流轉生死。長劫不休。諸佛說法。示以歸元之路。一歸本元。無有二致。惟一清淨本心。而所教方便。修證法門。別有八萬四千。故謂之多門。如千徑九逵。皆達王城也。初總序多門講竟。
何謂穩當。略說有三。一念佛眾生。常得彌陀光明。之所照燭。常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自始至終。可以不遭魔事。二念佛之人。一生精進。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淨土。可免隔胎之迷。世有修習他種法門。一生功行未圓。欲望來生。繼續再修。一經轉胎。迷卻前生志願。是為隔胎之迷。三念佛之人。只要信願行。三種資糧具足。縱使一生念佛。不得開悟。亦得往生淨土。永明壽祖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其穩當為何如耶。
念佛一法。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總堪修。上焉者。如文殊普賢。不能踰其閫。文殊發願偈云。願我臨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普賢偈意全同。每句加二字。曰。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下焉者。鐵匠屠夫。亦得臻其域。昔日衡州有一王打鐵者。一家四口。以打鐵度日。一日不打。即生活費無著。自怨前世不修。今世吃苦。總想修行。不知修法。一日見有一位遊方僧。請入其鋪奉茶。請教修行之法。告以窮苦。要求示以不花錢。不妨工作之法。僧即傳授持名之法。可不花錢。不妨工作。煨鐵時。將風箱一掣一聲佛號。一推一聲佛號。要打鐵時。一槌一聲佛號。併告以一生持念不輟。則臨終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其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王甚喜。即依之而修。其妻謂曰。打鐵本來辛苦。再加念佛。豈不更苦。王告其妻曰。是法極好。往日站在爐邊。覺得火熱。念佛則不熱。往日打鐵。覺得臂酸。念佛則不酸。晚間念佛亦好睡。如是益加精進。數年後。一日理髮沐浴更衣。謂其妻曰。我今天要回家去。妻曰。此不是汝家。汝家在何處。曰我家在西方。妻笑曰。汝去好了。少頃又站在爐邊煨鐵。高聲念佛。鐵煨紅取出。說偈曰。『釘釘鐺鐺。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舉槌念佛一聲。敲下即立亡。異香芬郁。面不改容。天樂鳴空。眾所共聞。當知其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無疑。衡州從此。人多念佛。迄今念佛之風仍盛。
昔日屠夫張善和。一生殺牛為業。將終之時。見群牛競來索命。乃呼其妻。請僧救度。妻請一念佛僧至。謂善和曰。汝殺業甚重。惟有念佛可救。隨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善和依教念佛。念不多聲。則曰牛去矣。僧云再念。復念多聲。曰佛來了。一手拈香。含笑而逝。其帶業往生。自可為證。乃至八哥念佛。亦得往生。其被機之廣可知。
統宗教而無外者。宗乃直指向上宗乘。不落思量分別。念佛法門。專持一句佛號。綿綿密密念去。念到一心不亂。而得念佛三昧。梵語三昧。譯云正定。即是禪定。又古德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此即統宗。
尤為不可思議哉者。尤者更也。此句對其餘三種念佛比較。持名更為不可思議。其理深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蓮池大師云。口欲談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本經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同聲讚歎。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經不可思議。即持名念佛法門不可思議。一序法門講竟。
著為疏鈔者。將此經著疏解釋。恐淺智未了。復著鈔解疏。婆心特切。足見其為法為人之處。廣大者。文言浩瀚。精微者。義理明妙。一經要旨。闡發顯了。可謂盡美矣。又盡善也。
幽溪師伯者。幽溪地名。即天台山幽溪高明寺。傳燈大師道場。大師俗姓葉。少從映庵禪師出家。後弘揚念佛法門。每臨登座。天樂鳴空。大眾俱聞。蕅公是其姪輩。亦以地尊稱其人。曰幽溪師伯。圓中鈔者。圓中。是圓融中道之理。真俗中三諦。圓融無礙。故名圓中。幽溪大師。以圓中之理。鈔釋彌陀略解。稱為彌陀圓中鈔。略解是蘇州北禪寺。大佑法師所著。
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者。以喻二書並行於世。如日月之麗中天。凡有目者。皆能睹見兩輪並耀。光華煥發。若無目者。則日月雖明。彼亦無見。意以二書利於夙根有智之者。不能及於下根無智之人。
蕅公引此詩。喻彌陀經疏。以廬山喻彌陀經。以峰嶺喻疏解。或談理高遠。或解釋淺近。總是闡揚此經之理性。縱使不能將全體和盤托出。亦許親見佛理。不失佛意也。四著解序文講竟。
五,解經玄義 五,解經玄義 分五科 甲,初釋名 二辨體 三明宗 四明力用 五明教相
【講】玄義。即經中玄妙之義。乃一經之綱要。先行提挈在前。發揮明了。至後經中餘義。易於領會。天台宗解經。總以五重玄義在前。賢首宗解經。則用十門分別居先。此乃二宗解經之家法也。
甲初釋名
《解》第一。釋名。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
【講】第一重玄義。即解釋此經之名。佛說阿彌陀經。此題即前七種立題中。單人立題也。以能說所說。娑婆極樂。兩土果人為名。釋迦彌陀。皆是究竟極果。大覺悟之人也。
《解》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也。
【講】此土。指吾人所住娑婆世界。以釋迦牟尼佛。為能說教利生之主也。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者。諸佛雖大悲平等。而我佛偏憫極苦眾生。故發願生此娑婆。五濁惡世。示現成佛。以先覺下三句。即成就佛道之義。前云必要三覺圓滿。方得稱佛。
以先覺者。即自覺。自己先能覺悟也。覺後覺者。即覺他。覺悟其他一切眾生也。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即覺滿。覺行圓滿。覺至一心本源。是謂大圓滿覺。入佛知見。佛知真知。無所不知。佛見真見。無所不見也。
此三句。即解佛字要義。佛字。乃超九界以獨尊之號。自覺。超六凡法界眾生之不覺故。覺他。超聲聞緣覺二乘法界。不能自覺覺他故。覺滿。超權實教菩薩法界。雖能自覺覺他。而覺行未曾圓滿。乃至等覺菩薩。喻如十四夜月。比之十五夜。尚差一等故。惟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為三覺圓。萬德具。超九界以獨尊。堪稱世尊。
《解》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
【講】悅所懷者。乃暢悅所有懷抱。佛惟以度生為懷。今眾生成佛之機已熟。可以為說。念佛成佛。難信之法。令得究竟脫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故悅也。
此二節解。即解成佛說法二事。如本經後文。佛呼舍利弗而告曰。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說此經。能為甚難希有之事也。
《解》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講】阿彌陀。是本師所說。彼西方極樂世界之導師。導是引導化導。彌陀過去為轉輪聖王。於世自在王佛會下。聞法出家。發四十八種大願。第一願。國中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乃至第四十八願。他方菩薩。聞佛名號。即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總之以四十八願。成就極樂依正莊嚴。接引信願念佛眾生。生彼世界。永階不退者。即永遠登不退地。而直趣佛果也。不退有三。一位不退。趣入聖流。不退墜凡夫地。二行不退。恆常度生。不退墜二乘地。三念不退。任運增進。證入如來地。凡生極樂者。皆得三不退地。本經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故曰永階不退。非獨上品不退。乃至十念功成。帶業往生之者。亦得不退也。
《解》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
【講】梵語指印度語。劫初光音天人。下降於印度。因食地肥。足不離地。留為人種。光音天是梵天。印度人。稱為梵天苗裔。故彼土語言。稱為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但將壽命光明。二種而說。已解在前。要之彌陀功德。具有恆沙稱性功德。智慧。已證一切種智。神通。具足三明六通。道力。已得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法。依報正報。種種莊嚴。說法。則轉一切法輪。化度。則度一切有情。故云一一無量也。
《解》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
【講】金口。指佛口為金口。以佛全體閻浮檀金之故。一切佛親口所說。通名為經。經字是通題。對上佛說阿彌陀五字別題。是通別合為一題。教行理三。各論通別。今佛說阿彌陀經。經中所詮。信願持名之教。與諸經不同。為教別。同名為經。故教通。依教所起之行。非觀想觀像二種。乃是持名之行。故行別。同歸極樂。故行通。依行所契之理。有唯心四土。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淨土。四土差別。故理別。四土不出唯心。故理通。教行理三經。其義甚廣。具如台藏所明。五重玄義第一重。釋名講竟。
甲二辨體
《解》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講】第二辨體。即辨明此經所依之體。大乘經。對小乘說。乘是車乘。有運載義。法華經。有羊車。鹿車。牛車。以譬喻大中小三乘之法。更有大白牛車。譬喻最上一乘佛法。羊鹿二車。指聲聞緣覺。可從凡聖同居土。運載至方便有餘土。牛車。指大乘權教菩薩。可從前二土。運載至實報莊嚴土。大白牛車。指一乘實教菩薩。可從前三土。運載至常寂光淨土。
諸大乘經。談理深廣。故皆以一乘實相為正體。如妙法蓮華經。以實相為體。楞嚴經。以如來藏為體。華嚴經。以一真法界為體。其餘不必廣舉。名異體一。如來藏。一真法界。亦實相也。
實相者。真實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實相之體最深。最關緊要。不得不詳細講明。靜心察聽。自能領會。若明實相。是為悟大乘理。
先講無相之實相。無相者。離虛妄相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即離相。意謂若見所有虛妄諸相。能離虛妄之相。即見真實之相。真實之相。即是法身如來。故曰即見如來。此即無相之實相也。
次講無不相之實相。無不相者。不是沒有真實相也。諸法雖妄。妄中有真。諸法生滅。生滅之中。有個不生滅性。凡虛妄生滅者。皆差別相。真實不生滅者。乃平等相。此即無不相之實相也。
如上所講二種實相。今以譬喻明之。經云。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譬喻者。以易知之事相。譬喻難知之理性。令難知者。亦成易知也。且試舉金與金器。譬喻無相之實相。及無不相之實相。世間所有一切諸相。種種不同。如金器各有相狀不同。有生有滅。一一金器。皆可改造。所有諸相。皆虛妄不實之相。無相之實相。無字。當作離字解。若離卻金器。瓶。環。釵。釧。虛妄之相。即見金之實相。法中。若離卻世間。諸法虛妄之相。即見真如實相。故曰無相實相。又。一切金器雖然千差萬別。於差別異相中。不是沒有平等之一相。瓶。環。釵。釧。差別相也。真金。平等相也。真金是一。能成無量器。無量器。不出一金。即依金作器。器器皆金。諸器差別相上。不是沒有金之平等相。法中。即世間諸法差別。虛妄相上。不是沒有真如平等真實之相。故曰無不相實相。是實相。為諸法所依之體。亦為諸大乘經正體。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者。此正指現前念佛之一念心性。心有靈知之用。性乃不變之體。用不離體。故合稱心性。下不在內外中間。過現未來等。是教人必須深研痛拶。自有一番消息。不可徒落語言。作道理領過。今當以二義釋之。一本空義。即無相之實相。以現前一念心性。本自空寂。故不在內外中間三處。如二祖神光。斷臂求法。求初祖達磨。為他安心。初祖伸手云。將心來與汝安。二祖即時迴光返照曰。覓心了不可得。初祖云。與汝安心竟。不可得。即本空義也。
二常住義。即無不相之實相。以現前一念心性。常住本然。不屬過現未來三際。此之心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不生不滅。故三際悉皆不屬。此常住義也。無生論云。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體即法界。達此者。由持名念佛。而悟實相也。
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者。離一切虛妄相也。如楞嚴經。空如來藏。空諸一切妄染之法是也。古人悟道云。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此中即香味觸法。而非香味觸法。且道是甚麼。試參看。
《解》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其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講】此即不落空有二邊。全歸中道。承上不在三處。不屬三際。故曰覓之了不可得。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也。又古德云。內外追尋一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故曰不可言其無。此不落空邊也。
具造百界千如者。具是理具。造是事造。理即心性不變之體。事即心性隨緣之用。謂吾人一念心性理中。本具百界千如。喻如海水本具百浪千波也。若約隨緣之用。事上則造作百界千如。喻如水隨風緣。而起百浪千波也。
喻中雖明。法中未了。何謂百界千如。吾人一念。具足十法界。四種聖人法界。一佛法界。二菩薩法界。三緣覺法界。四聲聞法界。更有六種凡夫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合為十法界。每界各具十界。則成百界。千如者。一界有十如是。法華經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百界各具十如。是則成千如。復有假名一千。正報一千。依報一千。共有三千。復有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古人云。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也。不可言其有者。以百界千如。種種差別。惟一真如。各無自體可得。故不可言其有也。此不落有邊也。
《解》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非離此別有自性。
【講】上二句言性離妄相。下三句言相不離性。緣慮分別者。是心緣念慮第六意識能分別心也。又此心能攀緣塵境。思慮分別也。此心有明了意識。獨頭意識。二種差別。明了意識。同前五識。俱時而起。緣五塵境界。又名五俱意識。獨頭意識。緣法塵獨影境。即前五塵落卸影子。二種意識。俱有分別。又名妄相心。上二句即起信論所云。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
而緣慮分別下三句。一切諸相。不能離此心性。別有自性可得。喻如水若無風。本無波相。因風波起。波相不能離水。別有波之自性也。
《解》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講】此段結成圓融中道。實相妙理。以要言之。實相。離一切諸法之相。實相。即一切諸法之相。離約真諦真空說。離一切幻相。故為無相之實相。即約俗諦妙有說。即一切諸法。故為無不相之實相。正說真空無相。不壞俗諦。即真不礙俗。正說俗諦妙有。不壞真諦。即俗不礙真。真俗圓融無礙。無名立名。不得已強名實相。
《解》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
【講】實相之體。不落二邊。寂是空義。照是有義。非寂非照。即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邊也。又。寂是不變義。照是隨緣義。而復寂而恆照。即不變常隨緣。照而常寂。即隨緣常不變也。
《解》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講】此四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即是如來身土。照而常寂。此句重寂字。寂者不動之義。故強名常寂光土。土亦有不動義也。寂而常照。此句重照字。照有隨緣義。故強名清淨法身。身亦有隨緣義也。
常寂光。是四土之一。前三土。不離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德。常住不滅。寂即解脫德。寂然不動。光即般若德。光明遍照。清淨法身。有自性清淨法身。一切眾生之所同具。有離垢妙極法身。十方諸佛之所獨證。
《解》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
【講】此二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又即如來法報二身。法身清淨不動。故合寂義。報身光明遍照。故合照義。
問 : 上科以法身合照。此科以法身合寂。豈不自相矛盾。
答 : 法身有隨緣無相二義。上科身土對論。法身隨緣合是照。寂光不變應屬寂。此科法報對舉。法身無相合是寂。報身有相應屬照。並非前後相違。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
【講】性德屬性具之德體。如在礦之金。修德屬修成之德相。如出礦之金。法身本有。不假修治之功。故性德寂照。名法身。報身修成。惑淨智圓方顯。故修德寂照。名報身。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
【講】又修德照寂。照屬智。寂屬理。用始覺智。照本覺理。照徹心源。得根本智。又名理智。又名實智。成自受用報身。依根本智。起後得智。又名事智。又名權智。現他受用報身。故曰照寂。以智契理。始本合一。依法垂報。名受用身。
修德寂照。名應化身。寂照者。即不動寂場。而遊鹿苑。仍現丈六比丘相。為小乘弟子。說四諦法。名應化身。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實相無二。亦無不二。
【講】上文所舉寂照。身土。性修。真應。理具。事造。悉皆不二者。因不出一念心性故也。無非實相者。即楞嚴經所云。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
實相無二者。以實相之理。本是平等一相。放曰無二。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亦無不二者。從理起事。事應無量。故曰亦無不二。上句約理。下句約事。
《解》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講】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辭。承上亦無不二之故。實相舉體隨緣。作十方國土之依報。作十界聖凡之正報。作法報二身。作自他諸相。乃至超略之辭。超略其他不說。但就本經而說。作能說之釋迦。作所說之彌陀。能度之佛。所度之生。能信之心念。所信之法門。能願之願樂。所願之極樂。能持之身口意三業。所持之阿彌陀佛號。能生之三種資糧。所生之四種淨土。能讚之釋迦諸佛。所讚之極樂依正。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現。
此科作字。應貫下諸法到底。喻如依金作器之作字。一金能作眾器。眾器不出一金。喻實相能隨緣。而作依正等諸法。諸法無不是實相。故曰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此段之理。與諸大乘經同。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古德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皆此義也。故隨拈一法。體即法界。以此而知。一句彌陀名號。亦復體即法界。此經亦復體即法界。故以實相為此經之正體也。五重玄義。第二辨體講竟。
甲三明宗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而萬行之綱領也。提綱則眾目張。挈領則襟袖至。故體後應須辨宗。
【講】第三明宗者。五重玄義。此當第三。須當顯明。此經之宗旨。宗者要也。即經中所立之行。故曰宗是修行要徑。行門無量。必擇其要。古德云。念佛是修行捷徑。持名念佛。又為徑中之徑也。
會體樞機者。體。即上科所辨之正體。有謂宗即是體。體即是宗。此言不當。要知體是理。宗是行。體為宗依之體。宗是顯體之宗。宗體不即不離。故曰宗是會體樞機。門之開閉由樞。弩之發動由機。以樞機喻宗。則宗是會體之要行也。
而萬行之綱領也三句。而字轉語之辭。此經以信願持名為宗。余常言持名一法。為大總持法門。三學全該。六度具足。蓮池大師云。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故此經之宗。為萬行之綱領。綱者。網之綱也。提其綱。則網中眾目自張。領者。衣之領也。挈其領。則衣之襟袖自至。故辨體之後。應須辨宗也。
《解》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
【講】此經信願行三資糧。為修行之宗要。三資以信為首者。以信為道源功德母故。又五根。十一善法。亦皆以信居先。至吾人學佛階級。信解修證。亦必以信為入門。三資若非有信心。不足以啟願。若非有願力。不足以導行。若非有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明所信。即平日所信。西方極樂。依正莊嚴。皆為彌陀願行之所成就。既念佛往生。親見勝境。乃證所信也。
《解》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講】經中佛呼舍利弗。而告之曰。西方有極樂世界。有彌陀現在說法。復廣陳行樹。欄楯。羅網。樓閣。寶池。蓮華。天樂。金地。天華。眾鳥風樹說法。皆廣陳極樂之依報世界。種種莊嚴。經中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下。徵釋無量光。無量壽。羅漢菩薩。亦復無量。眾生生者。皆得不退。一生補處菩薩甚多。皆廣陳極樂之正報主伴。種種莊嚴。廣陳依正種種莊嚴者。正欲令聞者以生信也。
次勸發願以導行者。經中佛告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此即佛勸眾生。發願導行之文。有願方能起行故也。
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者。經中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即示持名念佛之法。從一日至七日。剋期取證。而得一心不亂。臨終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以徑登不退也。
《解》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講】此總標信願行三資。能信之心是一。所信自他因果事理不一。願則厭苦欣樂。行則但持一句佛號。求得一心不亂。即求證念佛三昧也。
《解》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
【講】信自者。以心性為自。乃對其他一切而說。即是信我現前一念真心。以為自也。此心本不是世人所認。四大身內之肉團。亦不是世人所認。緣塵分別之影事。此二種皆非真心。世人多皆認假為真。及認妄為真。學者須從這裏。好好研究一番。死盡偷心。不可草草過去。
何謂認假為真。世人皆認身內肉團假心。以為自心。且試問於人曰。汝心在何處。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這裏。此即是認胸間一團肉。狀如倒掛蓮花。晝開夜合者。以為自心也。此肉團心。是假非真。有生必滅。終歸爛壞。非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此肉團心。亦無作用。我說此言。定有許多人不信。必曰此心能知。何以說為無用。我曰無知。不妨試驗看。若是有知。此心在人身內。未爛未壞。皆當有知。何以世人乍死。此心仍在。即不能知。足證能知者。非此心。說有知者。非事實也。何謂認妄為真。世人皆認緣塵分別影事。以為自心。且試問於人曰。汝有心否。彼必答曰。誰人無心。再問曰。汝以何為心。彼必曰。現前能緣塵境。種種分別者。即我心也。此正是認妄想為真心。是為不覺之凡夫。同楞嚴會上。佛問阿難。曰汝目可見。以何為心。阿難答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言。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此即認妄為真。致受長劫。生死之患。
現今信自者。即信自己本有常住真心。不是肉團之假心。亦非緣影之妄心。乃是豎窮三際。無有初後。橫遍十方。無有邊涯。之真心也。真心具不變隨緣二義。不變常隨緣。隨緣常不變。喻金體不變。隨緣而成眾器。雖隨緣成器。金體依然不變。吾人真心。終日隨緣。終日不變。亦復如是。
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者。真心包裹太虛。周遍沙界。楞嚴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又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當知空界。本自心所現。西方極樂世界。亦自心所現。
《解》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講】真心本來廣大周遍。我等雖然在迷。此心不失。昏謂昏於無明。迷謂迷卻真俗中三諦。起種種顛倒。五住地惑。依惑造業。依業受苦。輪轉不休。苟能一念回心者。回昏迷倒惑之心。專持佛名。橫超三界。持至事一心不亂。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凡聖同居。方便有餘。二種淨土。持至理一心不亂。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實報莊嚴。常寂光。二種淨土。更無絲毫疑慮。是名信自。即信唯心之淨土也。
《解》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講】信他者。以教為他。信釋迦無誑語。佛具五語。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彌陀無虛願。四十八願。願願圓滿。方成正覺。果後一定不違本願。六方諸佛。廣長舌相。乃因中不妄語。所感之果相。無二言者。即諸佛異口同音。故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者。即依諸佛所說。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決志求生淨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解》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
【講】信因者。以念佛為因。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故曰猶為成佛種子。又佛世一老人。投佛出家。舍利弗以慧眼觀察。其人八萬劫來。毫無善根。不度出家。老人聞言。自悲障重。放聲大哭。佛呼而問何故。老人即以尊者之言。奉白於佛。佛飭舍利弗。度其出家。舍利弗言。佛前諭囑。無有善根之人。勿許出家。此人八萬劫來。毫無善根。佛何以許度出家。佛云此人。八萬劫前為樵夫。在山採薪。見一虎來。即攀上樹以避之。虎過。念南無佛一聲。即此念佛善根。今已成熟。可度出家。後得阿羅漢果。散心稱名尚然。反顯念佛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況字。即反顯義。是名信因。
《解》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
【講】信果者。以往生為果。深信淨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從念佛三昧真因。而得往生實果。文中四種譬喻。二喻依因感果。二喻果不離因。決無虛棄者。有念佛之因。必得往生之果。決定功無虛棄。但肯念佛。必得往生。是名信果。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
【講】信事者。以境為事。境由心現。深信心無盡故。依心所現之境亦無盡。實有極樂世界。在此土之西。最極清淨莊嚴。雖云過十萬億佛土。亦非心外。不同莊生寓言者。寓是寄寓。又託也。寄託之言。雖有其名。實無其事。如莊子南華經云。有人名混沌。生而無七竅。人憐而鑿之。七竅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無其人。故為寓言。佛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實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
《解》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
【講】信理者。以法界為理。深信十萬億土。無量事境。實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介爾者。微小之謂也。以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雖然微小。體即法界。本來廣大周遍。實無有外。喻如虛空廣大周遍。虛空無外。一切世界。皆在虛空之內。心性廣大周遍。心性無外。極樂即心內之極樂。故曰不出。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講】此文具四法界。一念心性。是理法界。所現極樂。是事法界。全事即理四句。是理事無礙法界。我心遍故三句。是事事無礙法界。一室千燈。即喻事事無礙之義。
又深信西方。依報世界。正報佛生。主即彌陀。伴即菩薩聲聞人天。皆吾人現前。一念心性所現之影。性心如鏡。西方依正。如鏡中之影像。
- 全事即理者。事依理成。事不離理。故即理。如一切金器。依金而成。器不離金。故眾器即是真金。
- 全妄即真者。妄依真起。妄無自體。全體即真。如冰依水起。冰無自體。全冰即水。
- 全修即性者。修德屬始覺智。性德為本覺理。依理起智。全智即理。如依鏡有光。鏡光即鏡。
- 全他即自者。他指諸佛眾生。自即自心。謂不獨我之正報身心。與我之依報世界。是我自心所現。即諸佛菩薩。以及一切眾生。他之依正二報。亦即是我自心所現。此中四句。皆是事不礙理。理不礙事。理事無礙法界。
我心遍故下。事事無礙法界。我之心性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佛心。眾生心。亦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事與事。亦得無礙。故立一譬喻。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相遍滿。重重交相攝入。一光遍多光。多光遍一光。多光攝一光。一光攝多光。光光相融。不相妨礙。即法界十玄門中。一多無礙法門。如是信者。是名信理。上六種信講竟。
《解》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
【講】此明二種願。願離娑婆。願生極樂。娑婆極樂。兩土穢淨。皆由自心染淨業所感。覺林菩薩偈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古德云。娑婆心險。感陵谷之高深。極樂心平。致寶地之如掌。此皆即理之事。自心所感之穢。應生厭離。自心所感之淨。應生欣求。欣厭二字。即是願。
厭字。是修行基礎。若無厭離。那得欣求。如世人不厭生老病死苦。自然不會求出生死。不思修行。世人對此世界。不生厭者。皆是不覺悟也。
- 第一不覺悟。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外。還有種種諸苦。說不能盡。身是眾苦之本。為眾苦所集故。
- 第二不覺悟。人生是空。任汝功名富貴。無非大夢一場。『萬貫家財帶不去。一雙空手赴幽冥。』
- 第三不覺悟。人生無常。人生上壽。不過百年。善導大師云。『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總是到來。』佛問弟子云。人命在幾間。一曰人命在旦夕間。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呼吸間。佛言子知道矣。
- 第四不覺悟人生無我。個個都認此身為我。處處愛我。貪著五欲。貪財為我受用。貪色為我娛樂。貪名為我榮耀。貪食為我滋養。貪睡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為我。畢竟無我可得。果能覺悟。人生苦。空。無常。無我。深生厭離。則厭堪為入道之門也。
《解》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
【講】前四句明有欣厭。便有取捨。厭穢者。厭娑婆濁惡之穢。欣淨者。欣極樂莊嚴之淨。欣厭二字。即是信願行之願。既厭穢。必須願捨。既欣淨。必須願取。如何是捨至究竟。方無可捨。必須求出娑婆。橫超三界。則永離眾苦。方是更無可捨。如何是取至究竟。方無可取。必須求生極樂。直上九蓮。則但受諸樂。方是更無可取。以現前方便欣厭取捨。而至究竟不取不捨也。前欣厭取捨。是即理之事。後取捨究竟。是即事之理。
故妙宗下引證。妙宗鈔問云。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即非上乘。答云。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轍者車路。此中問意。乃偏理而廢事。答處乃即事而達理。
我等發心修行。但老實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極樂。從事實上做起。最為穩當。千萬不可執理廢事。蓮池大師云。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解》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講】設使世人念佛。不從事相發願。捨穢取淨。但重理性。不取不捨。此即執理廢事。亦是不離取捨。何以故。執理就是偏取於理。廢事就是偏捨於事。取捨宛然。既廢於事。理亦不得圓通。豈是大乘。理事無礙之道耶。
若達全事即理下五句。謂若能了達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全體法界。此文當舉喻以明之。若能了達全波是水。則水是水。波亦是水。水波雖有二名。同一濕性。而念佛捨穢取淨。正是起大乘正信。而發大乘宏願。故次信而明願也。
《解》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講】此正明妙行。執持名號。即是求生淨土之妙行。行深則得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固難。而理一心不亂尤難。事理一心不亂。詳講在後若七日下。持名是修法。不亂是成功。
名謂假名。德乃實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實德。如念阿彌陀佛。光壽即佛之實德。佛之實德無量。略舉光壽二者。佛德不可思議故。佛名亦不可思議。名依德立。如世間金貴重故。金器亦貴重。器依金成也。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者。蓮池大師云。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上二句。六字洪名。萬德具足。下二句。一心念佛。六度齊備。故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也。
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者。散亂心稱佛名號。已納佛種於八識田中。時節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執持。即一心執持佛號。念念相續。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登不退地。故曰執持登不退也。
《解》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講】此下校量行妙。先示諸行。然諸經中。有示淨土之行。種種不一。故曰萬別千差。
觀像。即般舟三昧經。示觀像之法。觀想。即十六觀經。觀想西方。依正諸法。禮拜。供養。五悔。即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此兩願。攝屬禮拜。既禮拜。必恭敬稱讚也。三者廣修供養。此願屬供養。
五悔者。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回向。五發願。後四亦名悔者。以五者皆能悔過滅罪故。四者懺悔業障。此願屬五悔第一懺悔。五者隨喜功德。此願屬五悔第三隨喜。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此兩願攝屬五悔第二勸請。既請佛說法。必請久住世間也。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此兩願。攝屬五悔第五發願。十者普皆回向。即回向眾生。同生淨土。同證真如。同成佛道。此願屬五悔第四回向。
六念等者。一者念佛。為慈悲導師。二者念法。乃諸佛所師。三者念僧。是人天福田。四者念天。得長壽安樂。五者念戒。能清淨三業。六者念施。能普濟有情。此六念是十六觀經。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之一。三種者。一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修行六念。回向發願。等字。即等前二種。以及萬善。皆可莊嚴淨土也。奉勸念佛。必宜正助雙修。以念佛為正修。以餘行為助道。所修餘行。回向發願。亦得往生。故曰。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解》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講】此顯持名。先示諸行不及持名。以持名具足事理二妙。堪稱妙行。唯者獨也。獨顯持名一種法門。收機最廣。普被三根。下手最易。但持六字。此二乃事妙。下三為理妙。方便者。對機修法也。持名念佛一法。念念即佛。不落三乘諸行。故為第一方便。了義者。大乘顯了之義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第二義門。故為無上了義。圓頓者。圓融頓超之法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偏漸階級。故為最極圓頓。
故云下。譬喻清水珠。能清濁水。珠到水清。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以喻佛號能治亂心。故曰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解》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其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釋依正文中。當略示耳。
【講】此結三資。信願持名。以為一乘實教之真因。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圓修之妙果。宗者。具足因果。今舉三資之因。有因便有果。而四土之果。必隨之。故此經以信願持名為正宗。其四種淨土下。如文易知。五重玄義。第三明宗講竟。
甲四明力用
《解》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
【講】先總標力用。即功能力用。達默法師。以力言功。以用言德。此經以往生為功。以不退為德。經中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僅上三土不退。即同居土。亦得圓證三不退。既生彼國。即是最後身。可以入補處位。疾趣菩提。
《解》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講】此下別明力用。有往生四土。不退四義不同。四土者。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每土各論九品。皆以念佛之勤惰。功行之淺深。而分品位之高下。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四句。此先明凡聖同居土之相。極樂同居。與娑婆不同。娑婆此土。有六道凡夫。二種聖人。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後三名三惡道。阿修羅。善惡雜修。人天為善道。二聖者。一實聖。即已證三乘聖果。未入涅槃者。二權聖。即四聖法界。示現人天等道度生者。凡聖雜居。故名凡聖同居土。極樂此土則不然。雖有凡夫。純是念佛淨業得生。非是有漏業感。但有人天。無四惡趣。亦無四空。外道。魔王等天。純入正定聚。無不定聚。及邪定聚。但見思煩惱未斷。且名凡夫。聖人亦有權實可知。若執持名號。是修法。斷見思。即力用。未斷者。於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未斷故是凡夫。雖是凡夫。橫超三界。帶業往生。能了生死。不同娑婆。定要斷盡見思。豎出三界。方了生死也。或散即名字位。或定乃觀行位。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此土以見思二惑分九品。方便有餘土。以塵沙惑分九品。實報寂光二土。以無明分九品。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土。
【講】此明方便有餘土之相。極樂此土。與娑婆亦復不同。娑婆必須超出三界。凡聖同居土外。三乘聖眾。修方便道之所遊居。但離三界內生死。未斷變易生死。但斷三界內見思煩惱。未斷塵沙無明。以煩惱生死。二皆有餘。故名方便有餘土。依天台宗所判。有九人生此土。藏教二乘人。通教三乘。別教三賢位。圓教十信位。皆斷見思煩惱故。若約淨土。但出娑婆三界。不出極樂同居。極樂此土。純是大乘菩薩。經中雖云。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此皆大乘阿羅漢。非是定性聲聞。以其但斷見思惑。未斷塵沙無明。故名方便有餘耳。
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者。此約功行。見思任運先落者。此約斷惑。此節意義。極關重要。不可不明。我等修持淨宗之人。但求一心念佛。不要求斷惑。持至事一心不亂之時。見思二惑。任運先落。即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而然。可以橫超娑婆同居穢土。而生極樂方便淨土也。
如何是事一心不亂。事者。念佛之事相。一是純一。亂為雜亂。令依事相法門。以能念之心。專念所念之佛。心口相應。非同口念。而心不念。又非同心念。而心不一也。既一心繫念。六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無間。名為事一心。一心是功用純熟。不亂即三昧成就。梵語三昧。此云正定。不亂即正定。亦即念佛三昧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講】此明實報莊嚴土之相。亦名實報無障礙淨土。全性起修。稱性所感。真實果報。色心自在。身土互現。身能現土。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土能現身。於微塵裏轉大法輪。稱性莊嚴。無障無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所遊居。必由全性起修。而至理一心不亂。豁然大悟。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方生此土。乃至破四十一品無明。位居等覺。亦屬此土。位位皆得分證。常寂光淨土。
如何是理一心不亂。理者。淨宗之理性。即達理念佛。稱性念佛是也。了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能所雙亡。心佛一致。不住有念。不落無念。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自體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無念而念。念即無念。唯是一心。寂然不動。是之謂理一心不亂也。
《解》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講】此明常寂光淨土之相。常寂光土。即如來所證三德秘藏。究竟涅槃。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不遷故。寂即解脫德。一切塵勞永寂故。光即般若德。般若光明遍照故。三德不離一心。復本心源。究竟清淨。是證常寂光淨土。
若無明斷盡者。四十二品無明。生住異滅四相。悉皆斷盡。如起信論云。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則是上上實報。即實報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即至究竟位。而證究竟無上菩提。究竟無餘涅槃。常寂光淨土也。往生四相講竟。
《解》不退有四義。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
【講】此明不退四義。本來只有三不退。今加畢竟不退。故成四義。特顯佛號功德。念佛功德。二皆不可思議也。
一念不退者。念念流入如來果海。已破無明。已顯佛性。用中道觀智。破一品根本無明。顯一分三德佛性。正因佛性。理心發。顯法身德。了因佛性。慧心發。顯般若德。緣因佛性。善心發。顯解脫德。是謂圓發三心。圓證三德。開佛知見。徑生實報上上品。分證常寂光土。
《解》二行不退。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
【講】二行不退者。度生之行精進。不退墮二乘地也。見思我執之惑既落。而塵沙法執之惑亦破。塵沙二字。從喻立名。此惑能障化道。化道多故。如塵若沙。須修假觀。此惑可破。見思既落。即生方便有餘土。從空出假。涉俗利生。常修度生之行。上求佛道。故曰進趨極果。
《解》三位不退。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託質。永離退緣。
【講】三位不退者。娑婆與極樂不同。此土要破我執。斷見思。證阿羅漢。辟支佛果。已經成聖。不退墮凡夫地。名位不退。彼土則不然。不必一定斷惑。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功成。亦得帶業往生。從此娑婆同居穢土。橫超西方極樂同居淨土。於九品蓮華託質。永離退墮之緣。即圓證三不退。此點要注意。華開見佛。以常見佛故。念念求成佛道。證念不退。永離念退緣。以常聞法故。樂修大乘之行。證行不退。永離行退緣。以常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觀摩薰陶證位不退。永離位退緣。
《解》四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講】四畢竟不退者。以顯佛號。經名。不可思議功德。不論至心念。散心念。有心念。無心念。或解義。不解義。只要佛名經名。一經歷到耳根。納入八識藏中。即成善根種子。永遠不壞。假使過千萬劫後。善根成熟。畢竟因斯得度。如佛世一老人。八萬劫前。因畏虎扒上樹避難。虎過念南無佛一聲。以此善根成熟得度。故曰因斯度脫。
下立二喻。一喻普及。如聞塗毒之鼓。遠近聞者。皆要喪命。古云。欲撾塗毒鼓。須佩返魂香。二喻不壞。食少許金剛。決定不得消化也。四不退四義講竟。
《解》復次祇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處。
【講】此判較力用。前二句指往生之人。不講上三土。祇論帶業往生。同居淨土。證入位不退之者。皆與補處俱。雖證位不退。亦具行念二不退。經中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乃至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既與俱會。必學利生之行也。末二句亦皆一生。必補佛位者。指雖生同居。即登補處。必補佛位。念念入佛果海。
《解》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講】此段乃要解眼目。帶業往生。即與上善俱會。一生補佛。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是居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念佛法門。稱最圓頓者。即在此也。
《解》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講】此與宗教較量。如斯力用者。即圓證三不退之力用也。千經萬論所未曾有。此與諸教較量。從來未經道徹。即八萬四千法門。念佛第一。較彼頓悟正因五句。此與宗門較量。溈山文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頓悟正因者。揀非漸悟。及與邪因也。漸悟不易。況頓悟乎。縱使頓悟正因佛性。能入名字位中。僅為出塵階漸。若未得分證位。尚恐有退。即使生生能得不退。由名字位。入觀行相似分證之位。始可期望。趣進佛階。何如念佛。橫超娑婆三界。橫生極樂四土。圓證三不退也。不可同日語者。比較力用不齊。未可相提並論。末二句誥誡之辭。謂參禪學教之士。為何勿思察。不及早念佛。五重玄義。第四明力用講竟。
甲五明教相
《解》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
【講】已知此經力用殊勝。未審何為教相。教相即佛教之法相。教海汪洋。不出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聲聞藏。佛對小乘機所說。又為半字教。菩薩藏。佛對大乘機所說。又為滿字教。此經是菩薩藏。大乘圓頓教所攝。以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此經佛告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故非藏通二教。又橫生四種淨土。圓證三種不退。位居補處。一生成佛。亦非別教。
又是無問自說。乃是十二分教中。無問自說教。此經圓頓中。最極圓頓。無人能問。故佛觀察時機既至。無問自說。是徹底無緣大慈。之所加被攝持。特向大智舍利弗。而告之曰。有西方極樂世界。有彌陀現在說法。此為持名念佛。從出之大原。乃金口所親宣之妙法也。
能令末法多障有情者。我佛滅度之後。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末法有情。三障具足。一惑障。二業障。三報障。既具三障。故名多障有情。佛令多障眾生。修念佛觀。求生淨土。是謂依斯徑登不退。徑是捷徑。持名念佛。是徑中徑。姑勿論念到事理一心不亂。但十念功成。皆得帶業往生。圓證三不退也。
《解》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佗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講】大無量壽佛經云。當來經法滅後。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經法滅時。楞嚴經首先滅。然後諸經相繼滅盡。特留佛說阿彌陀經。住世一百年。凡念一遍者。皆得往生淨土。以此廣度含識。含識即含靈抱識。乃有情眾生之別稱。此經滅後。祇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住世。現在虛空之中。眾生業重。雖見不肯念。有人發心念一句者。即得往生。如地獄中。能念一佛名號。即得出離地獄。
阿伽陀藥。萬病總持者。梵語阿伽陀。此云普去。是妙藥之名。此藥能普去眾病。故稱總持。喻此經持名之法。能治眾生一切煩惱心病。三根普被。六度全該。故我常稱此經。為大總持法門。念佛為大總持修法。
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者。念佛法門。何為絕待。能念之心。心即是佛。所念之佛。佛即是心。能所雙亡。心佛一體。絕諸對待。圓融無礙。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
《解》華嚴奧藏。法華祕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講】華嚴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故此經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為華嚴深奧之藏。法華經偈云。但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又云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此經專示持名念佛。圓證三不退。必得成佛。故為法華祕密之髓。
一切諸佛心要。不出我現前念佛之心性。菩薩萬行司南。亦不出我一念心性。萬行雖多。以心為主。如指南鍼。依此而行。故稱司南。皆不出此者。即諸佛菩薩。所修所證。皆不出此經。此經體即法界。法界無盡。故歎述亦莫能盡。智者當自知之。不必廣明。五重玄義。第五明教相講竟。合大科。五解經玄義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