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設定
對象
三名小學四到六年級小孩
目標
- 深入探究一部藝術作品的故事
- 對資料提出猜想或假設,並建立不同資料之間的連結
(二)學習任務
進入課堂以前的準備
- 把上一堂課的三張海報貼在白板上,讓小孩看到他們之前貼上去的想法跟疑惑
- 設定課堂期待,以「故事」的概念切入。每人2分鐘,說一個自己身邊物件的故事。有小孩分享自己的鉛筆盒的故事,我接著帶到,大家分享的故事裡都會出現「人物」、「時間」、「內容」等元素,接著我們會認識某個藝術作品的故事。
放大
要讓小孩認識某個案例有很多種方式,可以直接把文章印下來給他們看(起初原本打算這樣做),也可以請他們自己上網查資料。不過,我的目標是希望小孩可以「主動在腦袋裡建立想法間的連結」,並且「一起解讀觀察到的現象」,而《讓思考變得可見》裡提到的「放大」思考歷程,提供了一個類似偵探解謎的架構,讓認識某個事物的過程更有活力、更多主動參與。
我先跟小孩說明我接下來會慢慢地揭露部分圖像與資料,當有圖像或資料出現的時候,請大家思考:
- 你看到或注意到什麼?
- 對於你看到的事物,你有什麼猜測或解讀?
等到小孩寫得差不多的時候,我會揭露新的圖像和資料,讓小孩思考新出現的圖像和資料,和之前出現的圖像和資料有什麼關聯。
我找的資料:
第一個放「甘露水的下腹部被潑墨汁」的照片,小孩們做出一些比較簡單觀察,例如「我看到一個洞,還有手、大腿」。
有兩個可能解讀:(1)小孩沒觀察到墨水。(2)有觀察到但不講。當下我以為他們沒有注意到墨汁的部分,不過後來在相關資訊揭露之後,有小孩說:「哦~原來那個是墨水!」,可以知道應該是(2),不過是基於什麼原因在當下提出來,我來不及細問。
我放上「甘露水被埋藏50年」的段落,小孩一開始沒什麼反應。我請他們再花一點時間看看新放上去的資料,還有舊有的資料,有沒有出現先的觀察或想法。
有小孩好奇:「為什麼要裝在木箱裡?」。有小孩嘴巴念著「麻布和塑膠布……」,問說:「為什麼要蓋上麻布和塑膠布?」。我請他們試著猜猜看,為什麼要裝箱埋起來?小孩接著就開始天馬行空地猜想關於這件作品背後可能的故事。
有位小孩聽到上一位小孩的猜想,覺得對方說的有點荒謬,我就鼓勵他也試著猜猜看,為什麼要把作品藏在地底?
當我秀出這則資料時,小孩驚呼:「他是變態!」「那個模特兒也是變態!」。我問小孩會這樣覺得的原因,他說是因為是男生看女生的裸體。我想對他來說,要在短時間內能夠接受這件事實在蠻不容易的。
有小孩一開始以為這個作品是日本人的作品,才可以合理解釋「有人把作品丟棄」,當他知道黃土水是台灣人的時候,問說:「為什麼台灣人要丟掉台灣人的作品?」
(三)回顧
- 這次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希望小孩可以主動對圖像和資料提出自己的觀察,並提出自己對現有資訊做出的假設。我發現如果我能夠接納小孩天馬行空提出來的猜想(間諜、殺人、台日大戰等等),小孩變可以更放鬆、自在地提出自己的解讀
- 小孩對「藝術家看裸體創作」以及「模特兒展示裸體」這件事感到困惑,有小孩甚至覺得反感。覺得之後可以多花一些時間讓大家坐下來討論對裸體藝術的「反感」跟「噁心」的感受
- 這堂課的「哲學成分」有點低,是因為我考量小孩對這個主題不太熟悉、缺少可以提取的經驗。我假設如果可以針對某個個案作足夠深入的探究,應該可以在之後的課支援他們做出更多的觀點取替、審慎思考,而不會持續繞在既有的偏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