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人生十字路:《大人學選擇》讀後心得

還記得自己升大學時,第一次面對人生大選擇時,你在想什麼呢?心情又是如何?
我確實是在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交界點中長大的,家人老師總告訴我們好好讀書,以後考上理想學校,但自己學的又非印象中能賺大錢的相關科系,選擇學習畫畫,家人也支持我學畫畫,並不會質問我將來畫畫能做什麼。
在考大學時,當然就「理所當然」的去了美術系水墨組,就因為自己喜歡畫圖,卻忽略自己其實只接觸過不到兩年的水墨;進了師大,沒想過要當老師,卻也「理所當然」的修教育學分(當老師需要修的學分)覺得是不知道要做什麼的備案;直到大四快畢業,說實在的,我很迷惘。
當老師一路到現在,才發現其實這一路人生都在選擇,小至今天吃什麼,大到人生要選什麼職業、過什麼生活,甚至體會到:選擇其實比努力還重要,因為方向要確定,努力才有意義。
「大人學」意指「成為大人的學問」,是兩位管理顧問:姚詩豪(Bryan)與張國洋(Joe)於2005年所創立的學習平台。除了分享職涯發展、人際關係、溝通技巧以及經營管理等領域的文章外,也舉辦各類課程和工作坊。
《大人學選擇:成熟大人的獨立思考術》則是兩位作者結合多年來的專案管理經驗,打破對與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提供讀者做選擇的思維方式,在面對各種難題時,有更多角度可以思考,以下分享三個讓我有所學習的觀點:

一、 存夠了錢及早退休
作者在文中提到,有許多人都希望能趁年輕時多賺錢、多存錢,甚至不惜犧牲生活品質,只為了能存到一筆可觀的數目,再運用這些資金的「股利」過生活,達到財富自由的地步。
作者認為這有些風險,如果不工作,也許一開始的休閒生活是很美好的,但工作的意義卻不全然只有錢,還有工作中得到的成就感等無形的精神價值,況且投資也有賺有賠,如果那年的投資不佳,反而會讓沒有收入的人有經濟上的恐懼,並無法真正享受退休生活。
作者在裡面提到,所以他很早便把上面的「提早退休,財富自由」概念拿掉,轉而用終身工作取代,一來一直都有收入,大大減少退休後沒有收入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思索工作的本質,是否真心熱愛到老年也不膩,假設每天上班都在等退休,那可能得要思考自己對於工作的定義是什麼

二、 讓生活快樂的五種態度
「小時候,快樂很簡單;長大後,簡單很快樂」
人追求許多東西:名利地位,本質上其實要追求的,也許是一種無後顧之憂的快樂,這個章節針對讓生活變快樂五種態度,我分享蠻有感覺的:
選擇那個讓你更自由的選擇
這在序言與這一章反覆提到,快樂有個重要的關鍵,來自有多少選擇的自由。面對任何人生的選擇時,須考慮做這個選擇時,未來會有更多選擇還是限縮了自由的可能性?
如同在前幾天與同事的溝通中,他很不滿我對學生的態度不夠積極,我認為我已經做到該做的,該負責的也負責了,但就因為我假日無法配合監考,就得被冠上「不重視此事」的莫須有罪名,同事甚至還指責我不重視的原因,是因為我有第二專長(將來還要擴充更多專長),並可以從中賺取一些補貼。
若以書中這個分享來說,我選擇培養第二第三專長,其實也有利於我未來的選擇彈性,而非限縮自由度,許多敝校發生的鳥事,我便不會那麼在意了,反正出了這個學校,外面的世界寬的很,自然也不會將這件事影響自己太多。

三、 人際關係多成功,取決於認知邊界的廣度
所謂認知邊界,指的是我們根據過去人生經驗而對世界所描繪出的規則與界限。書中提到,我們與外在的互動,其實是主觀詮釋後的反應。假若我們能夠不斷擴充自己的視野,也許更能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本質,對於別人行為的詮釋,更能有越圓融的應對反應。
觀察身邊一些同事的不同反應,便能觀察到不同,有些同事對於一些環境變化的適應力反應真的比較慢,甚至只要非我族類,便覺得對方都很奇怪都是敵人,或是認定對方是奇怪的人,永遠都困在同事與同事間的關係中,彷彿這些是世界的全部。
而有些同事,則是在上班課餘期間,努力學習新知,面對不同環境變化及不同想法的時候,反而能從中快速調整自己的狀態,「鳥事」也不會放在心上太久。
其實這已經是一個不可能在一個企業待到退休的時代,在《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中亦提到,所謂終身雇用制即使在日本也不復存在,即是在人稱鐵飯碗的學校,其實也需要有這樣的認知:老師終究也要面對外面的競爭,並開啟斜槓模式,才能真正了解外頭世界長怎樣,擴充自己視野以外,也能夠返回來在學校提供給學生更貼近社會需求的教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