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我們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
新冠疫情歷經了3年多,好不容易才慢慢穩定下來,不過仍無法保證未來是否能一直安然無恙。
這幾年也讓大家很煩惱的是,物價、薪水、股市、經濟的起伏,擔心錢越來越不夠用,以後不知道會不會生活難過、有危機?牽掛著錢要從哪裡來,是不是要更努力投資理財?又或者自己的外表身材、知識才華、能力表現、頭銜地位夠不夠好?有沒有被時代淹沒、淘汰的風險?
加上政治、選舉、世界局勢的動盪,臺灣人已經很習慣滑手機、用網路社群媒體來接觸各種資訊,考驗我們吸收、消化、分辨、判斷外界訊息的耐性跟能力;有時我們跟身邊的人吵架、衝突、意見不合,除了相處上的原因之外,也有可能是出於這些資訊、觀念、立場的落差。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bwKtz4YVtmA】
「焦慮」是指向未來的情緒感受,無論現在就有經歷到某些人事物、不確定會怎麼發展下去,或預期、想像以後可能會出現什麼。
「焦慮」一方面讓我們放眼未來、有動力去做事,但若累積過度、無法與之共存,便容易反應在身體,常見像過勞、失眠、頭暈、胸悶、呼吸不順、心悸、胃痛、神經失調、免疫系統出問題等等;心理層面自然也不好過,擔心、緊張、害怕,腦袋停不下來、一直急著找事做,反倒壓力更大、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或者拖延、耗費更多時間;久而久之,還可能演變成無力、倦怠,甚至覺得既然以後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那現在為什麼還要努力生活?因此感到厭世、沒有動力。
共存訣竅1:多方培養放鬆、發洩等不同功用的情緒調適方法
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太焦慮,實際上卻往往做不到,畢竟人不是機器或電子產品,沒辦法完全按照邏輯跟道理去走,情緒也有情緒的方法,等待我們多方探索、嘗試應用。
調適焦慮情緒有許多不同方向,首先是大家通常比較會的「轉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從那些未來、不確定的事,慢慢拉回到現在。
滑手機、玩遊戲、追劇、做家事等等,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方法,只是需要適度、適量,畢竟這終究不是直接調適情緒,只是暫時保持距離。
除了轉移焦點、暫時抽離,我們還可以試著多一些「放鬆、撫慰」。
如果大家有網路,找一些輕柔音樂來聽,就是很簡單能轉換氛圍、心情的方式,或是深呼吸、冥想、泡澡、按摩身體、專心去做喜歡又能平靜下來的活動、跟人/動物/大自然來個擁抱等等。
此外,也可以往「發洩、釋放」方向進行。
找個安全環境來體驗用力抒發的過程,比如運動、健身、跳舞、享用美食、旅遊、吶喊、痛快地哭一場、大力在紙上塗鴨亂畫,再把紙撕掉/揉捏/丟出去等等。
調適焦慮情緒的方法其實各式各樣,我們可以多方嘗試,並仔細體會效果如何?可以讓焦慮往哪個方向做調節、轉換成什麼樣的心情狀態?有沒有其他副作用或代價(例如比較花錢或有傷身風險等等)?能不能在生活中持續做到、養成習慣?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bLHv1NCB6D0】
共存訣竅2:把「焦慮」當朋友,來場深度對話、轉換成生活動力
有方法調適情緒,通常也會自然回到比較安穩的狀態,這時可以趁機喊停,避免再接觸太多外界資訊,使心情能夠暫緩,跟焦慮保持著舒服距離。
大家可以試著回到內心,來場自我對話,看看焦慮的原因、在意的點到底是什麼?比方說很多人為了金錢緊張,不一定是單純考量生活夠不夠用,可能還包含想對重要的人交代、想證明自己以維護自信心和面子、社會上資本主義潮流灌輸的價值觀、曾經貧困過不希望再次發生等等等,有許多焦慮的更深層來源。
會焦慮,往往代表我們認真看待生活,還有一些想做的事、在乎的人、要達到的目標、渴望實現的夢,這些面向也值得我們去探索、開發、轉化成生活動力。
既然焦慮無所不在,不妨試著跟「焦慮」當朋友,甚至可以為焦慮取個不那麼可怕的名字、找個喜歡的圖案來做代表。
看著「焦慮(取名字)」,就看見自己的生活並不容易,需要適時抒發、吶喊一下,也需要適時抱抱、安撫、肯定已經嘗試努力過的地方。
看著「焦慮(取名字)」,就發現自己仍有重視的人事物,可以一起找尋動力、實踐心中嚮往,在未知當中也莫忘初衷,專注在此刻所能做的,一步一步踩穩,就好。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KNzmJr-pV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