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節氣飲食|《什麼是”發物“?》

許多人聽老一輩說過許多「發物」: 芒果不要吃多,很熱、有毒; 南瓜,燥熱,吃了眼睛黏起來(眼睛分泌物暴增); 筍子,是涼的,吃了對筋骨不好; 蝦子,很寒,吃了皮膚就發疹子了 ...... 也聽過哺乳中的年輕媽媽,提到喝了茴香茶,結果蕁麻疹大爆發; 孩子家中常吃滷肉、辛香料多的飲食,皮膚也有點狀況 ......
怎麼發物有熱的又有寒的?比芒果熱、比竹筍寒的蔬果很多,怎麼吃了不會發呢?!
✓ 南瓜,是許多素食者常用的補血溫性食材。 脾胃若虛寒,容易生濕痰,所以,南瓜也有潤肺治咳止喘的益處,可幫助化痰排膿。但是,對於濕熱體質、飲食口味厚重的族群,反而是發物。
✓ 芒果的營養益處很多,但是,濕熱體質和皮膚病的人,也比較不適合。

什麼是”發物“?

➤ 中醫說的「發物」有很多種類,簡單說,不同的體質的發物(引起過敏的食物)是不一樣的
➤ 濕熱體質的人,應避免吃太多熱性飲食;虛寒體質者,則應避免涼寒飲食。
✓ 竹筍,性寒涼,且從地下竄出的“生發”力強,所以,對熱性體質者,可以幫助清熱、利尿、消食,夏季的“涼筍沙拉”,是許多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但是,對於虛寒體質者,反而會導致身體浮腫、代謝更差、筋骨更加痠痛,特別是體弱多病、心血管與泌尿系統功能弱的族群。(現代營養學分析則指出,竹筍含較多草酸,泌尿系統結石者不宜多食。)
✓ 風疹、蕁麻疹、皮膚搔癢、顏面神經麻痺、肢體有震顫症狀 ...... 等,在中醫學來說,都屬於“風症”範疇。蝦蟹類(多足、甲殼),容易“動風”,導致症狀加重。
健康的人體,常吃什麼都百無禁忌,所以對於一些飲食的忌口提醒,不太以為然。
但是,其實許多古中醫、農民曆上的飲食宜忌記載,在現代營養學分析,也指出其中過敏原素。瞭解飲食材料的性質與宜忌,是預防醫學的一部分,是我們可多加認識、瞭解的。
不同的體質的發物(引起過敏的食物)是不一樣的
不同的體質的發物(引起過敏的食物)是不一樣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