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 ∣ 夏日鳳梨 / 菠羅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夏日鳳梨 / 菠蘿:解暑、助消化、消肉食
過去一般說的菠蘿,就是鳳梨,台灣盛產鳳梨,且品種繁多而美味,與東南亞的菠蘿 / 黃梨,已有不同。鳳梨,夏季剛好盛產,許多人也樂於在炎夏,吃點鳳梨來解暑氣、助消化。很令人訝異的,網路上寫道鳳梨的中醫參考資料,幾乎大部分都寫著:〝《本草綱目》記載:「鳳梨,味甘,補脾胃,固元氣,制伏亢陽,扶持衰土,壯精神,益血,寬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後發渴,利頭目,開心益志。」〞這一整段話。
然而,若查閱明朝‧李時珍先生醫書《本草綱目》,會遍尋不到鳳梨的這篇記載,只有 ”菠蘿蜜” 的記載,但是也並非被稱為 ”菠蘿” 的鳳梨,是不相同的。這段話,其實出現在清代‧趙學敏先生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當中,而且名字也非 ”菠蘿”、或者 ”鳳梨” ,而是中藥材中的〝櫓罟子〞(露兜樹,假菠蘿、山菠蘿),只是無論是菠蘿、櫓罟子、菠蘿蜜(《本草綱目》裡面有記載菠蘿蜜,且內文也不同),外型有些相似,三者都可食用。
  • 櫓罟子(露兜樹,假菠蘿、山菠蘿):露兜科植物,櫓罟子屬
  • 菠蘿蜜:桑科植物,菠蘿蜜屬
  • 菠蘿 / 鳳梨:禾本目,鳳梨科植物,鳳梨屬
鳳梨入菜非常普遍,許多家庭用來炒飯、入菜,特別是與肉類一起烹煮,可以助消化、也讓肉質較軟嫩(因富含蛋白酶),常見例如:知名的南洋菠蘿炒飯、鳳梨蝦球、鳳梨咕咾肉、鳳梨苦瓜雞湯、甚至夏威夷鳳梨火腿比薩... 等等。一般吃鳳梨時,建議稍微浸泡過鹽水,或者沖泡成水果茶,可以避免有些人的過敏現象(現代營養學研究是因為去除鳳梨蛋白酶的關係)。
鳳梨,如同其他水果類一般,在許多人看中醫就診時,被建議不要食用。
現代人脾胃虛弱、體寒、濕氣重者多,鳳梨消食積、肉食、解暑的益處還沒派上用場,許多人的腸胃脾土就更虛寒,更何況許多民眾,吃起水果常不手軟,一人吃掉大半顆或者整顆鳳梨,甚至冰涼後吃的大有人在,以中醫〝健運脾胃〞調養後天之本來改善失調體質的方法來說,的確是忌諱,特別是手腳冰冷、婦科問題、腸胃潰瘍、濕疹、氣喘、過敏體質者,更不適合。不然,在炎夏暑熱時,飯後吃點鳳梨,的確是清熱、消暑氣、助消化的。
24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