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以輸出為前提的輸入-《INPUT最高學習法》

現在遇到的問題是:許多資訊一閃而過,抓不住也留不下,該怎麼辦?
剛看完一本書,想來跟大家分享其中內容,也督促自己做到本書的主旨。
INPUT
INPUT
在《INPUT最高學習法》這本書中提到一個簡單的概念:以輸出為前提的輸入。

濾盆式輸入 vs. 以輸出為前提的輸入

多數的時候,我們漫無目的的接收資訊,資訊輕輕地來,然後輕輕的走了。這樣當然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以輸出為前提的輸入不一樣,他是帶著目的去做輸入資訊的動作。就像警方辦案,在蹲點駐守等待嫌疑犯經過,這時候面前經過的路人,就不會是要鎖定的目標。標的一旦明確,動作就會敏捷。
因此作者提倡的這個概念,就是要大家改變輸入的目的,也就是以輸出為前提的輸入。「目的」不一樣為甚麼那麼重要?
因為目的不同,所能獲得的回饋也不同。如果只是單純抱持著可能有收穫吧?的想法去聽演講,一定不會比我今天是抱著問題來解惑的人,得到更多的收益。因為在聽演講的當下,抱著問題而來的人,會不斷的尋找答案,思考吸收到的資訊。在《INPUT最高學習法》中,作者提到可以在聽演講前花三到五分鐘的時間,寫下今天坐在這裡的目的,就算沒有也可以立下一個小目標,比方說:今天一定要舉手發問!這樣會使你更認真聽講,去發掘值得跟講者探討的問題。發問是輸出的一種,把聽到的內容寫在社群媒體上,或與朋友分享內容,這些都是輸出的形式。
就生理面來說,當知道未來需要輸出時,產生的心理壓力有助於學習記憶。因為大腦在緊張時,會分泌正腎上腺素(神經傳導素的一種),這有助於提升專注力、記憶力及思考判斷力。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Yerkes-Dodson Law,如下圖,這個倒U字型曲線說明壓力跟表現的關係,當完全無壓力或壓力過大時,表現都會比有適度壓力下來的差。
在圖上可以看到一個橘色的方框,上面寫著flow(心流)字樣。這是正向心理學大師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提出的概念,意思是當人在做得心應手但又具有某些挑戰性的事物時,感受到的一種幾乎忘記時間的高度專注狀態。
Yerkes-Dodson Law(取自 https://t2informatik.de/en/smartpedia/yerkes-dodson-law/)
在娛樂時也可以有效地輸入資訊嗎?
可以的,在本書中提到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將娛樂分成被動娛樂及主動娛樂,相比於前者,後者需要專注力並提升技巧的,主動娛樂也較容易達到心流狀態。
分享一個印象深刻的句子。當時的我還沒學習到甚麼是以輸出為前提的輸入,但現在回想起,我朋友就在做這件事。這是在娛樂之餘利用輸出的方式有效的輸入內容。
流麻溝十五號 (取自 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1147)
前陣子流麻溝十五號上映,抱持著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史的心情去看了這部。其實當下是很沉浸在劇情中,被震撼也被感動。是事後與朋友討論電影情節時,朋友提到了這一幕:軍官們懲罰思想犯的方式,就是把他們吊起來。重點是倒吊的方式,頭下腳上。朋友說這是導演要呈現出顛倒黑白的狀態,每一個人都有想法,都有表述意見的權利,但在這個世界裡,有思想的人是不被允許的。當下聽完覺得更了解這部電影了,回溯我朋友在看電影的當下,不只是欣賞劇情,他已經把輸出的精神身入骨髓,所以可以比單純欣賞電影再往前走一步,走到幕後分析導演們的拍攝手法了。
其他的輸出方式?考檢定! 考檢定不只是在履歷上會比較好看而已,對自我能力也是一大飛躍。因為在準備考試的緊張感會促使我們記得內容,並加強不足。就像遊戲破關,如果沒有關可破,沒有目標的隨意遊走似乎就沒有那麼多感覺。偶然看到蔡依林對於翻糖玩出興趣,甚至跑到英國比賽,獲得金獎的消息,頓時充滿力量!
取自 Google

有效的輸入方式

  1. 精煉記憶法 相比於維持性複誦(不斷重複觀看要記憶的內容),精緻性複誦能在長期記憶裡維持較久的時間。精緻性複誦,顧名思義就是把要記憶的內容,做一些精緻化的包裝。常見的有諧音記憶法(像是八國聯軍是哪八國呢?用「餓的話每日熬一鷹」來記憶,就會輕鬆背起「俄德法美日奧義英」)、頭字法、編成歌(像是中國歷史朝代歌)、編成故事等,帶有情緒的內容會更易於記憶哦!
  2. 記憶的項目數以3為一個單位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我們背電話號碼是以3為一單位呢(比方說 0962-633-799),因為美國心理學家 George Miller 就曾發現到 7+-2 這個神奇的數字,他注意到年輕人的記憶廣度大約為7個單位,大於7個便不容易記憶,3個嘛是我們最常用的方式。
  3. 睡前背誦 我自己試過真的有效的一種方法!大學時在學西班牙文,雖然有些詞彙跟英文相近,但對於我來說大多數是新的單詞,再加上西文的文法比英文複雜太多了...,因此我都會手抄單詞在一本小筆記本上,放在床頭,要睡覺前花5-10分鐘看,即便是瀏覽過也有很大的效果!這是因為大腦在我們睡覺時不是閒著,而是會經歷記憶固化(consolidation)的歷程,所以輸入的東西特別容易記住。但是!背誦完後請直接睡覺!若是在滑一下手機,則會產生記憶干擾,這樣就沒有效果了。
  4. 建立井然有序的腦內圖書館 曼陀羅計畫表(在網路上找到免費的excel空白版,大家點開連結自行下載哦)可以讓大家專注在自己想專注的內容,而不會過度攝取不必要的資訊。透過這個表格,在提取資訊的時候也能精準的找到想要的內容。
  5. 搭配運動 每週兩小時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提升記憶力。越是複雜的動作,習慣持續的越久,越好!
曼陀羅圖目標設定表 (取自 https://hacc.ctbc.edu.tw/download/%E6%9B%BC%E9%99%80%E7%BE%85%E5%9C%96%E7%9B%AE%E6%A8%99%E8%A8%AD%E5%AE%9A%E8%A1%A8-excel%E4%B8%8B%E8%BC%89/)

輸入的內涵也很重要

  • 最好是資訊 3:知識7
DIKW 金字塔有四個層級,依據價值由低到高分別為:資料(data)、資訊(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智慧(wisdom)。資料是一群尚未經過整理的數字,經過篩選、過濾整合成邏輯性的資訊,資訊經過進一步分析、解釋成為知識,最後綜觀客觀的事實及主觀的經驗,而得到智慧。
根據《INPUT最高學習法》作者觀點,在網路上獲得的多半是資訊,而書本因為經過淬煉,知識的含量較高。對此我抱有些遲疑,畢竟現在網路發達,許多電子書或含金量很高的podcast,也能做到傳輸知識的層級。在此推薦一個我很喜歡的podcast平台:大人學
DIKW 金字塔 (取自 https://weje.io/blog/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
  • 如何辨別真假資訊?
網路上的資訊百百種,輸入的東西是否真確,是否偏頗?這是需要閱聽人(我們)進一步詳查的。這是一個可信度高的網站嗎?作者是哪個領域的專家呢?我們也可以透過作者提到的三點閱讀法(從贊成、反對、中立的觀點中,找到交集的部分)去探勘資訊。
  • 如何有效率的蒐集情報?
遇事問Google,這是大家已經習慣的做法,但是想知道的訊息每一次都要手動查詢太麻煩的話,可以善用訂閱電子報、在社群媒體上追蹤相關帳號來省下不斷查詢、更新資料的時間。
  • 如何篩選自己需要的資訊?
大家對「看新聞」這件事有甚麼想法呢?對於某些人來說,看新聞了解國內外大小事是每天的例行公事。但是哈我終於為我自己找到一個我不看新聞的合理藉口了XD 新聞雖然報導重要情報,但是我認為沒有必要每一件事都要知道(比方說歐巴馬卸任總統的演講內容),或者說沒有必要在第一時間就知道(比方說今天又有多少人確診),這除了徒增煩惱外,還浪費了很多時間,因為我從來就不會記得台北市到底多少人確診過...。因此善用上述曼陀羅計畫表,清楚自己想知道甚麼資訊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剛考上台大心理所的菸酒生。 希望在這邊紀錄我,漸漸成為大人的思想、經歷與所學。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