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怎樣的產品經理?能驅動團隊前進的|EP24

想成為怎樣的產品經理?能驅動團隊前進的|EP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有寫到《成為產品經理的六大特質》,但產品經理面試常常會需要選一個最佳答案,而我目前的答案是「能夠驅動團隊前進的」,也就是「穩定的執行力」。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規劃、產品設計有興趣的朋友

一、產品經理的特質

在《成為產品經理的六大特質》提到的特質如下:

  • 建立正向文化:開放容錯,並用樂觀的心態慶祝失敗
  • 收斂團隊方向:清楚的願景和短中長期目標
  • 應用成長飛輪:定時反思、回顧、檢討過去的事項
  • 整合跨部需求:聆聽其他部門的需求,發揮最大綜效
  • 堅定產品策略:確定產品指標,結合產品路線圖
  • 關注市場走向:檢視趨勢和使用者動向,導入新型工具

從上面特質來分析,產品經理透過「市場洞察」、「整合需求」,建立「團隊文化」、設定「產品策略」,最後「驅動團隊」。

而我現階段最想成為一位「可以驅動團隊、帶領團隊打造一個個解決使用者需求的產品」的產品經理。


二、如何驅動團隊

為什麼選擇「驅動團隊」?因為在近期工作上,發現執行力是一切的根本。

不論產品分析的多完整、產品規劃的多細節,最終上層主管、使用者看的仍是產品上線後的成效,包含:

  1. 上線後是否能順暢使用,會不會有嚴重的 bug
  2. 上線後是否能跟跨部門達成品牌曝光的綜效,而非只是默默上線
  3. 上線後是否能提高任何產品指標,而非做一個無效功能

為了達到上面這三點,產品經理需要做的事包含:

  1. 工程部溝通:掌握開發進程,以及確認上線前的各種功能測試
  2. 行銷部合作:確認該功能的各項特色,讓行銷部可以協助宣傳
  3. 數據部合作:確認功能的 Before & After 是否能有顯著的數據差異

上面的跨部門溝通,都仰賴產品經理能否驅動跨部門的溝通,若達不到就容易變成「文件工具人」,只寫產品需求文件,但無法讓產品順利上線,因此這也是我現在正在學習的事。


三、總結

這篇是近期的產品經理學習心得,若對這系列有興趣也可以持續觀看:


avatar-img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102會員
180內容數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何用「最小可行性產品」的思維規劃產品開發時程?產品設計要留意哪些事?這篇以即時通訊為例,列舉在產品規劃時,可能會遇到的注意事項。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產品經理?該具備什麼特質或技能?如何帶領團隊創造產品價值、勾勒產品願景?這篇想分享我近期在各種課程文章的收穫。
最近嘗試針對不同產品進行 Redesign,試著從產品數據圖去思考自己在看不同產品時,會從哪個角度進行產品設計,這篇會先「工作吧」這個產品進行產品數據分析與功能拆解。
最近剛好在研究《矽谷產品:36講直通世界級產品經理》,其中一章就提到「產品優先級如何制定」,因此這篇想結合我的個人經驗,整理出產品經理、產品企劃可能會碰到的優先級注意事項。
產品規劃時,不僅要關注北極星指標,很常也要在意反指標(Counter Metric),確保功能上線會不會發生 A 數據增加,但 B 數據卻異常下降的情況,篇想分享求職平台的常見產品指標。
產品規劃流程時,除了要思考如何優化使用者體驗,也要思考如何減少用戶阻力,讓用戶在最「簡單、快速」的情境下完成任務,這篇想整理我看的到減少用戶阻力的方法。
如何用「最小可行性產品」的思維規劃產品開發時程?產品設計要留意哪些事?這篇以即時通訊為例,列舉在產品規劃時,可能會遇到的注意事項。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產品經理?該具備什麼特質或技能?如何帶領團隊創造產品價值、勾勒產品願景?這篇想分享我近期在各種課程文章的收穫。
最近嘗試針對不同產品進行 Redesign,試著從產品數據圖去思考自己在看不同產品時,會從哪個角度進行產品設計,這篇會先「工作吧」這個產品進行產品數據分析與功能拆解。
最近剛好在研究《矽谷產品:36講直通世界級產品經理》,其中一章就提到「產品優先級如何制定」,因此這篇想結合我的個人經驗,整理出產品經理、產品企劃可能會碰到的優先級注意事項。
產品規劃時,不僅要關注北極星指標,很常也要在意反指標(Counter Metric),確保功能上線會不會發生 A 數據增加,但 B 數據卻異常下降的情況,篇想分享求職平台的常見產品指標。
產品規劃流程時,除了要思考如何優化使用者體驗,也要思考如何減少用戶阻力,讓用戶在最「簡單、快速」的情境下完成任務,這篇想整理我看的到減少用戶阻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