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起步走之上高中可以「早知道」的那些事:(二)規則研究,了解高手暗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有沒有一種經驗,人生總有許多「早知道那就好」的事。無論是迫在眉睫的現在式,或是那些悔不當初的過去式,都讓人扼腕為何不能讓我「早知道」。
人生沒有機會再重來一次,面對那些「明明我可以」,往往只能留下空虛遺憾。
多希望有個時光機能夠先偷窺未來,先讓自己了解規則、進入狀況,也許能讓我們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有更好的發揮。寧可試過,也不要錯過,那麼即使不完美,但也至少無悔。
如果想要讓學習歷程檔案有更好的準備與呈現,以下是準高中生們,可以開始面對與準備的心法及作法,希望能夠幫助即將進入高中的新賽制及學習軌道上的你,玩得更加透徹盡興。

(二)規則研究,了解高手暗箱

你知道嗎?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他那栩栩如生的繪畫能力,我們看似一輩子的努力也難以望其項背,只能自嘆弗如。
但是經研究發現,十五世紀的拉斐爾原來已經懂得善用暗箱投影協助作畫呢!
如果拉斐爾也在用投影儀,那麼,今天各領域的高手是否也有自己的「暗箱」呢?其實高手的成就高度,不能僅靠努力達成。 真正拉開他們與普通人的差距在於,他們運用了手邊的「暗箱」做槓桿,放大了他們的努力
我們與其佩服資歷豐富的學霸或是運用特殊選才被錄取的專才,不如先想一想有哪些巨人的肩膀,也是我們可以借助的「暗箱」吧!

查詢審查指引

在強調個人優勢特色及素養的時代下,即便我們不一定會像特殊選材管道的那些同學,在學測前就依據個人長才進入大學,但是現在的升學制度中,多數學生會運用的「申請入學管道」。
這可以說是類似特殊選材的折衷版本,學生的「學習資歷」在申請入學的第二階段中,就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
而其資歷呈現的依據,就是現在常說的「學習歷程檔案」。以下是我們可以做的幾件事:
推薦大家可以先稍微瀏覽高三學測生一定會看的「審查指引」,了解幾個心目中理想中的科系,在申請入學時需要的資料有哪些。先了解制度與規則,才能成為制度下的贏家。
※若還想知道審查指引的觀看重點,歡迎查看我的這篇文章:〈製作備審資料前,一定要先做好的三件事〉
申請入學的資料通常包含以下這些:
你會發現,在學科方面,除了課堂上的書面、實作報告外,自然或社會的探究實作另外分列一項,顯示尤為重要。
另外,在課外成果表現上,其中自主學習成果則尤為重要,若未能產出一定成果,到了高三想要補足,會有相當的難度。
依據以上項目,當校內外有各項成果作業、社團或是幹部機會時,一定要自主積極的爭取表現機會,以免到了高三才開始煩惱如何無中生有喔!

取得高手暗箱

除了基本賽制需要了解外,若能取得高手的心法暗箱,更是關鍵。
在學科方面,建議一次段考或一學期後,不妨問問該科老師,該如何進行學習歷程檔案的發揮與製作。如果該科目要做學習歷程檔案,依據自己的特長,可以從哪些內容較有下手的空間與亮點?有哪些學習知識點可能可以加以串聯?
每位老師的課程活動設計通常都有一些潛在的教學目的,希望學生能夠透過一些學習單或報告或是課程活動,培養你的某些素養能力。(絕對不會只有「因為這樣才能考高分」喔!)。
這些老師上課時間不一定會明說,這時不如私下去問問老師吧!相信絕對可以得到課堂聽講之外的世界,也會讓你的學習成果呈現亮點、直指核心。
記得有位學生因為私下來找我詢問,我就直接給出我的課程設計心法,有些內容甚至可以直接放在歷程檔案上,省去了同學自行感受分析的時間。(*這倒不是老師們故意藏私,而是就像看電影時,若有導演在一旁解說自己怎麼拍攝、走位及導戲一樣,那真的太讓觀眾出戲了
這樣同學想要以我的「自媒體課程」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因此我將我的課程後台設置的核心能力架構安排給她。於是同學就能更加有系統地提到自己在課程當中學了哪些事情,也更清楚老師每個活動環節以及對自己能力加值的目的何在了。
截圖自學生成果作品
截圖自學生成果作品
※我的自媒體文案課內容,歡迎閱讀我的這篇文章〈解放後的國文課怎麼玩──給高中生的自媒體文案課〉,這裡就呈現了我的教學後台囉!
觀察以上內容,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小秘密.......
偷偷說,從各個學科老師們那兒,你更容易給得到學科專業的精準「關鍵詞」,用意在於更接近學術界的「行話」也就是在學術領域中的人們更習慣使用、期待看見、會有反應的文字,能夠顯現出專業層次。這更有利於你的學習歷程檔案製作能夠事半功倍的增加含金量

瀏覽獎項可能性

若想要讓自己的能力更加值,有時也需要獎項的頭銜。
除了常瀏覽校網推薦的各類競賽之外,也推薦同學們可以查詢「獎金獵人」的網頁,這個網頁可說是比賽獎項的匯集地。不妨試著篩選高中生有哪些比賽可以參與?你可以藉此了解自己還缺哪些能力、資源,作為高中階段學習的目標。
截圖自「獎金獵人」,報名條件可篩選為高中
也可以以此做為未來資料準備及自我經營的方向,並且思考你的課內、課外可以做哪些經營與努力。
也非常推薦可以試著參賽看看!有些競賽是歷年固定舉辦的,若想了解自己的優勢是否充足,要入場才會知道。不要擔心自己能力不足,你的核心優勢會是在戰場上逼出來的。(更何況會在這裡集中比賽資訊,就是主辦單位也會擔心參賽者太少呢!)
你也可以選擇幾個感興趣的競賽做為核心,一方面為參與競賽做準備,一方面配合學科加強自主學習成果,這樣一魚多吃,都可以使你的努力更不會白費。
如果永遠打著「先讀好書就好」的心態,只是讓自己待在舒適圈、當個局外人,那麼就只能看著其他人在競賽中慢慢累積實力,再羨慕著他人擁有的傲人競賽成果,也失去看見自己潛能的機會了。

結語

千萬不要覺得反正沒有專長,就先埋頭讀書考高分再說。
這暗含著思維上的惰性,不分析賽道規則、優勝選手的特點和自己的競爭策略,其實只是運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罷了。
正如《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作者查理·蒙格所說「要獲得什麼,先得讓自己配得上。」現在就讓自己走上「配得上」之路吧!

本文參考推薦書單:

  1. 古典《躍遷:「羅輯思維」最受歡迎的知識大神教你在迷茫時代翻轉人生的5大生存法則!》
  2. 古典《拆掉思維裡的牆:改變心智模式,過你想要的人生》
  3. 瓦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
  4. 陳韋丞《主人思維:自我覺醒世代必讀,用職涯心理學打造以你為中心的未來藍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加入我的粉專《教學狂想實驗》,就可以更方便交流討論更多教與學的想法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1會員
59內容數
分享教學中的狂想與實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面對那些「明明我可以」,往往只能留下空虛遺憾。先讓自己了解規則、進入狀況,也許能讓我們有更好的發揮。寧可試過,也不要錯過,那麼即使不完美,但也至少無悔。 想要讓學習歷程檔案有更好的準備與呈現,以下是可以開始面對與準備的心法及作法,希望能夠幫助即將進入高中的新賽制及學習軌道上的你,玩得更加透徹盡興。
高中三年中,常遇到許多精彩的「敘事文本」,但礙於課程時數有限,又受制於教科書及紙筆測驗,只能對於課文進行閱讀理解,較難有機會深刻將文本回歸人性的探討,往往缺乏對於課文人物角色情感面的洞察體會。 我今年開設了高三下學期的選修課──聲與文的煉金術,期許學生進行更深刻的文本分析,了解文本中的人性衝突及抉擇
今年學測題的國寫情意題,考了「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 考驗著學生的「嗅覺感知」能力 說實話,其實我們平常都更依賴「視覺」的感知與刺激, 忽略了嗅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官的開啟 而五感的訓練,其實更有賴於平日的觀察與積累, 如果都到考試時才來訓練,確實不足。
身為高中老師,常可以看到現在的學生與年輕時的我們一樣,總是抱怨著時間不夠用,總是配合著考試、課程或是大人的安排在打轉。 原以為長大以後就能自主掌握自己的時間與人生,但是沒想到長大後我們其實也是這樣,總是被柴米油鹽包圍、被人情世故所煩擾。下班時間只能讓人生浸泡於日常瑣事,最後渾渾噩噩的平庸度過一生。
每次去重訓時,教練往往會給我們不同的重量選擇,可以依據自身當下的狀況,選擇一個具有挑戰且不會受傷的方式進行。這樣的選擇,重點在於只追求突破原本的自己,而非跟別人比較。 那申請入學的備審資料,也就是學習歷程反思與多元綜整心得的書寫,能不能依據自己的能力,做出現階段能力最大值的呈現呢?
學習歷程檔案是108課綱的新措施, 老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寫」,是現場相當苦惱的課題。 本文希望透過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三大能力的區別, 幫助大家更有系統地思考學習歷程檔案的「教」與「學」。
面對那些「明明我可以」,往往只能留下空虛遺憾。先讓自己了解規則、進入狀況,也許能讓我們有更好的發揮。寧可試過,也不要錯過,那麼即使不完美,但也至少無悔。 想要讓學習歷程檔案有更好的準備與呈現,以下是可以開始面對與準備的心法及作法,希望能夠幫助即將進入高中的新賽制及學習軌道上的你,玩得更加透徹盡興。
高中三年中,常遇到許多精彩的「敘事文本」,但礙於課程時數有限,又受制於教科書及紙筆測驗,只能對於課文進行閱讀理解,較難有機會深刻將文本回歸人性的探討,往往缺乏對於課文人物角色情感面的洞察體會。 我今年開設了高三下學期的選修課──聲與文的煉金術,期許學生進行更深刻的文本分析,了解文本中的人性衝突及抉擇
今年學測題的國寫情意題,考了「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 考驗著學生的「嗅覺感知」能力 說實話,其實我們平常都更依賴「視覺」的感知與刺激, 忽略了嗅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官的開啟 而五感的訓練,其實更有賴於平日的觀察與積累, 如果都到考試時才來訓練,確實不足。
身為高中老師,常可以看到現在的學生與年輕時的我們一樣,總是抱怨著時間不夠用,總是配合著考試、課程或是大人的安排在打轉。 原以為長大以後就能自主掌握自己的時間與人生,但是沒想到長大後我們其實也是這樣,總是被柴米油鹽包圍、被人情世故所煩擾。下班時間只能讓人生浸泡於日常瑣事,最後渾渾噩噩的平庸度過一生。
每次去重訓時,教練往往會給我們不同的重量選擇,可以依據自身當下的狀況,選擇一個具有挑戰且不會受傷的方式進行。這樣的選擇,重點在於只追求突破原本的自己,而非跟別人比較。 那申請入學的備審資料,也就是學習歷程反思與多元綜整心得的書寫,能不能依據自己的能力,做出現階段能力最大值的呈現呢?
學習歷程檔案是108課綱的新措施, 老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寫」,是現場相當苦惱的課題。 本文希望透過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三大能力的區別, 幫助大家更有系統地思考學習歷程檔案的「教」與「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一篇會介紹我當時填志願考量的點,例如面試時間、作備審的複雜程度(科系不要填得太廣泛太散)。透過我的經歷,大家應該能夠更好的了解現在的制度。還有蠻重要的一點是高三下的段考如何準備。個人申請的成績採計到三下,同步顧好段考也是重要的。希望學弟妹能夠通過我的經歷,讓自己在這個升學制度下能夠順利地走完~
大學申請入學面試的時事題的準備方法,這篇告訴你。
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放榜後,緊接著的就是要開始繳交審查資料。每間校系所要的審查資料都不一樣,面試的人數也很多,該怎麼做才能讓教授快速看到我的亮點? 今天,就來教大家學習歷程自述的寫法吧!!!本文介紹了大學申請的第一階段放榜後,如何快速繳交審查資料。
Thumbnail
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布後,通過的高中考生們就必須要準確對接"各校學系"的要求,準備第二階段的學習歷程審查或面試。故以下注意事項提供給各位考生家長參考。 一、重要時程 於113年4月12日至4月17日每天9:00至21:00期間,上網操作測試版系統,練習如 何勾選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檢查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準要談申請大學第二階段甄選審查資料的準備方向,究竟要準備哪些審查資料?又要上傳哪些項目呢?
Thumbnail
我們在教育上,總習慣用文字與書面資料來證明我們做過的事情,但我們是否過度依賴文字和書面資料了呢? 我高中時遇到的老師,不按牌理出牌出的作業,和大學時期認認真真的寫出來的畢業報告,到底哪一樣才更能代表我的學習經歷呢? 對於學習歷程檔案,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讓學生證明自己曾經的學習經歷?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考完了然後勒 考完試以後,大部分高中生大學都會有幾個機制, 第一個是甄試簡單來說就是學校版的職場面試, 你必須準備你的被審資料還有參考正式的衣服前到學校來面試, 我那個時代真是一共有三個學校可以選,通常好的學校都會有甄試第二個就是填學校, 一共會有100個空格,依照你的成績機率來選學校,第
    又到了大學申請的季節,就個人多年的輔導經驗,建議先完成以下準備工作:       首先,除了大學申請的簡章以外,記得再買一本落點分析的書,坊間很多升學相關出版社會發行這類的參考書籍,個人比較習慣使用的是大考通訊社的大學學測甄選入學落點分析。       其次,確定自己的各科分數、級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一篇會介紹我當時填志願考量的點,例如面試時間、作備審的複雜程度(科系不要填得太廣泛太散)。透過我的經歷,大家應該能夠更好的了解現在的制度。還有蠻重要的一點是高三下的段考如何準備。個人申請的成績採計到三下,同步顧好段考也是重要的。希望學弟妹能夠通過我的經歷,讓自己在這個升學制度下能夠順利地走完~
大學申請入學面試的時事題的準備方法,這篇告訴你。
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放榜後,緊接著的就是要開始繳交審查資料。每間校系所要的審查資料都不一樣,面試的人數也很多,該怎麼做才能讓教授快速看到我的亮點? 今天,就來教大家學習歷程自述的寫法吧!!!本文介紹了大學申請的第一階段放榜後,如何快速繳交審查資料。
Thumbnail
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布後,通過的高中考生們就必須要準確對接"各校學系"的要求,準備第二階段的學習歷程審查或面試。故以下注意事項提供給各位考生家長參考。 一、重要時程 於113年4月12日至4月17日每天9:00至21:00期間,上網操作測試版系統,練習如 何勾選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檢查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準要談申請大學第二階段甄選審查資料的準備方向,究竟要準備哪些審查資料?又要上傳哪些項目呢?
Thumbnail
我們在教育上,總習慣用文字與書面資料來證明我們做過的事情,但我們是否過度依賴文字和書面資料了呢? 我高中時遇到的老師,不按牌理出牌出的作業,和大學時期認認真真的寫出來的畢業報告,到底哪一樣才更能代表我的學習經歷呢? 對於學習歷程檔案,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讓學生證明自己曾經的學習經歷?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考完了然後勒 考完試以後,大部分高中生大學都會有幾個機制, 第一個是甄試簡單來說就是學校版的職場面試, 你必須準備你的被審資料還有參考正式的衣服前到學校來面試, 我那個時代真是一共有三個學校可以選,通常好的學校都會有甄試第二個就是填學校, 一共會有100個空格,依照你的成績機率來選學校,第
    又到了大學申請的季節,就個人多年的輔導經驗,建議先完成以下準備工作:       首先,除了大學申請的簡章以外,記得再買一本落點分析的書,坊間很多升學相關出版社會發行這類的參考書籍,個人比較習慣使用的是大考通訊社的大學學測甄選入學落點分析。       其次,確定自己的各科分數、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