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別鬧了!》一場不同世代與自己的和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不知道遇到一個天兵老媽是什麼樣的感覺,那麼我建議你看這部由《我媽的異國婚姻》所改編的《媽,別鬧了!》
《我媽的異國婚姻》這部作品其實是我媽推薦給我的,老實講我不是喜歡這本書,書中的母親其實有許多亞洲家長不可理喻之處,並且堅絕不道歉。還有作者內心的糾葛,作為有同樣經歷的人,雖然有認同但也不是滋味。
但在《媽,別鬧了!》中加入了老媽王玫玫的姊妹淘們水昆少女隊,與生物老師和學長的支線讓整個故事變得更歡樂,誇張地拿菜刀丟女兒也充滿了戲劇張力。
也藉由半夜不睡覺等女兒吃消夜,側面映襯老媽情緒化、控制狂、衝動且做事不顧後果的背後,同樣也有缺乏安全感、受了傷的童年。
但是可愛的澳洲阿北戲份就被大砍,直到最後幾集才正式出現。
老媽王玫玫積極網路交友
《媽,別鬧了!》講述一家四口在父親突然心梗過世後,母女三人相依為命的故事,老媽自由奔放彷彿脫韁野馬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幾乎把YOLO(You only life once)刻在骨髓中,而且是折斷後更勇建的脊椎;小妹深陷不靠譜同時交往多位女友分散風險的軟爛男,每天為情所傷喝的爛醉;大姐女兒的身老媽子的心,在年輕時分手後就沒有再有交往對象直至40多歲。
相信我,我絕對明白劇中脫線時女主的無奈,畢竟當年我媽丟給我那本書時,還順便補刀,「如果妳爸先走了,你支持我再婚嗎?」
不過這完全上不了她前三大驚悚之問,畢竟前面還有「如果我退休後想要再生一個玩玩,你會幫我們帶孩子嗎?」、「我不敢碰屍體,萬一你爸先走你要幫忙換衣服嗎?」等族繁不及備載。
其中的不會使用電子產品、繳信用卡到銀行轉帳、恨嫁催婚、偷拿保養品、直接穿走鞋子衣服,用幸災樂禍的方式表達關心,母女吵架爭鋒相對,用「沒有小孩用這種語氣跟大人說話」作為結尾也都是我們家的日常。
但是偏偏似乎這些女人都能很幸運的遇到把她們當公主寵著的男人,搶著做家事跟聽她們各種碎嘴,忍受不時冒出的奇思妙想。我好友甚至經歷過半夜被她媽搖起來,擔心家裡錢不夠用,問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她怎麼還睡得著?
(好友:不睡覺明天怎麼有精力工作,是在??
大姊陳如蓉/老媽王玫玫/小妹陳若敏
要我說,在她們的年代確實很辛苦,從小要照顧家裡更小的孩子、幫忙分擔家務,上學讀書,大學畢業後沒多久就結婚,然後邊撫育小孩邊工作,承受夫家女眷的指教,直到兒女長大退休後才重新掌握回自己人生。
一夫一妻,各自扮演性別角色,讓她們習慣於依附男性,又有隱忍多年對自由的渴望。
我希望她們不要繼續讓「過往社會」束縛她們,但是同樣不希望由她們口中聽到那些過往使她們不愉快的訓誡,讓我現今的生活無法喘息
無法否認,我身上流淌著許多由母親傳承下來的特質,閱讀的習慣、文字的熱愛;還有她總是在廚房實踐鍊金術,製造出大量生化武器,讓食物死兩次的能力,讓我成為化學專業走入實驗室;還有沒有馬鈴薯時用地瓜代替煮咖哩,或用整顆蘋果給咖哩提味把芋圓拿來炒高麗菜,美其名曰用芋圓的油炒菜更健康,讓我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不管你我願不願意,行為多多少少參雜著父母的影子,那怕相隔千山萬水,也以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也註定會傳承下去。
或許老一輩所謂的香火延續,就是讓部分的自己流淌在子子輩輩血液裡的執拗
老爸陳光輝/小妹陳若敏
紀伯倫說: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老媽們說:
你的父母同樣不是你的父母,他們甚至就是生命本身,他們不經你同意就把你生出來,而且還要再給你兩個大逼兜告訴別人家的孩子那是別人家,你就是他們的孩子,到老也是孩子
一家四口
許當我們哭哭笑笑看這部劇的同時,我們也正在跟不同世代的自己和解
我們注定與母親或可預見未來的女兒是如此相似,但卻總是因為角色、觀點發生劇烈的衝突,相互指控情緒勒索和相愛相殺,恨鐵不成鋼。但這些糾結與掙扎,卻也是讓我們省思自身的機會,我們就像鏡子相互映照、也相伴而生。
寫著篇文章的時候,聽說澳洲阿北健康狀況直轉急下,已經陷入了譫妄囈語,而作者的母親仍在澳洲陪伴他。
而這次或許因為是癌症而非突然地告別,這位叛逆老媽顯得正常且通透,因為即使長大成「大人」也會犯錯也會不知所措,但隨著時間與經歷或許我們注定都是會逐漸成熟圓融
老媽與澳洲阿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5會員
226內容數
對社會脈動、產業現況提出觀點與省思,找尋進步空間或接受現況、活在當下,並有足夠智慧區分其兩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哈斯的煉金工房 的其他內容
這兩年半導體產業景氣衰退,科學園區一片唉聲嘆氣,最先是業務朋友的績效指標無法達標,後續是晶圓廠的訂單,從供不應求、砍單到逐漸堆料。 原本投入小型新創的朋友們最先感到壓力,時不時有公司經營危機的風聲,究竟公司要倒之前有什麼指標?
近來在歐美職場上安靜離職( Quiet quitting ),成為爆紅關鍵字。 所謂「安靜離職」不是字面意義上的默默離職,而是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再投注額外的心力與情感,將自己從工作中「抽離」,重新定義生活與工作平衡。
《酷兒的愛》隸屬於《最後通牒》系列,五對女女或非二元性別情侶都進入穩定交往關係一陣子。 但談及婚姻,一方準備好踏入婚姻,一方卻還心存猶疑,於於是他們將在實驗期間,與原伴侶分手、接觸其他朋友、交換伴侶,確認自己是否願意跟原伴侶踏入婚姻,當然也有可能選擇單身,或者和新伴侶在一起。
這兩年半導體產業景氣衰退,科學園區一片唉聲嘆氣,最先是業務朋友的績效指標無法達標,後續是晶圓廠的訂單,從供不應求、砍單到逐漸堆料。 原本投入小型新創的朋友們最先感到壓力,時不時有公司經營危機的風聲,究竟公司要倒之前有什麼指標?
近來在歐美職場上安靜離職( Quiet quitting ),成為爆紅關鍵字。 所謂「安靜離職」不是字面意義上的默默離職,而是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再投注額外的心力與情感,將自己從工作中「抽離」,重新定義生活與工作平衡。
《酷兒的愛》隸屬於《最後通牒》系列,五對女女或非二元性別情侶都進入穩定交往關係一陣子。 但談及婚姻,一方準備好踏入婚姻,一方卻還心存猶疑,於於是他們將在實驗期間,與原伴侶分手、接觸其他朋友、交換伴侶,確認自己是否願意跟原伴侶踏入婚姻,當然也有可能選擇單身,或者和新伴侶在一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Netflix 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訂閱用戶和獲利皆大幅提升,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用戶數增加、定價策略優化和廣告營收快速成長。
把想推薦的作品全部擺在一起──替每一部都選個印象色,用色票和顏色名的方式跟大家回顧一遍!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Netflix 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訂閱用戶和獲利皆大幅提升,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用戶數增加、定價策略優化和廣告營收快速成長。
把想推薦的作品全部擺在一起──替每一部都選個印象色,用色票和顏色名的方式跟大家回顧一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嫁過去就要聽公婆的話,順老公的意,知道嗎?”媽媽心有不捨的蓋起了新娘的頭紗。 那個年代,媒妁之言,女子,多半是奉父母之命出嫁。 明玲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也是最後一個出嫁的女兒,她不喜歡這個丈夫,不僅大她許多歲以外,她還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私定終身的隔壁鄰居。 眼看,明玲就要出嫁了,他....依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華人與澳洲父母養老觀唸的文章,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觀察,分享了不同文化下對於養老觀唸的差異和思考。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嫁過去就要聽公婆的話,順老公的意,知道嗎?”媽媽心有不捨的蓋起了新娘的頭紗。 那個年代,媒妁之言,女子,多半是奉父母之命出嫁。 明玲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也是最後一個出嫁的女兒,她不喜歡這個丈夫,不僅大她許多歲以外,她還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私定終身的隔壁鄰居。 眼看,明玲就要出嫁了,他....依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華人與澳洲父母養老觀唸的文章,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觀察,分享了不同文化下對於養老觀唸的差異和思考。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