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達摩血脈論部份白話翻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
在追求內心解脫時,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關鍵的事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真正擁有。這意味著我們的內心是空無一物、不留任何痕跡的。然而,如果我們渴望達到心靈的解脫,我們仍然需要從真正悟道的人那裡學習。這些善知識能夠提供真正的指導和啟示。因此,我們必須刻苦追求,藉此讓我們的心靈得到開悟。
生死是一個極其重大的議題,我們不能忽視它。如果我們自欺欺人,對生死視而不見,那毫無意義。我們應該真實地面對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並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虛偽的自我欺騙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
縱有珍饈如山,眷屬如恆河沙,開眼即見,合眼還見麼?故知有為之法,如夢幻等。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
即使擁有像山一樣珍貴的美食,親人如同恆河中的沙,當我們睜開眼睛,這些一切都可以看到。然而,當我們閉上眼睛,這些仍然存在嗎?因此,我們知道一切有為的現象,包括這些事物,都像夢幻一般虛幻不實。如果我們不迫切尋找一位良師,我們將浪費一生。
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若自己以緣會合,得聖人意,即不用參善知識。此即是生而知之,勝學也。
我們都擁有佛性的本質,但如果沒有一位師父的引導,我們將難以真正理解和領悟。那些能夠獨自覺醒的人在眾多眾生中是極為罕見的。
如果我們能夠透過因緣的匯合而悟入神聖自性的本質,那麼就不需要尋求善知識。這意味著我們在出生時就具備了某種內在的智慧,這種自我了悟的認知勝過世間的學習。
若未悟解,須勤苦參學,因教方得悟;若自明了,不學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別皂白,妄言宣佛法,謗佛忌法。
如果我們尚未覺悟,就需要努力學習,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因為透過師父的教導我們才能獲得覺悟。如果我們能夠自覺地明白事物,那麼學習也不再是必需的;我們可以直接獲得理解。不要與迷失的人一樣,不去分辨是非對錯。妄下定論宣揚佛法,謗佛或避開佛法都是不恰當的。
avatar-img
69會員
140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倫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聆聽內在的呼喚:回應真實本性的重要性 無論我們以何種方式或何種名稱來稱呼我們的真實本質,無論我們稱之為真實本性、靈性、靈魂、道、佛性、基督、虛無,或如我稍後引用的禪師王波所稱的「一心」,無論我們如何稱呼它,我們都知道這個深層的存在真理,即我們的本質,是非常嚴肅的。然而,這種真理在靈性或一般生活中並未
休憩之旅(Journey of Rest) 在你踏上這趟休憩之旅之前,先讓我們停下腳步,感受一下當下的氣息。閉上眼睛,深深呼吸,將注意力轉向內在。你可以感受到呼吸的節奏,感受到身體的輕盈感。此刻,你已經開始踏上一段探索內在觀照的旅程。 這是一段旅程,一個遠離外在干擾的過程。這不僅僅是身體的休息,更是
放下自我,以意識休息──認識存在狀態 意識並非真正的旁觀者,也非真正的見證者。這兩者都是自我所行的活動。自我可以在成為見證者或旁觀者方面變得熟練或存在於當下之中。這些都是自我或許擅長或不擅長的領域,若自我真的努力嘗試。然而,這並非我所談及的「在意識中休息」。在意識中休息並非一種活動狀態,而是一種存在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潛藏的精神,這種精神有意識地自由蘇醒,即是觉醒的意義。佛教徒稱之為佛性,基督教徒則稱之為意識。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這種東西,而靈性就是喚醒它,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狀態。靈性覺醒的奇怪之處在於,它不是對自我的概念的覺醒,這就是奇怪之處。你一直在尋找、努力實現某種願望,不管是尋找上
當我們回顧生活中的各種經驗時,我們可能會有一種感覺,即每個經驗中都存在著某種東西。儘管經驗本身會發生變化,但無論是最糟糕的時刻還是最美好的時刻,似乎都有某種共同的存在。即使我們無法準確描述這是什麼,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直覺。就像回顧嬰兒照片時,我們會說:“噢,那是我,真的一點都不像現在的我。” 這種存
尋找內在平靜:真正的冥想與寂靜坐著的區別 我們來到這裡時,會花幾分鐘,大約10到15分鐘,只是靜坐。這種靜坐讓我們能感受到內在的平靜,同時也增強了內在的穩定性。然而,大多數人對冥想的真正價值存在誤解。我更喜歡稱之為「寂靜坐著」,而不是冥想,因為冥想意味著你要做很多事情,而寂靜坐著則表示只需安靜地坐著
聆聽內在的呼喚:回應真實本性的重要性 無論我們以何種方式或何種名稱來稱呼我們的真實本質,無論我們稱之為真實本性、靈性、靈魂、道、佛性、基督、虛無,或如我稍後引用的禪師王波所稱的「一心」,無論我們如何稱呼它,我們都知道這個深層的存在真理,即我們的本質,是非常嚴肅的。然而,這種真理在靈性或一般生活中並未
休憩之旅(Journey of Rest) 在你踏上這趟休憩之旅之前,先讓我們停下腳步,感受一下當下的氣息。閉上眼睛,深深呼吸,將注意力轉向內在。你可以感受到呼吸的節奏,感受到身體的輕盈感。此刻,你已經開始踏上一段探索內在觀照的旅程。 這是一段旅程,一個遠離外在干擾的過程。這不僅僅是身體的休息,更是
放下自我,以意識休息──認識存在狀態 意識並非真正的旁觀者,也非真正的見證者。這兩者都是自我所行的活動。自我可以在成為見證者或旁觀者方面變得熟練或存在於當下之中。這些都是自我或許擅長或不擅長的領域,若自我真的努力嘗試。然而,這並非我所談及的「在意識中休息」。在意識中休息並非一種活動狀態,而是一種存在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潛藏的精神,這種精神有意識地自由蘇醒,即是觉醒的意義。佛教徒稱之為佛性,基督教徒則稱之為意識。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這種東西,而靈性就是喚醒它,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狀態。靈性覺醒的奇怪之處在於,它不是對自我的概念的覺醒,這就是奇怪之處。你一直在尋找、努力實現某種願望,不管是尋找上
當我們回顧生活中的各種經驗時,我們可能會有一種感覺,即每個經驗中都存在著某種東西。儘管經驗本身會發生變化,但無論是最糟糕的時刻還是最美好的時刻,似乎都有某種共同的存在。即使我們無法準確描述這是什麼,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直覺。就像回顧嬰兒照片時,我們會說:“噢,那是我,真的一點都不像現在的我。” 這種存
尋找內在平靜:真正的冥想與寂靜坐著的區別 我們來到這裡時,會花幾分鐘,大約10到15分鐘,只是靜坐。這種靜坐讓我們能感受到內在的平靜,同時也增強了內在的穩定性。然而,大多數人對冥想的真正價值存在誤解。我更喜歡稱之為「寂靜坐著」,而不是冥想,因為冥想意味著你要做很多事情,而寂靜坐著則表示只需安靜地坐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馬祖道一, 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達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楞伽經文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馬祖道一, 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達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楞伽經文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