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揭穿有關嬰兒潮一代的神話也揭示了 Z 世代的一些情況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CNN 凱瑟琳· E·肖切特 (Catherine E. Shoichet) 分析
2023 年 7 月 8 日星期六,東部夏令時間晚上 9:45 更新
最年長的嬰兒潮一代和最年輕的Z世代之間存在著近50年的年齡差距。多年來,我們一直聽到這些世代之間的差異有多大,從他們如何花錢、如何工作到如何使用表情符號。
我們在TikTok上看到了「OK Boomer」的趨勢,Z世代批評他們的長輩,而嬰兒潮一代則反駁說年輕世代應該「停止抱怨」。
但嬰兒潮一代和Z世代有一個常被忽視的共同點:偏見塑造了我們談論他們的方式,使刻板印象和迷思淹沒了事實和現實。
這是皮尤研究中心主席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這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因為這對我們更好地理解美國大部分人口以及該國的政治未來具有重大影響。
正如皮尤研究中心主席迈克尔·迪莫克所說,對於嬰兒潮一代過去的一個常見誤解提醒我們,我們在談論當今的Z世代時應該提出一個關鍵問題。

許多人對嬰兒潮一代歷史的誤解

越戰時期的學生抗議活動是當代關於嬰兒潮一代的常見參照點,嬰兒潮一代指的是1946年至1964年間出生的世代。
但在他最近關於皮尤研究中心對世代研究的新方法的文章中,迪莫克指出,這種反戰形象是一種常見的「上層階級偏見」,在我們對世代進行概括時經常浮現。
迪莫克寫道:「普遍的歷史記載顯示,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嬰兒潮一代對越戰持強烈反對態度。這種觀點基於大學校園和政治事件上引人注目的抗議活動。然而,當時許多高質量的調查顯示,年輕的美國人——其中大多數人並未上大學——對戰爭的支持程度比經歷過之前衝突的老一輩世代更高。」
這個觀點提醒我們,在對世代進行概括時,存在著一種對上層階級的偏見,這會影響我們對嬰兒潮一代的理解。
年輕人對越南戰爭的支持較高
如今對於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嬉皮士一代,常常被描繪成反戰活動的一群人。但民意調查顯示,許多年輕人支持這場戰爭,而且比老一輩更支持。
對於蓋洛普民意調查問題「考慮到我們介入越南戰爭以來的情況,您認為美國派遣軍隊參與越南戰爭是一個錯誤嗎?」回答「否」的百分比。
資料來源:《西方政治季刊》(1979年3月)和《公共輿論季刊》(1970年春季)中的蓋洛普民意調查分析
圖表:Catherine E. Shoichet, CNN
在這段時間內,對戰爭的看法在全國和大學校園都發生了變化。根據1969年的一項蓋洛普民意調查,有50%的大學生支持這場戰爭,但不同地區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對尼克松總統的越戰政策的批評在東海岸的大學校園更為普遍,但在美國其他地區,學生們的支持程度顯著更高。
文化評論家路易斯·梅南德指出,在談到嬰兒潮一代的過去時,還經常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細節。許多人在20世紀60年代最顯著的文化和政治變革時期還是孩子。
《紐約客》的文章中,Menand提到在1969年的Woodstock音樂節時,超過半數的嬰兒潮一代人還不滿十三歲。
作為一名嬰兒潮一代的成員,Menand表示,他的一代人被錯誤地歸功於真正由之前一代人推動的自由主義倡議。
Menand在最近接受CNN訪問時表示:“我們所認為的六十年代的典型特徵,如行動主義、解放運動,實際上都不能歸因於我們的一代人。我們是被動的,我們是消費者,而不是生產者。”
他表示,那些參加了著名的1969年音樂節的人只是人口的一小部分。Menand表示,在20世紀60年代,大多數年輕人“並沒有實踐自由愛、吸毒或抗議越戰”。
換句話說,與嬰兒潮一代在年輕時最為著名的形象相比,大多數該代人的生活並非如此。
這是一個適用於其他一代人的教訓,正如Dimock在描述這個被廣泛相信的嬰兒潮一代神話之後所指出的:“今天的讀者應該同樣質疑對Z一代的刻板印象是否偏向於中上階層的經驗。”

目前的一個主要話題是對 Z 世代現實的大部分誤解

對於Z一代而言,一個最明顯的中上階層偏見的例子常常在媒體報導中浮出水面,這些報導試圖預測工作場所的趨勢,這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社會趨勢研究部主任金·帕克(Kim Parker)的說法。
帕克表示:“對於Z一代和工作的討論往往忽略了許多年輕人及其經歷的大部分。”
這一代通常被描述為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他們經常與遠程工作的話題聯繫在一起。但這忽略了一個關鍵點,帕克說道。
她表示:“大多數工人,尤其是年輕工人,甚至沒有可以遠程完成的工作。”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於2020年秋季進行的調查,近70%的18至29歲成年人從事的工作無法在家中完成,遠程工作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選擇。
資料來源:皮尤研究中心;CNN製圖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在2020年底的一項研究,遠程工作對於18至29歲的工人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是一個選擇,而這個年齡段包括了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成員,這兩個世代經常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
Parker表示,這些世代的成員更多地集中在服務業、酒店業和零售業等工作中。

Z世代可能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覺醒”

心理學家讓·M·特溫格認為我們對於Z世代的政治傾向的理解可能也沒有看到完整的圖景,儘管她表示階級偏見可能沒有那麼重要。
她說:“有一些例子是基於個別案例,或者只針對特定地區,或者人們試圖根據他們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朋友來推斷。”
與其他世代相比,較少的Z世代成年人自認為是共和黨人
2022年的蓋洛普民調發現,僅有17%的Z世代成年人自認為是共和黨人,而31%自認為是民主黨人。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是獨立派。
注:結果基於蓋洛普民調的匯總數據,時間範圍為2022年1月至7月,包括對6000多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採訪,每個世代至少有500名受訪者。
來源:蓋洛普
圖表製作:Catherine E. Shoichet,CNN
即使許多Z世代成員持有較為自由的觀點,但仍然存在相當大規模的保守派群體,研究《世代:Z世代、千禧一代、X世代、嬰兒潮一代和無聲一代之間的真正差異-以及它們對美國未來的意義》的作者特溫格(Twenge)表示。
她在書中寫道:“雖然年輕人普遍以及Z世代特別以自由主義者的身份聲名遠播,但在政治上有多少人實際上屬於極右翼派別令人驚訝。”
特溫格是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教授,她引用了對高中畢業生和大學新生的研究,並觀察到一個共同點:“對極端政治信仰的支持正在蓬勃發展。”
她寫道:“現在更多的高中畢業生自認為是‘非常保守派’(而不僅僅是‘保守派’)——令人驚訝的是,與20世紀80年代末裡根時期的X世代高中畢業生相比,認為自己是非常保守派的Z世代高中畢業生多出一倍。”她還提到,“自認為是‘非常自由主義者’或激進主義者的人數也增加了,但增幅較為適度。”
高中畢業生中的極端政治立場日益受到歡迎
根據心理學教授讓·M·特溫格(Jean M. Twenge)對美國高中12年級學生調查的分析,相比之前的世代在同樣年齡段時,更多的Z世代成員被吸引到了極端的政治立場。
注:特溫格的分析將調查中的“非常自由”和“激進”進行了合併,調查問學生們,“你如何定義自己的政治信念?”
為了增加樣本量並分析不同趨勢,年份被分組。
來源:《世代》一書中特溫格對《未來監測》年度調查的分析
圖表:Catherine E. Shoichet, CNN
哈佛大學的英語教授梅南德表示,他在與自己的學生交談時經常發現關於Z世代的政治刻板印象與現實不符。
他說:“我有更多的學生抱怨‘覺醒’而不是‘覺醒’。”
最近的一些調查結果描繪出了對這一代選民更加複雜的圖景。
梅雷迪思學院政治科學副教授、梅雷迪思民意調查助理主任惠特尼·羅斯·曼佐和合著者大衛·麥克倫南去年在《山崗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為什麼Z世代可能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覺醒’”的觀點文章,總結了他們的一些研究結果。
梅雷迪思民意調查對北卡羅來納州居民進行調查,發現Z世代選民在墮胎權利、LGBTQ+保護和大麻合法化等問題上持有更自由派的觀點。但該調查最近還發現,超過一半的Z世代受訪者認為擁有強大的領導者比維護民主更重要,三分之二的人同意如果美國的生活方式正在消失,可以使用武力。
曼佐表示:“他們對威權主義的接受程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她說:“在一次次的民意調查中,我們發現Z世代的觀點存在巨大的多樣性。”
她表示,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領導人,如果忽視這一點,將會面臨風險,因為這關乎美國的政治未來。
她說:“我們認為,這將不會像很多評論家所認為的那樣清晰明了。”

我們聽說過很多關於“嬰兒潮一代”與“Z 世代”的討論,但一場更大的爭論正在發生

專家們表示,當涉及到Z世代的政治觀點時,市場研究人員、顧問和記者經常誇大了另一個觀點。
更保守的嬰兒潮一代和更自由主義的Z世代被描繪成對立的力量,而不是在同一個社會中擁有共同目標的人。
“我們感覺在各代之間存在著極度的緊張或分歧,”倫敦國王學院公共政策教授、政策研究所主任鮑比·達菲說。他表示,這個情況已經存在很久了。
“問題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態度總是有所不同,”達菲說道,他是《世代神話:為什麼你出生的時間比你想像的更不重要》一書的作者。
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共同點。在任何一代人中,都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觀點和生活經歷,當我們把每個特定年代出生的人都視為一個整體群體時,這些差異很容易被忽視。
這就是為什麼專家們一直在權衡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應該給每個世代貼上標籤嗎?
Pew曾計劃進行一項關於Z世代的大型研究項目,但最近停止了該項目,重新評估了其世代研究的方法,原因是一群社會科學家提出批評,認為世代標籤是有害且不科學的。
這是很重要的,因為Pew被認為是關於世代問題最權威的來源之一,其中包括其經常被引用的不同世代開始和結束的定義。
現在,Pew正在改變其方法。
Pew表示,今後只會在有足夠數據比較不同世代處於類似生活階段時分析世代,以確保突出世代變化而非隨時間改變的年齡差異。該組織還表示,他們正在努力避免固化刻板印象,不再默認使用標準的世代標籤。
“我們建議讀者對他們看到的世代討論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Dimock說道。
他還表示,這包括關於世代的報告,“假設或誇大可能實際上非常微小的代際分歧”。
最終,當我們查看事實時,我們可能會發現,嬰兒潮一代和Z世代之間的共同點甚至比他們通常被誤解的更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08內容數
除了翻譯各國新聞以外,會將過去演講的一些主題內容放上來。閒暇之餘,分享一些PM心得,歡迎參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mue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根據路透社引述蘇丹衛生部的報導,至少有22人在蘇丹奧姆杜爾曼市的一次空襲中喪生,數十人受傷。 在周六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蘇丹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表示,有31多人被殺,家園被摧毀,數十名平民受傷。 聲明中寫道:“快速支援部隊譴責周六早上對數個居民區的無辜公民進行的最嚴重的空襲。”
在巴厘島,裸露站在神聖山上的網紅,沒有戴頭盔騎摩托車在島上進行危險的特技表演等,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遊客所做的行為。 當談到在巴厘島的不守規矩的遊客時,Niluh Djelantik 可說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她表示,這些只是一些「非常不可接受但卻常見的行為」。
週末期間,豪雨襲擊了印度北部,為遭受熾熱熱浪摧殘的地區提供了一些急需的寬慰。然而,預計其他地區的溫度仍然會保持較高水平,這種高溫突顯出千百萬居住在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人們是如何成為氣候危機影響下最脆弱的群體。
克里姆林宮拼命試圖讓一切回到原來的樣子,但這只強調了多少已經改變。 這36個小時讓人瞥見了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統治結束的景象。幾乎每一個行動在一週前都是不可思議的,很多行動在17個月前更是無法想象的。
休斯頓饒舌歌手Big Pokey,在德克薩斯州的舞台上倒下後去世,享年45歲。 根據他在Instagram上的官方帳號發布的消息,這位藝術家的真實姓名是Milton Powell,於星期日去世。 帖子中寫道:“我們深感悲痛地宣布我們所愛的Milton 'Big Pokey' Powell已經離世。”
已逮捕了二十名涉嫌協助與ISIS有關的反叛組織的人,該組織涉嫌在烏幹達西部一所學校殺害數十人,其中大部分是學生。 上週五,聯合民主軍(ADF)反叛組織的成員襲擊了孟普德韋(Mpondwe)的盧比里拉中學,使用大刀砍殺了一些受害者,並在宿舍引發火災,造成約42人死亡,其中包括37名學生。
根據路透社引述蘇丹衛生部的報導,至少有22人在蘇丹奧姆杜爾曼市的一次空襲中喪生,數十人受傷。 在周六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蘇丹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表示,有31多人被殺,家園被摧毀,數十名平民受傷。 聲明中寫道:“快速支援部隊譴責周六早上對數個居民區的無辜公民進行的最嚴重的空襲。”
在巴厘島,裸露站在神聖山上的網紅,沒有戴頭盔騎摩托車在島上進行危險的特技表演等,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遊客所做的行為。 當談到在巴厘島的不守規矩的遊客時,Niluh Djelantik 可說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她表示,這些只是一些「非常不可接受但卻常見的行為」。
週末期間,豪雨襲擊了印度北部,為遭受熾熱熱浪摧殘的地區提供了一些急需的寬慰。然而,預計其他地區的溫度仍然會保持較高水平,這種高溫突顯出千百萬居住在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人們是如何成為氣候危機影響下最脆弱的群體。
克里姆林宮拼命試圖讓一切回到原來的樣子,但這只強調了多少已經改變。 這36個小時讓人瞥見了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統治結束的景象。幾乎每一個行動在一週前都是不可思議的,很多行動在17個月前更是無法想象的。
休斯頓饒舌歌手Big Pokey,在德克薩斯州的舞台上倒下後去世,享年45歲。 根據他在Instagram上的官方帳號發布的消息,這位藝術家的真實姓名是Milton Powell,於星期日去世。 帖子中寫道:“我們深感悲痛地宣布我們所愛的Milton 'Big Pokey' Powell已經離世。”
已逮捕了二十名涉嫌協助與ISIS有關的反叛組織的人,該組織涉嫌在烏幹達西部一所學校殺害數十人,其中大部分是學生。 上週五,聯合民主軍(ADF)反叛組織的成員襲擊了孟普德韋(Mpondwe)的盧比里拉中學,使用大刀砍殺了一些受害者,並在宿舍引發火災,造成約42人死亡,其中包括37名學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嬰兒潮世代羨慕年輕世代擁有科技,資訊的快速帶來許多便利,短期內就接觸AI,更有能力學習操作科技工具輔助生活與工作。年輕世代羨慕嬰兒潮世代,工作機會多,大把大把鈔票變資產,有生兒育女的本錢。 但互相羨慕各自的時代,那不就都是美好時代嗎? 其實,不管你所處是哪個時代,你青壯年所經歷的即是最美好的世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1946~1964年屬於嬰兒潮世代 這年代的人有足夠的財源可以給1980~2000年出生的世代買房 貧富差距也是複製財富密碼的嬰兒潮世代到1980年前出生的人在管理世界80%財富資源運轉 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陸續退休跟往生,開始都會慢慢有變化 上回說到的股市共鳴也是會慢慢轉變,所以要好好學
Thumbnail
美國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1960~1970年出生的X世代有70%會在工作上使用Chat GPT。 1980~19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中,這個數字是74%。 但1997~2005 年間出生的Z世代年輕人中,卻只有 63% 。 如果對AI工具的接受程度與年齡無關,那會與什麼有關呢?
Thumbnail
1965-1980年出生的人,有三分之一還要負擔21歲以上小孩的生活?要照顧父母、也要呵護成年小孩的「三明治」壓力,打亂這些中年人的退休計畫。這是美國研究,但也很可能是台灣未來的趨勢。 這個國外稱為X世代的年齡層,如果放在台灣,也是享受到經濟起飛(小時候就有雞腿吃?),然後出社會時已經進入網路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嬰兒潮世代羨慕年輕世代擁有科技,資訊的快速帶來許多便利,短期內就接觸AI,更有能力學習操作科技工具輔助生活與工作。年輕世代羨慕嬰兒潮世代,工作機會多,大把大把鈔票變資產,有生兒育女的本錢。 但互相羨慕各自的時代,那不就都是美好時代嗎? 其實,不管你所處是哪個時代,你青壯年所經歷的即是最美好的世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1946~1964年屬於嬰兒潮世代 這年代的人有足夠的財源可以給1980~2000年出生的世代買房 貧富差距也是複製財富密碼的嬰兒潮世代到1980年前出生的人在管理世界80%財富資源運轉 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陸續退休跟往生,開始都會慢慢有變化 上回說到的股市共鳴也是會慢慢轉變,所以要好好學
Thumbnail
美國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1960~1970年出生的X世代有70%會在工作上使用Chat GPT。 1980~19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中,這個數字是74%。 但1997~2005 年間出生的Z世代年輕人中,卻只有 63% 。 如果對AI工具的接受程度與年齡無關,那會與什麼有關呢?
Thumbnail
1965-1980年出生的人,有三分之一還要負擔21歲以上小孩的生活?要照顧父母、也要呵護成年小孩的「三明治」壓力,打亂這些中年人的退休計畫。這是美國研究,但也很可能是台灣未來的趨勢。 這個國外稱為X世代的年齡層,如果放在台灣,也是享受到經濟起飛(小時候就有雞腿吃?),然後出社會時已經進入網路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