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中醫怎麼說:長期脾胃虛弱,影響骨頭、關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中醫學看待脾胃,除了是消化系統,與身體營養吸收相關,還與便秘、腹瀉、身體的肌肉、力氣,甚至於睡眠品質、骨頭...... 等,都有關聯。

本篇透過著名的《脾胃論》所談的觀念,帶大家看為什麼人體的正常排汗很重要,以及為何中醫學很注重五穀雜糧主食(大多是"甘"味的)、辛香料的運用。

長期脾胃虛弱,影響骨頭、關節

長期脾胃虛弱,影響骨頭、關節


avatar-img
26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冬瓜:〝悅澤白皙〞         在歷代醫書裡面,記載冬瓜的許多外用方法,其中包括美容方。          古時,若人背部長痘瘡,會敷一片在背上;痔瘡腫痛,也可以用冬瓜湯浸洗;另外,有一美白方,是用酒和水,跟去皮冬瓜一起煮爛熬成膏後,過濾裝瓶,然後塗於皮膚上《聖濟總錄》)......
長夏,濕氣主令         從大暑、立秋、處暑、到白露,四個節氣是「長夏」,為濕氣主令。夏秋之交,濕熱熏蒸,是一年當中最多濕病的。         中醫看”濕“氣的特性,容易留滯在體內,阻滯氣機的升降,最明顯的就是胸膈、脾胃部位,所以,容易產生胸悶、無食慾、腹脹、排便溏稀、小變短澀 ....
〝健脾養胃〞,與常用食材 中醫健脾,主要是使脾的〝運化〞作用能夠正常運作。脾胃的虛弱,需以正常飲食、飲食有節制這些基本方法來修補,特別是老、幼、婦、孺、病後的調養,粥飯是中醫養胃氣的基本。 粳米、鍋粑、蕃薯、芡實、菱角、蓮子、山藥、花生、栗子、蓮藕、香菇、鱸魚 ......
長夏時節,脾土〝喜燥惡濕〞,有些體質者,如氣虛、氣滯、痰濕等體質,特別不宜過度喝水,也要忌寒涼飲食,以免脾土的「升清」功能更加受阻,造成胃脹、食慾不佳、腹瀉等脾虛、水濕內停的症狀,甚至出現頭暈、嘔吐、口淡、口角流清涎 ......
節氣與皮膚狀況        夏季,也是許多家中孩童皮膚狀況多的季節,除了現代人常見的濕疹(濕疹常發在區幹部,特別是手肘、膝蓋後方等關節位置)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白色疹子”,一般皮膚科醫師都建議不需要積極治療,因為稍微過一段時間、季節轉換了,很多都會不藥而癒 ......
台灣四季都產南瓜,香甜的南瓜,是許多素食者常用的補血溫性食材。 脾胃若虛寒,容易生濕痰,所以,南瓜也有潤肺治咳止喘的益處,可幫助化痰排膿。但是,對於濕熱體質、平日飲食口味厚重的族群,反而是發物。 所以,在冬季、春天的餐桌上常見到;炎熱、濕氣重的夏天、暑假,反而大家食用和烹煮的意願不高... 其
冬瓜:〝悅澤白皙〞         在歷代醫書裡面,記載冬瓜的許多外用方法,其中包括美容方。          古時,若人背部長痘瘡,會敷一片在背上;痔瘡腫痛,也可以用冬瓜湯浸洗;另外,有一美白方,是用酒和水,跟去皮冬瓜一起煮爛熬成膏後,過濾裝瓶,然後塗於皮膚上《聖濟總錄》)......
長夏,濕氣主令         從大暑、立秋、處暑、到白露,四個節氣是「長夏」,為濕氣主令。夏秋之交,濕熱熏蒸,是一年當中最多濕病的。         中醫看”濕“氣的特性,容易留滯在體內,阻滯氣機的升降,最明顯的就是胸膈、脾胃部位,所以,容易產生胸悶、無食慾、腹脹、排便溏稀、小變短澀 ....
〝健脾養胃〞,與常用食材 中醫健脾,主要是使脾的〝運化〞作用能夠正常運作。脾胃的虛弱,需以正常飲食、飲食有節制這些基本方法來修補,特別是老、幼、婦、孺、病後的調養,粥飯是中醫養胃氣的基本。 粳米、鍋粑、蕃薯、芡實、菱角、蓮子、山藥、花生、栗子、蓮藕、香菇、鱸魚 ......
長夏時節,脾土〝喜燥惡濕〞,有些體質者,如氣虛、氣滯、痰濕等體質,特別不宜過度喝水,也要忌寒涼飲食,以免脾土的「升清」功能更加受阻,造成胃脹、食慾不佳、腹瀉等脾虛、水濕內停的症狀,甚至出現頭暈、嘔吐、口淡、口角流清涎 ......
節氣與皮膚狀況        夏季,也是許多家中孩童皮膚狀況多的季節,除了現代人常見的濕疹(濕疹常發在區幹部,特別是手肘、膝蓋後方等關節位置)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白色疹子”,一般皮膚科醫師都建議不需要積極治療,因為稍微過一段時間、季節轉換了,很多都會不藥而癒 ......
台灣四季都產南瓜,香甜的南瓜,是許多素食者常用的補血溫性食材。 脾胃若虛寒,容易生濕痰,所以,南瓜也有潤肺治咳止喘的益處,可幫助化痰排膿。但是,對於濕熱體質、平日飲食口味厚重的族群,反而是發物。 所以,在冬季、春天的餐桌上常見到;炎熱、濕氣重的夏天、暑假,反而大家食用和烹煮的意願不高... 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氣】來自兩個方面 《宗氣》肺呼吸之氣 《中氣》脾胃之氣 【衛氣】肺氣與脾胃之氣綜合產生,為保衛身體之氣。 人體的衰退失調往往從陽虛開始,「陽虛」是一個抽象的名詞, #搗藥編 用實際的例子來比喻解釋: 🔎陽氣熱能不足(陽虛)時,多餘水分化氣向上的能力會變弱(胃氣胃火不夠),中焦脾胃
Thumbnail
目前的氣候正從夏季開始進入「長夏階段」。 在東方的自然哲理觀念裡,夏季對應的臟腑系統是心,在接續到秋季(肺系統)之間還有個過度時節叫做「長夏」,長夏(土元素)對應的就是脾胃系統。大地(土元素)是承載一切自然萬物變化的基礎,若脾胃系統變弱,其餘的系統得不到足夠的養分供給也就無法充分運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五行平衡」之中的身體平衡法,木對應肝。肝為人體解毒器官,木的元素失衡:口臭、易疲勞皮膚黃、注意力不集中等。可以吃綠豆、菠菜、地瓜葉、檸檬等綠色蔬果有助益強化木的元素使肝木平衡。 今天消夜吃太多,胃脹,酸的食物可以使胃液增加,解胃積食的狀態。洋甘菊茶是清涼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下利清穀代表腸胃是虛寒的,津液是不夠的,因為攻表是靠裡面的陽,腸胃的津液來的,發汗會把陽氣給發散掉了,津液也流失掉了,「汗出,必脹滿」,造成陰陽兩虛,裡寒更盛,腸胃沒有蠕動而造成腹部脹滿。 這條辨本應出現在太陰篇中,此為太陽寒水不能作汗出,下陷太陰脾濕,致腸胃虛寒下利清
「大汗」,流汗會動用到胃陽將腸胃津液發散到體表,變成汗水排出體外,「若大下利而厥冷者」,流大汗把身體的陽發散掉了,下利讓血的源頭沒有了。陽是身體的動能,汗與津液是身體內的營養,現在大汗、下利、手腳冰冷,就是陰陽兩虛了,用四逆湯來救逆。 正常人大汗與大下後,如果血熱尚存者,一定會口渴、手足皆熱想
Thumbnail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擁有潮濕氣候的特性。瞭解如何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選擇利水食物,可以幫助保護脾胃健康,祛除體內濕氣。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少陰病,吐利」,太陽寒水內陷於脾臟,造成胃的熱度不足,併胃中宿食下走大腸而自利腹痛,大便狀如爛泥,這是太陰證的下利;當太陽寒水內陷到腎臟,則併手少陽三焦為病,因為三焦為疏瀉的管道,屬於淋巴系統,當腎臟寒,功能差,無法排除氾濫的寒水之時,寒水往中焦入胃,胃熱不足無法氣化則吐,往下焦水道系統疏瀉不及則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氣】來自兩個方面 《宗氣》肺呼吸之氣 《中氣》脾胃之氣 【衛氣】肺氣與脾胃之氣綜合產生,為保衛身體之氣。 人體的衰退失調往往從陽虛開始,「陽虛」是一個抽象的名詞, #搗藥編 用實際的例子來比喻解釋: 🔎陽氣熱能不足(陽虛)時,多餘水分化氣向上的能力會變弱(胃氣胃火不夠),中焦脾胃
Thumbnail
目前的氣候正從夏季開始進入「長夏階段」。 在東方的自然哲理觀念裡,夏季對應的臟腑系統是心,在接續到秋季(肺系統)之間還有個過度時節叫做「長夏」,長夏(土元素)對應的就是脾胃系統。大地(土元素)是承載一切自然萬物變化的基礎,若脾胃系統變弱,其餘的系統得不到足夠的養分供給也就無法充分運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五行平衡」之中的身體平衡法,木對應肝。肝為人體解毒器官,木的元素失衡:口臭、易疲勞皮膚黃、注意力不集中等。可以吃綠豆、菠菜、地瓜葉、檸檬等綠色蔬果有助益強化木的元素使肝木平衡。 今天消夜吃太多,胃脹,酸的食物可以使胃液增加,解胃積食的狀態。洋甘菊茶是清涼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下利清穀代表腸胃是虛寒的,津液是不夠的,因為攻表是靠裡面的陽,腸胃的津液來的,發汗會把陽氣給發散掉了,津液也流失掉了,「汗出,必脹滿」,造成陰陽兩虛,裡寒更盛,腸胃沒有蠕動而造成腹部脹滿。 這條辨本應出現在太陰篇中,此為太陽寒水不能作汗出,下陷太陰脾濕,致腸胃虛寒下利清
「大汗」,流汗會動用到胃陽將腸胃津液發散到體表,變成汗水排出體外,「若大下利而厥冷者」,流大汗把身體的陽發散掉了,下利讓血的源頭沒有了。陽是身體的動能,汗與津液是身體內的營養,現在大汗、下利、手腳冰冷,就是陰陽兩虛了,用四逆湯來救逆。 正常人大汗與大下後,如果血熱尚存者,一定會口渴、手足皆熱想
Thumbnail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擁有潮濕氣候的特性。瞭解如何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選擇利水食物,可以幫助保護脾胃健康,祛除體內濕氣。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少陰病,吐利」,太陽寒水內陷於脾臟,造成胃的熱度不足,併胃中宿食下走大腸而自利腹痛,大便狀如爛泥,這是太陰證的下利;當太陽寒水內陷到腎臟,則併手少陽三焦為病,因為三焦為疏瀉的管道,屬於淋巴系統,當腎臟寒,功能差,無法排除氾濫的寒水之時,寒水往中焦入胃,胃熱不足無法氣化則吐,往下焦水道系統疏瀉不及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