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達磨大師血脈論白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三界從混頓中生起,起源於一體之心,心心相傳,前佛後佛,以心為媒介,不用文字。

問道:既然不用文字,那心在何處?

答曰:你問我,這就是你的心;我回答你,這就是我的心。如果我沒有心,我怎麼回答你?如果你沒有心,你怎麼問我?貫串問與答之間,甚至從無始以來,經過長久的時間和無數的經歷,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所見所聞,都是你的本心,都是你的本佛。

raw-image

心即佛,佛也就是心。除了這個心之外,別無他處可以尋找佛;除了這個心之外,無處可尋覓菩提涅槃。心的本性是真實且永恆的,不是因果所創造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心的意義,而心本身就是涅槃。如果說心之外有佛和菩提可得,那是不存在的。佛和菩提在哪裡?就像有人用手抓虛空一樣,能得到什麼呢?虛空只有個名稱,沒有形狀;無法捉住也無法放棄,你永遠也找不到的虛空的。除了這個心之外,想找到佛終究無法實現。佛是從心而生,為什麼要離開這個心去尋找佛呢?前佛後佛只是在談論心,心即佛,佛即心;心之外沒有佛,佛之外沒有心。如果說心之外有佛,那佛在哪裡?既然心之外沒有佛,為什麼會有佛的存在?不明白此中道理的人彼此相互欺騙,無法了解本心,被外界無情的事物所控制,失去了自由。如果你不相信,自欺欺人是無益的。


佛沒有問題,眾生卻迷失了自心即是佛的道理。如果認識到自己的心就是佛,就不應該去尋找佛。佛不度佛,想要用心去尋找佛卻不認識佛。只有在外面尋找佛的人,都是不了解自己心即佛的人。也無法向佛致敬,也無法用心念佛。佛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違背戒律,佛沒有持守或違犯的行為,也不造福惡業。如果要尋找佛,就必須親自體悟,親自體悟即是佛。如果不體悟自己的本性,單單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也沒有用處。念佛可以得到因果報應,誦經可以增加智慧,持戒可以往生天堂,施捨可以獲得福報,但最終無法尋找到佛。如果自己不明白,就應該去尋求有智慧的人的指點,以了解生死的根本。如果沒有體悟自己的本性,就不能稱為智慧的人。如果不這樣做,即使背誦十二部經典也無法擺脫輪迴,三界中受苦,無法超脫生死的循環。


曾經有一位名叫善星的比丘,背誦了十二部經典,卻仍然無法擺脫輪迴,因為他沒有體悟到本性。如果這樣的比丘都無法體悟,現在的人只講三五本經論以為是佛法,那只能說他們是愚昧的人。如果不認識自己的心,背誦閑文書是毫無用處的。如果想要尋找佛,必須直接體悟自己的本性。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由自在的人,無所作為的人。如果不體悟自己的本性,整天迷失在尋找外界的追求中,是無法找到佛的。雖然一無所得,但如果真心希望會見到佛,必須尋求有智慧的人的指點,並努力尋求,使心靈得以開悟。

raw-image


生死的問題非常重大,不容忽視,自欺欺人是無益的。即使擁有如山般的財寶,親屬如恆河般眾多,睜眼看見,閉眼再見又如何?因此,我們知道有為的法,就像夢幻一樣。如果不迫切尋求一位師父,一生都會虛度光陰了。雖然佛性本來就存在,但如果不借助師父,就無法明白。不借助師父去覺悟的人是極少數的。如果自己靠著緣分與悟性相遇,理解聖人的意思,就不需要依靠聰明的人指點了。這就是生而自覺,勝過學習。如果還沒有覺悟,就必須努力學習,因為只有透過師父的教導才能覺悟。如果還沒有覺悟,不想學習也可以,但不要與那些迷失的人相同,無法分辨對錯,妄言宣揚佛教的戒律,謾罵佛陀,忌妒佛法。像這樣的人,講述的法理就像雨水一樣,都是魔說,並非佛陀的教誨。師父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失的人隨其指揮,卻不自知地墮入生死的海洋。沒有體悟自己本性的人,而妄稱自己是佛。這樣的眾生是大罪人,誤導其他眾生,使他們陷入魔境。如果不體悟自己的本性,所講述的十二部經典教義,都是魔說。魔家的信徒,並非佛家的弟子。既然無法辨別對錯,又依靠什麼來擺脫生死呢?如果能體悟自己的本性,就是佛;如果不體悟自己的本性,就是眾生。如果離開眾生的本性,還能找到別的佛性嗎?現在佛在哪裡?佛就是眾生的本性,本性即是佛性。除了本性,沒有別處可以找到佛性;除了佛性,沒有別地方可以找到本性。


問道:如果不體悟自己的本性,只念佛、誦經、施捨、持戒、精進,廣施福利,能成佛嗎?

答道:不能。

再問:為什麼不能?

答道:這些方法都是有為的方法,是因果、報應、輪迴的法則,無法擺脫生死,何時能成佛道呢?要成佛必須先體悟自己的本性。如果不體悟自己的本性,那因果等語言就是外道的法門。佛是不修習外道的法門。佛是不造業的人,沒有因果,只要有一個能得到、擁有什麼的想法,都是謾罵佛陀的言論,憑藉這些道理是無法成佛的。如果心中還有一個心的觀念、一個能見的觀念、一個能理解的人、一個所見的事物,想證入本性都不可能。佛不持守犯戒,心性本來是空的,也不是垢淨的。諸法無需修煉和證悟,無因果的關聯。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所作為的人。只要有心中有一點點解釋,想見到佛都不可能。


佛法不是佛,莫要向外追求所謂的佛的解脫之道。如果不了解這個道理,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無法了解自己的本心。如果不體悟自己的本性,守著無所作為的表相,這是大罪人,是愚昧的人,沉迷於無記無相的境地;迷迷糊糊像醉酒的人,分不清好壞。如果想要修習無所作為的法門,必須先體悟自己的本性,然後停止分別諸根和心的妄念。如果不體悟自己的本性,就無法找到成佛的道路。有些人摒棄因果,盡情從事惡業,妄稱自己是無所作為,沒有罪過;這樣的人將墮入無間的黑暗地獄,永無出頭之日。如果是明智的人,就不應該有這樣的見解。

avatar-img
69會員
142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倫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與當下流動:保持真實與內在探索的平衡 作為人類,我們習慣於處於主導地位。我並不是指每個人都是生活中的領袖,而是指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習慣主導著自己的行為。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擺脫這種心態和存在方式。我所說的果斷不是指一般認知意義上的果斷: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渴望。這種果斷是一種自我主張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潛藏的精神,這種精神有意識地自由蘇醒,即是觉醒的意義。佛教徒稱之為佛性,基督教徒則稱之為意識。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這種東西,而靈性就是喚醒它,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狀態。靈性覺醒的奇怪之處在於,它不是對自我的概念的覺醒,這就是奇怪之處。你一直在尋找、努力實現某種願望,不管是尋找上
當我們回顧生活中的各種經驗時,我們可能會有一種感覺,即每個經驗中都存在著某種東西。儘管經驗本身會發生變化,但無論是最糟糕的時刻還是最美好的時刻,似乎都有某種共同的存在。即使我們無法準確描述這是什麼,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直覺。就像回顧嬰兒照片時,我們會說:“噢,那是我,真的一點都不像現在的我。” 這種存
尋找內在平靜:真正的冥想與寂靜坐著的區別 我們來到這裡時,會花幾分鐘,大約10到15分鐘,只是靜坐。這種靜坐讓我們能感受到內在的平靜,同時也增強了內在的穩定性。然而,大多數人對冥想的真正價值存在誤解。我更喜歡稱之為「寂靜坐著」,而不是冥想,因為冥想意味著你要做很多事情,而寂靜坐著則表示只需安靜地坐著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由:超越結構與形式的靈性探索 在靈性探索中,我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私人的領悟和啟示時刻,這些時刻帶給我們美好和崇高的經歷。然而,我認為靈性的價值在於它是否能夠超越私人的經驗,並溢出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相處方式和與世界的關係中。畢竟,當我們從冥想墊或床上起身之後,整個世界都是一場關
深入探索虛無:連接與充實的旅程 有關"空"的問題是非常個人化的,並且可以有多種形式的空存在。根據你的描述,你感受到一種無聊和懼怕,並且自我認為這種狀態是無聊和缺乏刺激的。然而,我們並不確定這到底是哪一種空的形式,因為這些虛無的體驗因人而異,且容易混淆。 在一種空的形式中,我們可能會感覺被生活壓倒,感
與當下流動:保持真實與內在探索的平衡 作為人類,我們習慣於處於主導地位。我並不是指每個人都是生活中的領袖,而是指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習慣主導著自己的行為。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擺脫這種心態和存在方式。我所說的果斷不是指一般認知意義上的果斷: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渴望。這種果斷是一種自我主張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潛藏的精神,這種精神有意識地自由蘇醒,即是觉醒的意義。佛教徒稱之為佛性,基督教徒則稱之為意識。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這種東西,而靈性就是喚醒它,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狀態。靈性覺醒的奇怪之處在於,它不是對自我的概念的覺醒,這就是奇怪之處。你一直在尋找、努力實現某種願望,不管是尋找上
當我們回顧生活中的各種經驗時,我們可能會有一種感覺,即每個經驗中都存在著某種東西。儘管經驗本身會發生變化,但無論是最糟糕的時刻還是最美好的時刻,似乎都有某種共同的存在。即使我們無法準確描述這是什麼,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直覺。就像回顧嬰兒照片時,我們會說:“噢,那是我,真的一點都不像現在的我。” 這種存
尋找內在平靜:真正的冥想與寂靜坐著的區別 我們來到這裡時,會花幾分鐘,大約10到15分鐘,只是靜坐。這種靜坐讓我們能感受到內在的平靜,同時也增強了內在的穩定性。然而,大多數人對冥想的真正價值存在誤解。我更喜歡稱之為「寂靜坐著」,而不是冥想,因為冥想意味著你要做很多事情,而寂靜坐著則表示只需安靜地坐著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由:超越結構與形式的靈性探索 在靈性探索中,我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私人的領悟和啟示時刻,這些時刻帶給我們美好和崇高的經歷。然而,我認為靈性的價值在於它是否能夠超越私人的經驗,並溢出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相處方式和與世界的關係中。畢竟,當我們從冥想墊或床上起身之後,整個世界都是一場關
深入探索虛無:連接與充實的旅程 有關"空"的問題是非常個人化的,並且可以有多種形式的空存在。根據你的描述,你感受到一種無聊和懼怕,並且自我認為這種狀態是無聊和缺乏刺激的。然而,我們並不確定這到底是哪一種空的形式,因為這些虛無的體驗因人而異,且容易混淆。 在一種空的形式中,我們可能會感覺被生活壓倒,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