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環島攻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環島前在各大版上看了許多文章,獲益良多

小妹想藉著這篇個人攻略,向想要第一次單車環島的朋友們 增加些信心和勇氣~

分成8個大項,有先後次序之分

  1. 跟團?自助?
  2. 大環線or小環線?天數?住宿?
  3. 路線規劃?
  4. 單車自有?租借?
  5. 體能鍛鍊?
  6. 裝備?
  7. 保險!
  8. 單車維修
  9. 熟習單車操作


1.跟團?自助?

跟團和自助各有優缺,最主要會是價錢、自由度的考量。

  • 跟團優點:不用規劃旅程、領路人(人工導航)、專業維修技師(單車環島容易爆內胎)、補給車、完全享受在騎乘與看美景中
  • 跟團缺點:價格高昂、無法說走就走.說停就停
  • 自助優點:自行規劃行程、彈性運用時間、說走就走.說停就停、費用可控制
  • 自助缺點:需自行導航、學習補胎、無補給車

我們選擇自助最主要的原因:想要騎蘇花、跟團價格負擔大(目前只有捷安特旅行社,9天兩萬八千不包含個人裝備)。在壽卡有其他車友提及在未來「鐵駱駝單車協會」也有環島車隊,學生只要6000元

2.大環線還是小環線?天數?住宿?

在網路上通常可以看到2種天數:小環線10天900km、大環線14天1200km,也就是平均一天騎90-100km

我們是以大環線為主(包含蘇花公路、四極點共1200km),14天再外加一天空白時間。

住宿的部分,看網路上大多推薦當天中午再訂房,但我擔心找不到較實惠的住宿,也覺得旅程可能太累而沒時間查詢,所以事前將所有住宿規劃完成,先預訂前七天的住宿,後面的住宿則在接下來幾天下訂。

3.路線規劃?時間計算?

滿推薦這個網頁,將每段路線到高低起伏寫的十分詳盡,看完後再用google map整理成一段~

 http://skoda-eddie.blogspot.com/2016/08/blog-post.html

環島前我只規劃路線。旅程前一天晚上再安排補給點,約20公里排一個補給點(也就是一小時休息一次),到後來慢慢拉長成30-40公里一個補給點。我通常以派出所做為補給點(有免費的水XDD),中午休息選擇便利商店,吹冷氣順便睡午覺~

我平地騎車約23-25km/hr,計算騎乘時間會用20km/hr,因為紅綠燈和路面高低起伏會讓行程延遲。

我的行程安排方式:11:00-14:00是中午休息時間,17:00到達目的地➡️回推當天起床時間,因為我不喜歡早起,透過這個方式了解起床時間(最早4:00起床,最晚10:00起床)

 

4.單車自有?租借?

擁有腳踏車是最棒的,只要再買相關的自行車具即可~如果沒有,租借環島單車也很方便,每個縣市幾乎都有提供環島單車租借的單車行,網路上很容易查詢到。台南好像只有捷安特直營店提供這項服務。

環島單車分成三種:公路車、登山車和電輔車。

  • 公路車:車體輕速度快,沒有避震需要自行車手套。又分平把與彎把,因彎把公路車車體通常為碳纖,無法乘重物,網路上推薦新手選擇平把公路車。
  • 登山車:車體較重速度較慢,有避震騎乘較舒適。
  • 電輔車:有電力輔助騎行,騎上坡省力得多,但仍會有騎行的感覺、也會稍微流汗~

我們都住台南,所以選擇捷安特。它們是線上租借+付款,有公路車、電輔車可選擇,前一天再到門市取車。我選公路車,旅伴選擇電輔車。😆

 

5.體能鍛鍊?

非常需要!!!

我有一週五天的運動習慣,但沒有練習騎單車,騎到後來開始懷疑人生、思考環島的意義QQ。網路上有許多車友提供完善的訓練菜單,可以以漸進式飛輪訓練,達到時速20km以上、連續騎乘2個小時的目標。推薦大家到處看看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6.裝備?

原本連上管袋、馬鞍袋都不太清楚,查了一系列資訊後了解透徹,來介紹一波(((o(*゚▽゚*)o)))

紅色字的配件是捷安特環島單車的附屬配件,都是必備品阿阿阿

紅色字的配件是捷安特環島單車的附屬配件,都是必備品阿阿阿

這是我攜帶的物品們,再自行刪減~

這是我攜帶的物品們,再自行刪減~

好希望以前也有人幫我整理這種懶人包~~

好希望以前也有人幫我整理這種懶人包~~

 

7.保險!

最後一定要來保旅遊平安險!網路上便可以投保,15天100元左右,而且5分鐘內可以完成,算是對騎乘多一份保障~但還是要注意紅綠燈、避免與大車靠太近~

 

8.單車維修

出發前必須學會更換內胎、充氣,因為爆內胎太常見了QQ(可以先在youtube用眼睛學習,再到單車行練習實作(—▽—))

其他雜項(剎車有異音、變速轉換不流暢)都不是緊急,可以再騎到附近的單車行請他們幫忙~


9.熟習單車操作

騎車的正確姿勢、變速的轉換技巧...都非常重要!知己知彼才能省時省力呀~~~youtube有很多相關教學,像是「舒迷說」這個youtuber有完整的教學影片,推薦大家上路前先看一波~別像我在騎受卡前一天才臨時抱佛腳><

對議題提出一些個人見解與想法~完成學校學分之餘,也將課程的議題統整記錄,期待在未來有所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第一次認真準備多益的自己留下紀錄,也期待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類~ 目前大三,三年前多益裸考825,有接2個高中英文家教,但除了備課與教學之外,日常生活不會用到英文。這次考多益是想衝成績,所以下面的讀書方式會是以技巧為主。 程度:學測英文14級分,可以基本對話 準備時長:3個月,最後一個月密集訓練
這次的研習分成五個部分,其中兩部分可以選擇參加喜歡的議題。第一次遊新竹很期待~今天早上5:30起床趕6:20的客運,很高興在9:45抵達清大的南大校區,15:00結束便趕緊記錄一波,等一下要把清大、交大還有巨城逛完! 研習的五個部分: 學生視角、專家視角、民間聲音、成功經驗、探究實踐
「全球暖化」是當前「環境教育」相關的重要課題。1. 請問,你比較贊同上述哪一種說法?理由為何? 2. 如果你是教師,可以透過哪些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的安排,帶領學生探討「環境教育」所涉及到「科學上的衝突爭議」的問題?
試從「人權教育」的觀點,進而思考身為一位教師而言,可以規劃哪些能夠引導學生針對「流行卡通動畫中,有關似乎違反人現象的情節」所進行的課程教學活動?(請構想簡單的單元課程主題+單元課程目標+學習經驗之安排,以及能引發學生批判思考的三個「問題」。
性別平等運動的背後,其實涉及不同的理論基礎,其彼此之間的互動,也不如表面上的平靜與一致。例如,以強調「性解放」為訴求,和以強調「性保護」(婦權派)為訴求的兩個陣營就存在很多差異與衝突。 1.《議題融入手冊》是否較偏向上述「性保護」陣營的主張?理由為何? 2.未來是否有必要納入「性解放」所主張的內容?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多元文化不僅限於國內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與衝擊,新移民(外配或移工)的到來,也牽動著臺灣多元文化教育在課程教學安排的新挑戰。 就文章敘述,您較認同哪種觀點?是否有其他多元文化課程設計的想法或作法?
為第一次認真準備多益的自己留下紀錄,也期待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類~ 目前大三,三年前多益裸考825,有接2個高中英文家教,但除了備課與教學之外,日常生活不會用到英文。這次考多益是想衝成績,所以下面的讀書方式會是以技巧為主。 程度:學測英文14級分,可以基本對話 準備時長:3個月,最後一個月密集訓練
這次的研習分成五個部分,其中兩部分可以選擇參加喜歡的議題。第一次遊新竹很期待~今天早上5:30起床趕6:20的客運,很高興在9:45抵達清大的南大校區,15:00結束便趕緊記錄一波,等一下要把清大、交大還有巨城逛完! 研習的五個部分: 學生視角、專家視角、民間聲音、成功經驗、探究實踐
「全球暖化」是當前「環境教育」相關的重要課題。1. 請問,你比較贊同上述哪一種說法?理由為何? 2. 如果你是教師,可以透過哪些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的安排,帶領學生探討「環境教育」所涉及到「科學上的衝突爭議」的問題?
試從「人權教育」的觀點,進而思考身為一位教師而言,可以規劃哪些能夠引導學生針對「流行卡通動畫中,有關似乎違反人現象的情節」所進行的課程教學活動?(請構想簡單的單元課程主題+單元課程目標+學習經驗之安排,以及能引發學生批判思考的三個「問題」。
性別平等運動的背後,其實涉及不同的理論基礎,其彼此之間的互動,也不如表面上的平靜與一致。例如,以強調「性解放」為訴求,和以強調「性保護」(婦權派)為訴求的兩個陣營就存在很多差異與衝突。 1.《議題融入手冊》是否較偏向上述「性保護」陣營的主張?理由為何? 2.未來是否有必要納入「性解放」所主張的內容?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多元文化不僅限於國內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與衝擊,新移民(外配或移工)的到來,也牽動著臺灣多元文化教育在課程教學安排的新挑戰。 就文章敘述,您較認同哪種觀點?是否有其他多元文化課程設計的想法或作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環島,用腳踏過的風景最美」 單車環島 放在代辦清單許久了,一來是時間上的配合,二來是天氣上的考量。終於碰上涼爽的五天清明連假,開啟了期待已久的環島之旅!第一次環島的事前準備不能少,每日行程規劃、單車與行李準備、以及申請環島認證等,這篇一次整理給大家!
Thumbnail
花東腳踏車路線,是環島中最推薦的一段路線 新手入門之時,沒有公路車、不知如何安排每日騎乘距離,不用擔心! 這篇我將分享台東到花蓮三天兩夜資訊,包含行前準備、路線規劃、住宿選擇及推薦美食。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火車環島自由行的紀錄,分享了行前需考量的主要交通方式、住宿方式、個人物品準備、以及景點選擇等的過程。
Thumbnail
長達二十四頁的臺灣環島行程規劃企劃,包括基本資訊、活動地點、交通方式、活動內容、支出項目、住宿規劃等。提供旅遊行程表、支出金額分配、住宿選擇技巧、旅行前後的注意事項等。分享個人想法和建議,並鼓勵大家突破舒適圈,向外探索。幫助想環島旅行的人能更快速上手準備與安排。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有些人靠著雙腳走遍天下,而我選擇騎車一路走,畢竟走路太慢,搭車太快,騎車剛好。不一定能上山下海,但還可以浪跡天涯。這是我單車環大陸的啟程紀錄,也摘要了旅途上一些有趣露營經驗。
Thumbnail
先甘後苦的一天。首先在蘇花公路北段,現在很適合騎自行車,可以靠周遭美景來忘卻爬坡的痛苦。接著在宜蘭濱海遭受逆風及下雨,渾身濕透又疲憊的我決定搭火車抵達住宿地。
Thumbnail
一直到下午三點左右,我都還在猶豫晚上落腳的地方,到底是繼續待在天氣較好的靠海的台11線,還是騎上風景優美的玉長公路,翻過海岸山脈,去看看靠山的台9線的樣子呢? 好不容易下了決定,卻偶然遇見一對母女,讓我的環島旅程又多了一種交通工具,也讓我的路線又大幅修改了一次。
Thumbnail
這天是整趟環島中最累、最難的一天,不但距離長,海拔爬升高度也超過一千公尺,對於帶行李,又是公路車新手的我來說,很具有挑戰性。但我卻在這天,看見了最美的風景,找到我心目中台灣本島最美的臨海公路。
Thumbnail
環島第一天,我就選擇搭火車。這是寒流首日,一早下著大雨,陽明山甚至下雪了。 我在路上逐漸想清楚,自己環島想要的是什麼,因此只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行了,並沒有執著必須自己騎完全程。
Thumbnail
這次打算全部野營、住香客大樓或是露宿警局驛站,吃的部分則是想要嘗試自炊,雖然兜不吃當地美食好像怪怪的,但因為只有我一個人要騎,沒有家人要吃的話我自己倒是很快就可以打發吃的問題,所以先把準備工作做好就不用太擔心。路線:逆時針從台南出發,屏東、台東花蓮宜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環島,用腳踏過的風景最美」 單車環島 放在代辦清單許久了,一來是時間上的配合,二來是天氣上的考量。終於碰上涼爽的五天清明連假,開啟了期待已久的環島之旅!第一次環島的事前準備不能少,每日行程規劃、單車與行李準備、以及申請環島認證等,這篇一次整理給大家!
Thumbnail
花東腳踏車路線,是環島中最推薦的一段路線 新手入門之時,沒有公路車、不知如何安排每日騎乘距離,不用擔心! 這篇我將分享台東到花蓮三天兩夜資訊,包含行前準備、路線規劃、住宿選擇及推薦美食。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火車環島自由行的紀錄,分享了行前需考量的主要交通方式、住宿方式、個人物品準備、以及景點選擇等的過程。
Thumbnail
長達二十四頁的臺灣環島行程規劃企劃,包括基本資訊、活動地點、交通方式、活動內容、支出項目、住宿規劃等。提供旅遊行程表、支出金額分配、住宿選擇技巧、旅行前後的注意事項等。分享個人想法和建議,並鼓勵大家突破舒適圈,向外探索。幫助想環島旅行的人能更快速上手準備與安排。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有些人靠著雙腳走遍天下,而我選擇騎車一路走,畢竟走路太慢,搭車太快,騎車剛好。不一定能上山下海,但還可以浪跡天涯。這是我單車環大陸的啟程紀錄,也摘要了旅途上一些有趣露營經驗。
Thumbnail
先甘後苦的一天。首先在蘇花公路北段,現在很適合騎自行車,可以靠周遭美景來忘卻爬坡的痛苦。接著在宜蘭濱海遭受逆風及下雨,渾身濕透又疲憊的我決定搭火車抵達住宿地。
Thumbnail
一直到下午三點左右,我都還在猶豫晚上落腳的地方,到底是繼續待在天氣較好的靠海的台11線,還是騎上風景優美的玉長公路,翻過海岸山脈,去看看靠山的台9線的樣子呢? 好不容易下了決定,卻偶然遇見一對母女,讓我的環島旅程又多了一種交通工具,也讓我的路線又大幅修改了一次。
Thumbnail
這天是整趟環島中最累、最難的一天,不但距離長,海拔爬升高度也超過一千公尺,對於帶行李,又是公路車新手的我來說,很具有挑戰性。但我卻在這天,看見了最美的風景,找到我心目中台灣本島最美的臨海公路。
Thumbnail
環島第一天,我就選擇搭火車。這是寒流首日,一早下著大雨,陽明山甚至下雪了。 我在路上逐漸想清楚,自己環島想要的是什麼,因此只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行了,並沒有執著必須自己騎完全程。
Thumbnail
這次打算全部野營、住香客大樓或是露宿警局驛站,吃的部分則是想要嘗試自炊,雖然兜不吃當地美食好像怪怪的,但因為只有我一個人要騎,沒有家人要吃的話我自己倒是很快就可以打發吃的問題,所以先把準備工作做好就不用太擔心。路線:逆時針從台南出發,屏東、台東花蓮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