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啊,人設!究竟是良藥,還是毒藥?
***
昨夜氣溫似乎降了一些,不知是否因為下雨的關係,還是................?!雖然父親常說:「心中有光明,自然不怕鬼。」但,偶爾有些意外、科學難以解釋的巧合,還是會覺得怕怕的。
膽小鬼,哈哈~~
***
從最近許多事件持續爆發後,總能發現有許多人的「人設」就此崩塌。以及,近日在知名的影音分享平台上出現一則事件,主要是說一名男子利用民眾的同情與憐憫,在收取大量善款後逐漸被披露出,藏在孝子背後所隱藏的真實臉孔,是多麼的令人吃驚、難以想像。此時,不得不回過頭來想想,「人設」究竟是什麼?為何他們都要這麼做?
「人設」其實是個抽象的詞彙,係指一個人從外在的身高、體重、言談舉止,至內在的人格特質、家庭及成長背景等進行設定,以塑造一個極具鮮明或優良品格的「獨特個體」。譬如說品學兼優的高材生、幽默風趣的好丈夫、人畜無害的貴公子、鞠躬盡瘁的類孝子、光鮮亮麗的大善人、善解人意的上位者等,都可以成為一種,形式千變萬化,不勝枚舉,就看設定者想讓大家(市場流行趨勢)留下何種印象,而進行定位與編造。
乍聽之下,「人設」似乎是用來騙人的,根本不是什麼好東西。
如果換個場景來說,情人節當天,路經一家看來很高級的巧克力專賣店,價格雖然是便利商店或大賣場裡平價品牌的好幾倍,可是我們仍然會說服自己,「東西賣的貴,肯定有它的道理。」因此,無論舌尖是否能分辨出良莠,為了送人不失禮數或顧及面子,許多人便會掏出信用卡大方買單,畢竟能彰顯品位的商品,無形中也有加分的效果(產品帶來的附加價值)。看到這裡,大家不覺得這個高貴巧克力,在人的世界裡就是種「人設」嗎?
沒錯,其實說穿了,我覺得「人設」跟「包裝」很像。
就如同任何產品的外包裝一樣,在大家還沒真正吃到或使用之前,透過眼前具設計感或精美的包裝,先打動購物者的心,讓大家留下「這看起來真好吃」、「看起來好有質感,很適合拿來送給重要的人」............等等的深刻(美好)印象,進而願意掏出錢包購買;抑或利用行銷手段,強調虛擬的品牌故事,吸引消費者認同,試圖打造一方帝國神話。這樣的行為,除了給予產品定位之外,更重要的是想在市場上所有區別,吸引消費者注意並留下深刻印象。
【當然,聰明的高手,亦可能反向操作,以取得更多掌聲。】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從前述例子中大概能看出端倪,主要目的不外乎是希望吸引大家注意,進而取得認同與支持。不過,在這個問題之下還隱含著另一個問題。他們指的是誰?
是不是僅有站在鎂光燈下的公眾人物,才須要「人設」嗎?答案其實,不然。
萬物都要包裝,人性當然也要。輕者掩藏,中者隱瞞,重者欺騙。
坦白說,我覺得人與產品一樣都會包裝,並且有過包裝的經驗,差別只在對誰包裝與程度上的不同。以上述前例,於情人節當天,購買高貴巧克力送給對方,打算讓自己當個用心且稱職伴侶,難道不也是種「人設」的表現。如果不是因為心裡有愧疚想藉機補償,至少讓對方開心,讓他(她)能更愛自己一點、對自己更好一些,為感情加溫,這無非是人與人相處中,一種非惡意的包裝。
或許,裡頭有一點掩藏的成份,也用了一些心機,不可否認,還挺管用的,因為人的血液中流著一種情調,叫做浪漫。
較為嚴重的是,俟真正拆開包裝,細細品嚐後,才發現有些品項根本華而不實,不符大眾喜愛的口感與口味不說,尤有甚者,竟被踢爆公司與原料來歷不明。此時,要消費者不感到被「欺騙」或背叛的感覺實在難若登天,不能接受或無法繼續支持,絕對是正常的反應。
相同道理,正當一個人的「人設崩塌」時,表示刻意經營與造假的形象已經徹底損壞,在少了濾鏡朦朧美的魔法保護之下,將會現出什麼醜惡原形,實在難以想像,但帶給人們的觀感與影響如同滄海桑田,自是不言而喻。
事實上,「人設」並沒有錯。
每個人找到自我定位後,於某個時間點,適度的美化或「刻意經營」的確有加分效果、帶來一定效益,因此可視為人際關係與發展上的一帖「良藥」。然而,過度且離譜的「人設」,很容易在後續的維持上,造成很大的問題,醞釀出一個接著一個,層出不窮的未爆彈,不單會遭人唾棄,陷入自我催眠的迷幻之中,還可能涉及法律責任,可說是人格崩壞的「毒藥」。
總歸一句,許多遺憾均來自充滿錯誤欲望的人心。內心的敗壞,光用一張薄薄的包裝紙,是掩蓋不了由內而外腐爛的氣息。可見,日久見人心,說的一點也沒錯。
做人,還是真誠一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