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簽病人自主權利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病人自主權利法:參與自己的死亡。

 

已經有了DNR,為什麼還需要病人自主權利法?

 

最近在ICU照顧病人遇到兩個個狀況 。

 

第一個狀況:病人在做CT-guided biopsy的時候(客觀的說,這算是安全的檢查),意外發生IHCA(醫院內呼吸心跳中止),CPCR約十四分鐘才恢復心跳呼吸,接著插管送加護病房。然而,病人已經缺氧性腦傷,昏迷指數為3分。

我是不知道病人家屬怎麼想,但就我自己而言,我最害怕的事情是:病人除了不會甦醒以外,其他地方可以說是”健康”。因為,這對於整個家庭來說真的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第二個狀況:病人已經食道癌末期,且這次因為食道破裂並與氣管形成瘺管,有著嚴重的感染。病人本人想要接受安寧治療,在病床上哭著求自己的老婆放手讓他輕鬆一點,但是他老婆嚴詞拒絕,並要求醫護人員要救到底。最後在我抗議無效之下 (我是想依從病人意願,不要急救,但是醫療團隊害怕被老婆告上法院。[註一]),病人還是被插管,然後上了兩線升壓劑,被綁在加護病房的床上撐著。(喔,對了,加護病房拉屎基本上就是四肢束縛、插著尿管,然後只能躺著拉屎)

 

[註一]:因為只有活著的人會告醫護人員,所以醫護人員聽家屬的命令執行對病人痛苦且無效的醫療是”最理智的選擇”。

 

●●●反正我是要帶著爸媽、帶著岳父岳母以及我老婆一起去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需要自費),以免發生第一個狀況的憾事。●●●

 

病人自主權利法:具完全行為能力之意願人可以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是先立下書面之「預立醫療決定」,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

 

○適用:本法適用 5 種臨床條件,包括:

        1.末期病人

        2.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

        3.永久植物人狀態

        4.極重度失智

        5.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以上敘述老師總括為 unbearable, unresolvable, suffering。

 

 

○過程: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及「預立醫療決定」是本法實施之重點

• 每項認定應由-位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之醫師確診,並經緩和醫療團隊至少-次照會確認,以示周延。

 

○醫界友善:降低[註一]的狀況!

1.醫療機構或醫師因專業或意願,無法執行病人預立醫療決定時,得不施行之。

2.   醫療機構或醫師依本條規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维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不負刑事與行政責任;因此所生之損害,除有故意或重大過失,且違反病人預立醫療決定者外,不負賠償責任。

3.   親屬與病人意願不一致時,不得妨礙醫療機構或醫師依病人就醫療選項決定之作為。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意願人(指想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人)與ACP諮商團隊、跟自己的親屬或其他相關人等進行的溝通過程。主要討論如果因為重大意外或疾病時,

使自己處於[特定臨床條件]後,想要接受或拒絕的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醫療選擇。

(就是可以拔管→避免在緊急狀況下(第一個狀況)被插管,最後永遠無法脫離呼吸器)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準備懷孕: l 達到理想體重 l 完成疫苗注射 (尤其是MMR疫苗:麻疹、德國麻疹與腮腺炎三合一疫苗) l 戒菸、戒酒、戒檳榔 必要的健康檢查: l 子宮頸抹片→ 癌症篩檢 (醫院中經常可以遇到懷孕中才發現癌症) l 乳房攝影→ 癌症篩檢 (醫院中經常可以遇到懷孕中才發現癌症) l 德國麻疹→ 造成
    思覺失調 (Schizophrenia) 我們要清楚有些病癥絕對不是思覺失調的病癥,例如多重性格或分裂的性格並不是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思覺失調症是指患者很難分辨真實和虛幻,就好像在清醒時卻又在做夢一般。(引用自三總精神科網站)
    此篇並無意討論精神病人權與法律權利,也並無試圖討論精神病界定之哲學問題。僅以一個受過醫學訓練的執業醫師出發,讓更多民眾可以初步理解生活周遭有可能遇到的精神疾病,並提早協助病人就醫,使病人、家庭與社區可以有更和諧、更安全的共同空間。
    先說,醫學系的面試不會問這麼仔細,但是知道詳細的臨床流程,可以在PBL中有更好的發揮。 對PGY來說,這其實也不是必考題,但是知道仍有加分,尤其未來想要申請神外、移植外科的醫師。
    學理就不多說,這篇說明的例子就是在檢查成本、檢查風險、檢查後治療效益綜合考量後,普遍受到2023年醫學界認證可以預防的癌症 (尤其以美國醫學界為指標)。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四癌篩檢 (請看上一篇) ★★★
    準備懷孕: l 達到理想體重 l 完成疫苗注射 (尤其是MMR疫苗:麻疹、德國麻疹與腮腺炎三合一疫苗) l 戒菸、戒酒、戒檳榔 必要的健康檢查: l 子宮頸抹片→ 癌症篩檢 (醫院中經常可以遇到懷孕中才發現癌症) l 乳房攝影→ 癌症篩檢 (醫院中經常可以遇到懷孕中才發現癌症) l 德國麻疹→ 造成
    思覺失調 (Schizophrenia) 我們要清楚有些病癥絕對不是思覺失調的病癥,例如多重性格或分裂的性格並不是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思覺失調症是指患者很難分辨真實和虛幻,就好像在清醒時卻又在做夢一般。(引用自三總精神科網站)
    此篇並無意討論精神病人權與法律權利,也並無試圖討論精神病界定之哲學問題。僅以一個受過醫學訓練的執業醫師出發,讓更多民眾可以初步理解生活周遭有可能遇到的精神疾病,並提早協助病人就醫,使病人、家庭與社區可以有更和諧、更安全的共同空間。
    先說,醫學系的面試不會問這麼仔細,但是知道詳細的臨床流程,可以在PBL中有更好的發揮。 對PGY來說,這其實也不是必考題,但是知道仍有加分,尤其未來想要申請神外、移植外科的醫師。
    學理就不多說,這篇說明的例子就是在檢查成本、檢查風險、檢查後治療效益綜合考量後,普遍受到2023年醫學界認證可以預防的癌症 (尤其以美國醫學界為指標)。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四癌篩檢 (請看上一篇)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死,苦嗎? 丈母娘病危時,不管是醫護或家屬都不願意面對可能的死亡,都不希望為她的可能的死亡負責。想方設法的想維持她的生命,即令已經腎衰竭加上多重器官失能,仍企圖用各種可能的方式來維持她的生命,甚至到必須安寧了,仍然告訴家屬住進安寧病房,因為如果有什麼狀況,醫院較知道也較容易進行緊急處理。你看到了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在加護病房,病人常面臨嚴格的床上限制,這樣的措施雖然出於安全考量,但卻常使病人感到失去尊嚴。本文描繪了一位病人因意識不清而在夜間逃離病床的事件,護理人員如何協作將他安全送回床邊,以及在特定情況下,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許病人短暫下床,維護其尊嚴。這些故事引發我們對病房管理與病人權益的思考。
    Thumbnail
    文章描述在面對母親生命衰竭的時候,作者必須做出重大決策,如是否插鼻胃管等。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內心掙扎和與母親的對話。在文章中忠實地描述了生死問題的現實辯證。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死,苦嗎? 丈母娘病危時,不管是醫護或家屬都不願意面對可能的死亡,都不希望為她的可能的死亡負責。想方設法的想維持她的生命,即令已經腎衰竭加上多重器官失能,仍企圖用各種可能的方式來維持她的生命,甚至到必須安寧了,仍然告訴家屬住進安寧病房,因為如果有什麼狀況,醫院較知道也較容易進行緊急處理。你看到了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在加護病房,病人常面臨嚴格的床上限制,這樣的措施雖然出於安全考量,但卻常使病人感到失去尊嚴。本文描繪了一位病人因意識不清而在夜間逃離病床的事件,護理人員如何協作將他安全送回床邊,以及在特定情況下,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許病人短暫下床,維護其尊嚴。這些故事引發我們對病房管理與病人權益的思考。
    Thumbnail
    文章描述在面對母親生命衰竭的時候,作者必須做出重大決策,如是否插鼻胃管等。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內心掙扎和與母親的對話。在文章中忠實地描述了生死問題的現實辯證。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