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選擇自己的毒藥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飲酒請勿開車

飲酒請勿開車

我讀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Walter Curtis Johnson),對我的影響遠超過知識與研究,還有很多人生的「小」道理,包括像這一句話(是英文,當然了,因為是在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

Everyone chooses his own poison
每個人選擇自己的毒藥

這句話從字面上解釋不通,因為,沒有人會給自己選擇毒藥,除非,毒藥之前還有什麼「甜點」是你想要的。

往往,當你選擇要什麼好處的時候,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在你嚐到這個選擇的好處之後,毒藥可能就跟上來了。這個「毒藥」,指的就是某些你不喜歡、希望避免的糟糕情況、或副作用、後座力之類的。

然後,當好處(飲酒作樂)已成往事,現在必須面對當初選擇的遺禍(宿醉頭痛)時,就是「選擇自己的毒藥」的寫照。

我們也可以樂觀認命的說,既然現在的毒藥源自當初的選擇,那就吃苦當吃補,「歡喜做、甘願受」吧~


avatar-img
15會員
73內容數
生命只是一個隨機過程 Life is a random process 來是偶然,去是必然,苦難中自己找樂子 You have to live, you have to die, and you have to pay tax.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周博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然後就像每個人的人生一樣,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另一個樣子,甚至可能是以前自己討厭的樣子。
你只要討好自己、喜歡自己、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你自然就會培養出被討厭的勇氣。
你想要的,就在恐懼的對岸。跨越恐懼,就是收穫。
如果你要找我合作,你就必須和「全部的我」合作
很奇怪的,懂愈少的人就愈勇敢,這就是「達克效應」
有人就是有演不完的內心戲,拼命寫劇本,寫到自己都演不下去了,然後不是暴跳就是憂鬱。
然後就像每個人的人生一樣,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另一個樣子,甚至可能是以前自己討厭的樣子。
你只要討好自己、喜歡自己、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你自然就會培養出被討厭的勇氣。
你想要的,就在恐懼的對岸。跨越恐懼,就是收穫。
如果你要找我合作,你就必須和「全部的我」合作
很奇怪的,懂愈少的人就愈勇敢,這就是「達克效應」
有人就是有演不完的內心戲,拼命寫劇本,寫到自己都演不下去了,然後不是暴跳就是憂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世人都說,人生沒有後悔藥。 若是我說,有呢? 一生一次機會的後悔藥, 我們會怎麼使用? 那麼, 你的後悔藥 是酸、甜; 抑或, 苦、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選擇,擇友,擇偶,選擇工作,選擇生活方式……生命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是好是壞,自己負責。你現在的生活模樣,都是經過自己過去千千萬萬個選擇疊加而來。 曾經路過美沙酮診所或者戒毒中心門前,都會看到一些委靡不振,要人攙扶著的沾毒人士。但仍然在附近範圍,看到一些鬼祟的行為,比起戒毒,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一個人有壞習慣,吃飯的時候總愛喝酒。喝酒在這世間法日常生活好像是無可厚非,沒有什麼大不了,看起來是這樣,但是以佛法來看,你可惜。喝酒開胃、助興、放鬆都好,喝酒以吞嚥計次,吞下去一次就算一次,喝酒的人將來會墮「飲酒地獄」。喝酒酒醉昏迷有「酒後三十六種過失」。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在《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前導第三章開頭就提到,「選擇」是很難的一件事。某種程度來說,選擇就是在未知的狀況下「賭一把」。 大部分的人生悲劇,往往來自於當事人在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就做了可能影響後半輩子、數十年的選擇。這讓我想到曾經學長說的「擇你所愛,愛你所擇,只是一句屁話。」
 抽菸, 喝酒, 吸毒...都不是孩子們主動會去嘗試的, 一開始都是仿效同儕.
Thumbnail
過去的教育總是告訴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或是「吃苦當作吃補」,勉勵我們想要成功就必定要經歷過艱辛的階段,也因此有些人深信做某一件事肯定要讓自己很痛苦才能嚐到收穫的果實。 但這樣的思維難道沒有自虐的成份存在嗎?甚至有些人還不斷宣揚自己過去慘痛的經歷來凸顯自己現在的成就,並且告訴大
世人都說,人生沒有後悔藥。 若是我說,有呢? 一生一次機會的後悔藥, 我們會怎麼使用? 那麼, 你的後悔藥 是酸、甜; 抑或, 苦、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選擇,擇友,擇偶,選擇工作,選擇生活方式……生命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是好是壞,自己負責。你現在的生活模樣,都是經過自己過去千千萬萬個選擇疊加而來。 曾經路過美沙酮診所或者戒毒中心門前,都會看到一些委靡不振,要人攙扶著的沾毒人士。但仍然在附近範圍,看到一些鬼祟的行為,比起戒毒,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一個人有壞習慣,吃飯的時候總愛喝酒。喝酒在這世間法日常生活好像是無可厚非,沒有什麼大不了,看起來是這樣,但是以佛法來看,你可惜。喝酒開胃、助興、放鬆都好,喝酒以吞嚥計次,吞下去一次就算一次,喝酒的人將來會墮「飲酒地獄」。喝酒酒醉昏迷有「酒後三十六種過失」。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在《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前導第三章開頭就提到,「選擇」是很難的一件事。某種程度來說,選擇就是在未知的狀況下「賭一把」。 大部分的人生悲劇,往往來自於當事人在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就做了可能影響後半輩子、數十年的選擇。這讓我想到曾經學長說的「擇你所愛,愛你所擇,只是一句屁話。」
 抽菸, 喝酒, 吸毒...都不是孩子們主動會去嘗試的, 一開始都是仿效同儕.
Thumbnail
過去的教育總是告訴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或是「吃苦當作吃補」,勉勵我們想要成功就必定要經歷過艱辛的階段,也因此有些人深信做某一件事肯定要讓自己很痛苦才能嚐到收穫的果實。 但這樣的思維難道沒有自虐的成份存在嗎?甚至有些人還不斷宣揚自己過去慘痛的經歷來凸顯自己現在的成就,並且告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