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你就是我的海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個週日,去拜訪研究所的學長秋山。

在交大的時候,他博士班,我碩士班。想不起我們是怎麼玩在一起的,在畢業後的幾年,我們每年偶爾會見到面,而比較頻繁互動的日子,大概在我的第二份工作。當時的他,在南京復興那一帶開了瑜珈課,而我是他的學生。

中間,經兩年多的疫情,我們都沒有再見面。

上個月的某一天,聽起了他的歌:

然後,久違好多年,終於跑去找他了,和他的家人與朋友一起去八里看日落。

上週日,在秋山的住所,和他說了許多話:卡住的感覺、什麼是無為、如何理解富足與匱乏,還有如何看待對於未來的擔憂、游刃有餘是什麼。

困囿的,處之泰然;無法改變的,豁然待之。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秋山在闡述他人的故事時,總帶著很溫暖的同理心,那是一種很深的理解;而在分享自身生命經驗時。總有種平穩、和緩又放鬆的開闊感——即使談話的內容不見得是很快樂的故事,甚至描述的是有點辛苦的情境。

而就在那個瞬間,我突然明白,其實秋山就是一片海洋。

我想成為一片海洋。

前幾天才寫著道:我想成為一片海洋,穩住自己,也能接住身邊的朋友。

但其實,朋友就是我的海洋。

讓自己活成確定性,為別人提供確定性,接受別人的不確定性。

允許別人做別人,堅定自己做自己。擁抱變化,同時修練那些不變的基本功。

我很幸運地有這麼幾個可以「單純聊天」的朋友,沒有猜忌、沒有懷疑,沒有忌妒,只有真心的希望對方過得很好。

秋山是,不管我在Line上傳什麼,他都會認真花時間仔細把它們看完或讀完,然後再認真給予回應的人。在訊息流氾濫得離譜的時代,這樣的互動特別珍貴。

我的好朋友都是如此:自己的情緒始終穩定,並且對身旁的人特別寬厚。

你釋放什麼樣的訊息,就會接收到什麼樣的回應。

這是真的。

關注匱乏,獲得匱乏;關注嫉妒,每天憤怒;關注善意,就發現身邊都是愛……

而我召喚了海洋,所以朋友就是我的海洋,我們是彼此的海洋。

raw-image


avatar-img
70會員
103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ylvie的移動城堡 的其他內容
小孩們在沙灘堆砌的美麗城堡,轉瞬間就被海浪沖散了。在他們的遊戲與笑談之間,在浪花的起伏之間,什麼也沒有留下。 繁華的紅塵一如漫天的塵土,在海風吹拂過後一切都無影無蹤。 我們鎮日汲汲營營、拚命工作,終究只是維持短暫的風華;在走過大半歲月之後再回頭望,只剩下歷經滄桑之後留下的痕跡。那麼,那些在計較輸
最近,朋友和我抱怨弟弟,她覺得弟弟太護著他的小女友了! 每次小女友到家裡時,朋友想和弟弟的小女友互動,可能只是幾個簡單的問候(比如:怎麼過來的?外面會很熱嗎?最近工作都還順利嗎?等等想看什麼節目自己拿遙控換台?),弟弟都會很快地把話接走,不分三七二十一的代為回答,結果讓小女友幾乎一次開口的機會都沒
有的時候,日常或著工作,就是會少了一點……會發光的感覺。當我們沉浸在自己很喜歡很喜歡的事情裡面時,真的是會發光的吧。 前陣子,我的沮喪日常到了朋友的耳朵裡,變成了「你們都在做大事」、「我還是比較喜歡做大事」、「我覺得自己都在處理小破事」……等抱怨。
許多時候,他人對我的關切並不在於我好不好,而是想要探聽些什麼而已。特別是那些,在過去我都把她們都當作是朋友的人。 有的時候呢,甚至會因為對方曾經是我的上級,或者是長輩,那種突如其來的關切總難免帶著「高高在上」的姿態。 曾經,有個前同事這麼問我,同時露出一種類似於關切和擔憂的神情……
或許正因為對方是自己很在乎的人,我們害怕失去對方、害怕關係改變,或者害怕自己在對方的心目中沒有想像的重要,所以總是期待著對方可以說出自己期待的話,好讓自己可以在那些行為或者隻字片語中去尋找對方重視自己的證明。 就像是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不斷在碎片化的結構中,試圖捕捉情感的流動性和複雜性;不斷
小孩們在沙灘堆砌的美麗城堡,轉瞬間就被海浪沖散了。在他們的遊戲與笑談之間,在浪花的起伏之間,什麼也沒有留下。 繁華的紅塵一如漫天的塵土,在海風吹拂過後一切都無影無蹤。 我們鎮日汲汲營營、拚命工作,終究只是維持短暫的風華;在走過大半歲月之後再回頭望,只剩下歷經滄桑之後留下的痕跡。那麼,那些在計較輸
最近,朋友和我抱怨弟弟,她覺得弟弟太護著他的小女友了! 每次小女友到家裡時,朋友想和弟弟的小女友互動,可能只是幾個簡單的問候(比如:怎麼過來的?外面會很熱嗎?最近工作都還順利嗎?等等想看什麼節目自己拿遙控換台?),弟弟都會很快地把話接走,不分三七二十一的代為回答,結果讓小女友幾乎一次開口的機會都沒
有的時候,日常或著工作,就是會少了一點……會發光的感覺。當我們沉浸在自己很喜歡很喜歡的事情裡面時,真的是會發光的吧。 前陣子,我的沮喪日常到了朋友的耳朵裡,變成了「你們都在做大事」、「我還是比較喜歡做大事」、「我覺得自己都在處理小破事」……等抱怨。
許多時候,他人對我的關切並不在於我好不好,而是想要探聽些什麼而已。特別是那些,在過去我都把她們都當作是朋友的人。 有的時候呢,甚至會因為對方曾經是我的上級,或者是長輩,那種突如其來的關切總難免帶著「高高在上」的姿態。 曾經,有個前同事這麼問我,同時露出一種類似於關切和擔憂的神情……
或許正因為對方是自己很在乎的人,我們害怕失去對方、害怕關係改變,或者害怕自己在對方的心目中沒有想像的重要,所以總是期待著對方可以說出自己期待的話,好讓自己可以在那些行為或者隻字片語中去尋找對方重視自己的證明。 就像是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不斷在碎片化的結構中,試圖捕捉情感的流動性和複雜性;不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乘著葉,順著月,我和你之間的距離,叫夢想。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一九三六年,年輕的人文地理學者秋野 前往南九州的遲島展開田野調查,同時也要完成自己的論文。 這座島嶼豐富的樹林猶如凝聚爆發生命力的精緻盆栽, 又像是遠古時代幻獸藏身其中的沉默森林。 探勘時,秋野聽了做為嚮導的老人家,山中居民說起島嶼的傳說, 下決心要到島的另一端去看看。 熱氣蒸騰的南國小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內心又像深沉的大海 我們能夠看到 彼此海面上的波瀾,又或者是安穩如鏡 深邃的大海,充滿了未知,可能這一生我都無法透徹
Thumbnail
晚上,太陽緩緩的下了山之後,海洋開始沒有了像早上一樣漂亮的水藍色海水,反而是像似深淵黑暗的深藍色海水且無邊無際,也很像我那沒有著「陽光」的日常生活一樣,但和那整片的海洋不同的是,最後總有一道亮光會照進它的生活,而我並沒有這道光.......嗎?..... 朋友?根本不需
Thumbnail
在成都的日子,向海就像是對夢瑄瞭若指掌一樣,但夢瑄卻隱約讀出了向海眼底的悲傷,她不知道可以如何安慰或成為向海的依靠。那日陽光灑落,向海喊了一聲她的暱稱,這個場景似乎似曾相識...
Thumbnail
在瀨戶內海島嶼上,高中生曉海和櫂機緣巧合下相遇。曉海的父親住進情人家裡,留下曉海照顧抑鬱寡歡的母親;櫂的母親為了追求戀情來到這裡,在不同的男人之間徘徊。兩個家庭的「不正常」在保守的島上迅速傳開,流言蜚語卻讓曉海和櫂更加靠近。世界上善與惡、好與壞的分界線也越加不明。 只能從手牌裡選擇最不想放棄的東西。
Thumbnail
文章內容講述從大學到婚禮見證的過程,充滿了感動和陪伴的故事,分享了關於友誼和成長的感人經歷。
Thumbnail
胖胖鯨在森林中展開了新的生活,與新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但她仍然時常想念海洋的親友。她寫信給海洋的朋友,表達了對他們的思念和愛,故事提醒我們友情能夠跨越距離,並且在心靈上繼續連結著我們。
Thumbnail
乘著葉,順著月,我和你之間的距離,叫夢想。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一九三六年,年輕的人文地理學者秋野 前往南九州的遲島展開田野調查,同時也要完成自己的論文。 這座島嶼豐富的樹林猶如凝聚爆發生命力的精緻盆栽, 又像是遠古時代幻獸藏身其中的沉默森林。 探勘時,秋野聽了做為嚮導的老人家,山中居民說起島嶼的傳說, 下決心要到島的另一端去看看。 熱氣蒸騰的南國小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內心又像深沉的大海 我們能夠看到 彼此海面上的波瀾,又或者是安穩如鏡 深邃的大海,充滿了未知,可能這一生我都無法透徹
Thumbnail
晚上,太陽緩緩的下了山之後,海洋開始沒有了像早上一樣漂亮的水藍色海水,反而是像似深淵黑暗的深藍色海水且無邊無際,也很像我那沒有著「陽光」的日常生活一樣,但和那整片的海洋不同的是,最後總有一道亮光會照進它的生活,而我並沒有這道光.......嗎?..... 朋友?根本不需
Thumbnail
在成都的日子,向海就像是對夢瑄瞭若指掌一樣,但夢瑄卻隱約讀出了向海眼底的悲傷,她不知道可以如何安慰或成為向海的依靠。那日陽光灑落,向海喊了一聲她的暱稱,這個場景似乎似曾相識...
Thumbnail
在瀨戶內海島嶼上,高中生曉海和櫂機緣巧合下相遇。曉海的父親住進情人家裡,留下曉海照顧抑鬱寡歡的母親;櫂的母親為了追求戀情來到這裡,在不同的男人之間徘徊。兩個家庭的「不正常」在保守的島上迅速傳開,流言蜚語卻讓曉海和櫂更加靠近。世界上善與惡、好與壞的分界線也越加不明。 只能從手牌裡選擇最不想放棄的東西。
Thumbnail
文章內容講述從大學到婚禮見證的過程,充滿了感動和陪伴的故事,分享了關於友誼和成長的感人經歷。
Thumbnail
胖胖鯨在森林中展開了新的生活,與新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但她仍然時常想念海洋的親友。她寫信給海洋的朋友,表達了對他們的思念和愛,故事提醒我們友情能夠跨越距離,並且在心靈上繼續連結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