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要實踐出對這世界的責任】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而不是為靈性的匱乏而矣

「你們貧窮的人是有福的」這本書實在很有趣(讀的時候可以跳過我們不懂的聖經的故事沒關係,還有跳過對基督宗教的原有印象)。

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過去的工作圍繞著聖經的故事與不少基督徒,但我很難感受到真實的連結,總感覺少了什麼,但閱讀本書第一章起,就改變了些我原有的認識。

這本書在第一章起始就強調要跟赤貧者在一起,其實是來自於信仰的追求,而這信仰是很深的世俗同理及追隨基督神性的追求的同時存在,成為一個不僅是內在靈性,也是外在革命性的行動。

#我根本沒想到我會在基督信仰的書裡讀到這樣的號召

「教會活力充沛的時代將是她被帶回社會底層,同時也是帶回十字架下。教會活力充沛的時代也將是她不僅發現自己和最弱勢者結合,而且她還要聲明他們是教會的本質;活力也來自於她願意讓自己和赤貧者在此塵世一道墜落,為了和他們一起贏得世界。」

以我的觀察,不論是在基督信仰,或台灣民間信仰,其實對所謂赤貧者或弱勢者都比較是以慈善、救助或同情這種上對下或局外人的惻隱之心來對待,而這本書神父所說的則是和他們一起生活,他們是教會的本質,而不僅是受助者,要和他們一起贏得世界這樣的觀點。

過去我接觸的的基督信仰比較是從信仰帶來平安喜樂,是一種很個人式的追求,而個人以外的幫助常淪於一種慈善性的回應宗教所需的行動,更接近儀式的達成,但閱讀這本書時,我有一個對這個信仰新的理解:信仰,是要實踐出「對這世界的責任」,是深刻並投入其中,跟人們並肩而行的行動,並且為了這個並肩而行,是要放棄許多的好處、權力與榮耀的。

還有個很有趣的點,在我過去的基督宗教的接觸很強調五餅二魚的神蹟,但在這裡看見的是小心運用權力、不是掌握權力,而是選擇跟最小的人在一起,不只是靠餅這種方式去吸引群眾,因為這樣的神蹟所取得的權力,本身就會是撒旦的誘惑。這真的很打破我過去的無知。

#深刻的行動前是深刻的認識

(書摘)記得當時我把教區儲藏室的食物都發光了,那批物資原本是為了兒童夏令營而募集的,而且我費了好大的勁才把儲藏室裝滿。可我卻把這些麵條、白米和紅糖全都轉送給了罷工者的家屬。然後,出現了令人不快的結果,那些曾經協助提供兒童夏令營物資的人,拒絕再次幫助,因為他們認為,我不該冒失地把這些存糧發放給那些罷工者的家庭。要怎麼承認自己堂區的教友覺得這場勞工的奮鬥事不關己,而且拒絕採取立場?#為一個更加公義的社會做出貢獻,#並讓社會的結構因此發生改變,#難道不是他們作為教友的天職嗎?直至今日,我仍然相信這一點。但是,在擔任副本堂的經歷中,透過參與勞工的奮鬥,我理解到,加入罷工者的行列,並鼓勵他們的妻子積極參與的同時,我卻在不知不覺中遠離了最受壓迫的人,那些更加窮困的下層無產階級:他們在鄰近的柏托爾鎮受雇於法國雅皮家族的工廠,沒有技術,沒有真正的職業,處境最不利、最辛苦,受僱於最低薪、最不穩定、環境最骯髒的工作;他們當然也分霑不到罷工的鐵路工人取得的一些成果。他們不屬於同一類勞工,尤有甚者,他們的情況因此變得更糟。當時雖然沒意識到這一點,但是,日復一日,有一股力量推動我花更多時間與他們及他們的家人相處;眼見著自己被漠視,或被當成不值得為之奮鬥的一群,他們覺得心痛,受到羞辱。鐵路工人和雅皮工廠的非技術勞工之間的關係,顯然沒有因為罷工者的奮鬥獲得改善。

事實上,基督在面對試探的時候,他的答覆不就是:讓這些最底層的勞動者考驗我們在各種奮鬥中的效率,在每一場奮鬥中,以他們為出發點,接受自己的效率看起來不太有說服力?

(我的反思)其實我一直不太喜歡的一點是:我們看見我們為弱勢者付出了,我們為自己的這一部份感到欣慰,我們比其他只為私利的人更善良,然而這個欣慰也常常讓真正有效的行動嘎然而止,我們沒有看見結構性的改變並未發生,而受苦的人持續受苦,而受苦的樣態一直在世代傳遞,我們的行動停留在這個結構並非我們力所能及的。我始終痛苦於不能停止同樣的苦痛一再的發生,卻安慰著自己我跟其他人相比,還是多付出了什麼!我想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好人,卻沒有辦法成就真正的好事。

#我們不能只是分享他們的悲傷 #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缺席

(書摘)因為做出忠於赤貧同胞的選擇之後,還必須挑選奮鬥的路徑與裝備。這個真正的問題每天都來敲門。因為一個人不能生活在窮人中間,卻袖手旁觀,或只分享他們的悲傷。與最貧窮的人在一起,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特別要緊的是「分享他們的希望」,理解他們如何想方設法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如何奮力擺脫過分的剝削。選擇被排除者,就是選擇一場必然涉及日常生活的奮鬥:食物、住房、社會福利和各種援助。#在這場奮鬥中缺席,#意味著在這些家庭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各種希望中缺席。

(我的反思)我不能滿足於我其實在服務工作上已經盡心盡力,而看不見他們的日常生活裡頭我只是在他們痛苦時陪伴著,而不是改變讓人痛苦的源頭,或者二度創傷的原因可以改變,包含移除原本要減去他痛苦的服務過程裡的次生災害,後來卻又發現要再去解決次生災害產生的結構。然而,我始終做不到的會是真正的成為他們,還有在更日常更日常的裡一起生活,而只是很有距離的陪伴,因此好佩服第四世界的行動。

最後邀請好奇這本書的朋友,可以來聽聽翻譯者也是第四世界的志願者淑秀姐的想法與實踐,還有我以及人生百味阿德的反思與行動喔!掃掃QR扣報名喔!

avatar-img
6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福貝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我會非常支持在修母法、子法時就要去處理各方矛盾、困難。 但經驗過幾個不同法規的修法,我覺得是國家在修法程序、方法上不夠周延,讓修法並不等同於重新分配與加大該配有之合理資源,更進一步是並未再設定好行政指揮的權責,修正各行政、執行系統及系統間的建置、需求與難行處,同時行政機關業務繁雜及人員不足、立法
當知道會所的朋友不能來探望時,好像生命的掌控權在別人手中,沒有自主權,我生病了,我需要支援,我需要支持,我需要陪伴,我需要同儕,哪一個住院的病人不希望有人關心。 會所的人來的話,可以跟職員、好朋友們談天,降低在住院期間的那一種孤單且痛苦的感覺,一起笑,一起哭,畢竟精障者也是有血、有淚、有感情,雖然我
可不可以不要讓住院的人因選擇住院而成為孤島。 對我來說,我就只是想去陪陪他說話,讓他跟他原本的世界有所連結,讓他感覺到他不是一個人孤伶伶的去住院,有人在醫院外等他。 其實我只是要關心一個因寂寞而累、#因疾病而受苦的朋友或服務對象呀
我們和精神疾病有距離,但我們的魯蛇經驗沒有距離   當一個人進入精神危機,聽到了別人聽不到的聲音、或是出現別人無法理解的想法時,精神障礙者和周圍親近的人面對這樣的情況常常難以溝通、關係緊張。就像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應思聰,在日常生活裡他要隨時隨地去面對聲音對他的冷嘲熱諷,而這些不就是我們在不得志、在逆
那些我藏在心裡不輕易的言說,他們直接而真誠的表現出來,他們把自己最裡面的部份挖了出來,可是我看見的不只是他,還有我,這些所有的生命經驗裡藏著巨大的寶藏: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裡赤裸的說了出來,個人在世界裡真實的遭遇是什麼,這些受苦與前進也在這裡,如果我們真的看見這些,懂得面對人們的受苦處境,會是社會進
一、從以為的陪伴、看見箝絆再次創造培伴 二、發展更多元培伴彼此對待差異的工作方法 1.以開放式對話作為方法的參照 2.這是一個學習在日常生活的田野之中與之外的縫隙間,找到一種人與人相待而不是專業對待的方式 3.聽見他們的內在聲音 4.建立承接家的工作現場 三、對於精神社區工作下一步及未來的想像
其實我會非常支持在修母法、子法時就要去處理各方矛盾、困難。 但經驗過幾個不同法規的修法,我覺得是國家在修法程序、方法上不夠周延,讓修法並不等同於重新分配與加大該配有之合理資源,更進一步是並未再設定好行政指揮的權責,修正各行政、執行系統及系統間的建置、需求與難行處,同時行政機關業務繁雜及人員不足、立法
當知道會所的朋友不能來探望時,好像生命的掌控權在別人手中,沒有自主權,我生病了,我需要支援,我需要支持,我需要陪伴,我需要同儕,哪一個住院的病人不希望有人關心。 會所的人來的話,可以跟職員、好朋友們談天,降低在住院期間的那一種孤單且痛苦的感覺,一起笑,一起哭,畢竟精障者也是有血、有淚、有感情,雖然我
可不可以不要讓住院的人因選擇住院而成為孤島。 對我來說,我就只是想去陪陪他說話,讓他跟他原本的世界有所連結,讓他感覺到他不是一個人孤伶伶的去住院,有人在醫院外等他。 其實我只是要關心一個因寂寞而累、#因疾病而受苦的朋友或服務對象呀
我們和精神疾病有距離,但我們的魯蛇經驗沒有距離   當一個人進入精神危機,聽到了別人聽不到的聲音、或是出現別人無法理解的想法時,精神障礙者和周圍親近的人面對這樣的情況常常難以溝通、關係緊張。就像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應思聰,在日常生活裡他要隨時隨地去面對聲音對他的冷嘲熱諷,而這些不就是我們在不得志、在逆
那些我藏在心裡不輕易的言說,他們直接而真誠的表現出來,他們把自己最裡面的部份挖了出來,可是我看見的不只是他,還有我,這些所有的生命經驗裡藏著巨大的寶藏: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裡赤裸的說了出來,個人在世界裡真實的遭遇是什麼,這些受苦與前進也在這裡,如果我們真的看見這些,懂得面對人們的受苦處境,會是社會進
一、從以為的陪伴、看見箝絆再次創造培伴 二、發展更多元培伴彼此對待差異的工作方法 1.以開放式對話作為方法的參照 2.這是一個學習在日常生活的田野之中與之外的縫隙間,找到一種人與人相待而不是專業對待的方式 3.聽見他們的內在聲音 4.建立承接家的工作現場 三、對於精神社區工作下一步及未來的想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先來看看馬太福音25章14-30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聽說以前有不少人覺得信主耶穌的都是老弱婦孺,因為他們身體或心理也較弱,所以便要信靠主耶穌,亦因此大部份教會都是姊妹的人數多於弟兄。其實抱着這思想的仍然大有人在,而我自己既不會有這樣的想法,甚至去過各處教會,很多時也會發現其實姊妹才是撐起教會的重要功臣⋯⋯
Thumbnail
參加了教會的生命成長營,終於稍微明白為何這麼多人的生命因著這個信仰而有巨大的轉變。 從一開始自我探索、生命根基的重建、生命清理,乃至自我價值認同,都在述說著一件最核心的概念:「神無條件愛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按著神心中獨一無二美好的形象造的。」 凡人的愛有其極限與缺陷,但神的愛源源
Thumbnail
用交換論面對神讓人走向邪惡 或許有人會抗議,反正我都有做好事,也都盡力服事了,而且我的確相信主耶穌的拯救,難道因此我希望上帝上我變成有錢人難道就不可以? 這樣說好了,你當然可以希望如此,這沒什麼問題,但考驗在後頭,就是你會不會因為沒有達成而產生不滿?畢竟,這世界上從不缺苦難不幸的人,我們自己也沒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事實上平信徒來自各行各業,不少人其實都在各自的領域擁有傑出的才華和能力。韓國豐盛教會的最大「翻轉」,就是「主客異位」;將平信徒才華開掘出來,並把他們建造為「燦爛的服事者」,他們會自動從觀眾席走下來,在教會運動場擔當主角。豐盛教會正是如此展開的,這也是豐盛教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先來看看馬太福音25章14-30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聽說以前有不少人覺得信主耶穌的都是老弱婦孺,因為他們身體或心理也較弱,所以便要信靠主耶穌,亦因此大部份教會都是姊妹的人數多於弟兄。其實抱着這思想的仍然大有人在,而我自己既不會有這樣的想法,甚至去過各處教會,很多時也會發現其實姊妹才是撐起教會的重要功臣⋯⋯
Thumbnail
參加了教會的生命成長營,終於稍微明白為何這麼多人的生命因著這個信仰而有巨大的轉變。 從一開始自我探索、生命根基的重建、生命清理,乃至自我價值認同,都在述說著一件最核心的概念:「神無條件愛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按著神心中獨一無二美好的形象造的。」 凡人的愛有其極限與缺陷,但神的愛源源
Thumbnail
用交換論面對神讓人走向邪惡 或許有人會抗議,反正我都有做好事,也都盡力服事了,而且我的確相信主耶穌的拯救,難道因此我希望上帝上我變成有錢人難道就不可以? 這樣說好了,你當然可以希望如此,這沒什麼問題,但考驗在後頭,就是你會不會因為沒有達成而產生不滿?畢竟,這世界上從不缺苦難不幸的人,我們自己也沒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事實上平信徒來自各行各業,不少人其實都在各自的領域擁有傑出的才華和能力。韓國豐盛教會的最大「翻轉」,就是「主客異位」;將平信徒才華開掘出來,並把他們建造為「燦爛的服事者」,他們會自動從觀眾席走下來,在教會運動場擔當主角。豐盛教會正是如此展開的,這也是豐盛教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