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他人生命的展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今天早上與一位孩子聊聊。我帶著些許擔心的預期前往與他約好要聊聊的會議室裡,看著他正經、細細地從會議桌拉出椅子坐下,看著他不失禮貌又有一些尷尬的微笑,可以知道我在他心中是有距離的,比起其他能與他隨意互罵髒話、互嗆形象的人來說是不同的。不過這對我來說,這樣的距離正是我想要的,覺得這是尊重,也是相互保護自己的方法。

這孩子前一天詢問我的工作內容,他想了解自己有沒有可能能勝任。這孩子是認真的,也是聰明的,不過不曉得是不是風氣使然,我眼前的他看起來不太像是之前我認識的他,覺得他好像被同袍過於愛戴,或過於將「職場上稱兄道弟」的氛圍給沖昏頭。我可以感覺到他的迷茫,也能想像他說食慾不佳的背後原因,不過被他的情緒渲染時,我也一同陷入無奈。

會議桌面被外頭陽光照耀了進來,我看到曬在他臉上的光,想著他內心深處正在黯淡,我試著鼓勵他,但又小心奕奕的不助長他持續陷入「大哥光環」迴圈中,因為我心裡認為持續陷入「光環」是無法擁有更寬廣的未來,無論是愛情、職場皆是,畢竟那會距離「真實」更遙遠。後來我想了幾秒鐘,突然一個念頭閃過,我決定反其道而行,採用他們的口吻向他勉勵,儘管我感受到這孩子的需要是「不是把事情做好」,而是「擁有更多革命情感的伙伴」。

回想過去成長歲月裡,有多少日子是孤獨的呢?這些孤獨並不是因為「沒有人真正了解自己」,而是覺得「沒有人真正在乎自己」。但這個念頭是真的嗎?是真的沒有人在乎自己嗎?當然不是,而是我們無法透過對話、互動獲得「自己聽得懂」的回應時,內心會因為不了解,且當下的自己沒有能力解決「因不了解而產生的害怕感」,這時隔閡、被忽視感就誕生了,這尤其發生在不同年代間的溝通、不同職等階級的溝通、不同立場角色間的溝通。通常這得要等到自己就其位、謀其職時,才能理解「對方對自己的在乎、用心」的事實。

在那決策的幾秒鐘裡,我決定採用眼前孩子的口吻向他勉勵,不是為了要討好他,也不是更將他推入「光環」的火坑,而是慢慢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伐、節奏,以及其個別的「使命」,這使命是老天爺給的,不應隨意涉入。不以自己的以為過度擺渡他人,不以自己的理解範圍過度為他人操心,客觀的表達、中性的回覆並不代表自己沒有能力,其實這正是一種成熟且尊重他人生命展現的表現。

我與這孩子對話結束後,我們各自走回原本的工作崗位,在座位稍稍平息自己的情緒後,繼續上工。每個人與這孩子都是一樣的,一份真實的體驗遠勝於旁人的千言萬語,共勉之。

avatar-img
25會員
5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飛的哲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是第四次淨山,感覺一切都很舒服,唯獨天氣熱了點,不過「人和」的我們,可沒讓今日的炎熱,掃興了今日出遊的興致,與頻率相近的夥伴一塊出遊,總能將幸福回憶滿載而歸。 今日前往台中潭子新田登山步道淨山,那裡有三條步道,我們從二號步道上山,從三號步道下山,二號步道是水泥地,不長,但有些陡,三號步道全由
你被酸語扯後腿了嗎? 這世界的酸語,並不會隨著人類的文明而變少,酸言酸語只是一種互相扯後腿的方式,而且更可怕的事,被扯了還不自知,最後形成一缸互相以負能取暖的同溫層。
我們常在坊間看到的格言、雞湯文,或心靈小語,不論這些內文出自偉人、德高望重的當代人,或小至隔壁鄰居,其實啊,那些可以不用看,看多了會影響自己的判斷,也可能會更加迷失自己。更精確來說,你必須在具備極高的自我覺察能力後,再自行篩選可以收藏的格言,因為並沒有一種格言,可適用於每個人,每一句格言皆出自不同
有聽過「燃燒鬥志」,但有聽過「燃燒憤怒」嗎?這兩個詞語就像是手心、手背,講的都是同一個東西。鬥志、憤怒之於目標,就像是實現夢想的燃料,燃料可以發動汽車,也可以烹飪佳餚,若沒了汽油,汽車無法前進,若廚房沒了瓦斯,再厲害的掌廚者都無法端出熱騰騰的佳餚。 
這年頭,不少人被你我口中的「目標」給綁死了,尤其在目前網路普及的年代,訊息傳遞快速,原先立意良好以「分享」為宗旨的社群,最後演變成炫耀戰績、置入性行銷的場所,當然,良善的分享很好、適當的分享近況很好,但不可否認的,在這麼多訊息中,真實、可信、具參考價值、具良善競爭意義的內容,又有多少?這些訊息當中
今天給自己放假一天,一早到家裡對面處理牙齒,下午到家裡附近的美容院整理頭髮,距離上一次整理頭髮,已經是一年多了,當飛飛的設計師聽到飛飛有這麼長一段時間沒整理頭髮時,他差一點沒嚇呆。 隨意地與設計師閒聊,聊到飛飛最近關於「平衡」的想法,為什麼要談平衡呢?「平衡」的重點在於那些平常容易忽略掉、但卻又是
今天是第四次淨山,感覺一切都很舒服,唯獨天氣熱了點,不過「人和」的我們,可沒讓今日的炎熱,掃興了今日出遊的興致,與頻率相近的夥伴一塊出遊,總能將幸福回憶滿載而歸。 今日前往台中潭子新田登山步道淨山,那裡有三條步道,我們從二號步道上山,從三號步道下山,二號步道是水泥地,不長,但有些陡,三號步道全由
你被酸語扯後腿了嗎? 這世界的酸語,並不會隨著人類的文明而變少,酸言酸語只是一種互相扯後腿的方式,而且更可怕的事,被扯了還不自知,最後形成一缸互相以負能取暖的同溫層。
我們常在坊間看到的格言、雞湯文,或心靈小語,不論這些內文出自偉人、德高望重的當代人,或小至隔壁鄰居,其實啊,那些可以不用看,看多了會影響自己的判斷,也可能會更加迷失自己。更精確來說,你必須在具備極高的自我覺察能力後,再自行篩選可以收藏的格言,因為並沒有一種格言,可適用於每個人,每一句格言皆出自不同
有聽過「燃燒鬥志」,但有聽過「燃燒憤怒」嗎?這兩個詞語就像是手心、手背,講的都是同一個東西。鬥志、憤怒之於目標,就像是實現夢想的燃料,燃料可以發動汽車,也可以烹飪佳餚,若沒了汽油,汽車無法前進,若廚房沒了瓦斯,再厲害的掌廚者都無法端出熱騰騰的佳餚。 
這年頭,不少人被你我口中的「目標」給綁死了,尤其在目前網路普及的年代,訊息傳遞快速,原先立意良好以「分享」為宗旨的社群,最後演變成炫耀戰績、置入性行銷的場所,當然,良善的分享很好、適當的分享近況很好,但不可否認的,在這麼多訊息中,真實、可信、具參考價值、具良善競爭意義的內容,又有多少?這些訊息當中
今天給自己放假一天,一早到家裡對面處理牙齒,下午到家裡附近的美容院整理頭髮,距離上一次整理頭髮,已經是一年多了,當飛飛的設計師聽到飛飛有這麼長一段時間沒整理頭髮時,他差一點沒嚇呆。 隨意地與設計師閒聊,聊到飛飛最近關於「平衡」的想法,為什麼要談平衡呢?「平衡」的重點在於那些平常容易忽略掉、但卻又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我們需要理解在自己心中的好不見得是他人心中的好。 我們所認為的不好也不見得是別人認為的不好。 我們需要理解自己希望他人能避免遭受的挫折,或許是其生命中必經的重要轉折。 莫以自己對生命樣貌片面的認識,輕易插手他人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成年人對孩子的犧牲行為可能只會加強孩子的自我中心觀點。成年人應該展現真實的情感和溝通需求,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觀點和感受。不需要做萬能的父母,適時表現脆弱對雙方都有好處。
Thumbnail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是「有價的」。也是,我大致能夠理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利益交換,情感關係亦然。再好的朋友,如果無法為彼此提供情緒支持,那麼關係似乎也不見得能夠成立。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最近外場來了一位新員工,他是大學生,個性開朗樂觀又健談,很快與外場的大家打成一片,我也是多次聊天中,與他成為了朋友。 但如此樂觀的他,有一天開始突然變得不太與我們說話,一整天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的樣子,即使問了他也不回答,雖然很擔心他,但是如果對方不願意說,也不能逼他說。 有一天下班,
Thumbnail
會和阿人認識,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工作場合中能認識到變成熟識朋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能在沒有一起工作後又能持續聯絡,又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在工作場合中認識到一個正常人,更是不容易的事。 而我們都做到了,光這樣就值得為自己鼓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我們需要理解在自己心中的好不見得是他人心中的好。 我們所認為的不好也不見得是別人認為的不好。 我們需要理解自己希望他人能避免遭受的挫折,或許是其生命中必經的重要轉折。 莫以自己對生命樣貌片面的認識,輕易插手他人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成年人對孩子的犧牲行為可能只會加強孩子的自我中心觀點。成年人應該展現真實的情感和溝通需求,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觀點和感受。不需要做萬能的父母,適時表現脆弱對雙方都有好處。
Thumbnail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是「有價的」。也是,我大致能夠理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利益交換,情感關係亦然。再好的朋友,如果無法為彼此提供情緒支持,那麼關係似乎也不見得能夠成立。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最近外場來了一位新員工,他是大學生,個性開朗樂觀又健談,很快與外場的大家打成一片,我也是多次聊天中,與他成為了朋友。 但如此樂觀的他,有一天開始突然變得不太與我們說話,一整天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的樣子,即使問了他也不回答,雖然很擔心他,但是如果對方不願意說,也不能逼他說。 有一天下班,
Thumbnail
會和阿人認識,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工作場合中能認識到變成熟識朋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能在沒有一起工作後又能持續聯絡,又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在工作場合中認識到一個正常人,更是不容易的事。 而我們都做到了,光這樣就值得為自己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