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思考框架」:你腦內的限制器,從何而來?

理解的限制,是否必然?

常聽有人這麼說:「我心裡就是有一道崁過不去」。

會這麼說的人,代表著他心裡明白自己應該去做某一件正確的事,但就是無法付諸行動,就像是有一道無形的障礙擋著他的去路。

另外也有一句網路上流行的話:「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通常這句話,是網民們見識到了極度有錢的富豪令人瞠目结舌的花錢方式之後,驚訝地頭腦一拍,發自內心的讚嘆之語。因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原來錢、還可以這麼運用。

就像是看到這段影片裡蝙蝠俠如何解決超人的經濟問題時,一般觀眾會有的感慨。

這兩句話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反映了一個事實──人類的思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如同我之前的文章所述,人類的思考就像是水一樣,並且不是一般的水,而是朝向四面八方流湍的山洪。

把普通的水裝在瓶子裡,除非瓶子破損、或著是水滿出來,否則水的流動範圍永遠只會侷限在瓶子裡。四處泛濫的洪水如果沒有堤防的阻礙、或是引水渠加以疏通,就會沖垮人類的居住環境,造成巨大損害。

如果要駕馭水,就要對水設下限制。人類的思考框架為了駕馭思維,勢必會對思維設下諸多限制條件。

限制從何而來?

那麼人類思考框架的限制,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可以歸結為幾個主要原因。

首先,因為人類的認知能力有限,而世界卻極為廣泛且複雜。我們不可能一次性而且全盤理解世界的一切,只能一次把世界切出其中一小塊,放到人類的腦海裡模擬。

思考框架就是這樣的工具,輔助人類在他們的大腦裡模擬世界的一小部分。

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想要知道整個地球地表的樣貌之時,我們會怎麼做?是不是會畫個世界地圖?

而不論我們用何種方法所描繪出來的世界地圖,都不可能呈現出地球表面上所有的真實樣貌。

例如山岳、河川、湖泊、峽谷、森林、樹木、建築物等各種複雜的地形和地貌,當要放到地圖上來呈現之時,這些細節當然只能省略掉,雖然它們實際存在於地球上。一方面技術有限,一方面我們的感知能力更是有限,當我們使用「地圖」這種平面的思考框架來理解地表時,我們只能這麼做。

更別說棲息在地球上的各種動植物了,當我們必須以全球等級的宏觀尺度來觀察世界的時候,勢必得做出非常多的取捨,刪去大部分的細節,去蕪存菁出最抽象化的輪廓呈現在一張平面的紙上。

我們每次只能把世界的某個片段放到思考框架裡,讓大腦來思考它、理解它,然後把這個對於世界局部的模擬結果一點一點地拚接起來,讓它更接近世界的真實樣貌。因此,思考框架這個容器肯定會有邊界,勢必會有限制。



來自機體本身的限制

我們人類本身的身體機能,某種程度上也會限制我們的思考。

人類感知外界的能力,基本上不外乎五種基本感官能力: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而人類這五種感官能力的作用和範圍,都非常有限,跟其他動物相比也各有長短、互有千秋。

以視覺為例,人類的左右眼加起來只能看到前方約 200 多度的範圍,不像昆蟲具有 360 度的視野,也就是說平常狀態下,同一時間內人腦所接收到的視覺情報就硬生生地少了昆蟲一大半。然而昆蟲的一顆眼睛裡有無數個小小的複眼,同樣看一個蘋果,人類腦子裡接收到的就是一個蘋果,而昆蟲腦裡會接收到的是上百個小小的蘋果。

如果人類的眼睛跟昆蟲一樣的話,那麼現在人類所有的知識體系肯定是完全不一樣的面貌。

人類的身體構造會影響到學問和知識的發展嗎?很有可能。

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人的身體像蛇一樣的話,那我們對於數學的理解會跟現在有著相當大的不同。

蛇沒有人類那麼靈活的雙手,沒辦法抓握、排列東西,自然不可能像人類那樣子一邊伸手拿起一個又一個的東西、一邊數這些東西的數目。因此,人類的身體若是如此這般,很有可能發展不出 1、2、3 ……等自然數的概念。

不只是身體,人類大腦的機能限制,也會影響到人類思考框架和知識體系的發展。
例如說,人類大腦的短期記憶(5 到 20 秒的短時間之內有辦法處理而不致遺忘的資訊數目),據研究只能達到 5 ± 2 個元素。 

因為這個原因,許多思考框架為了方便讓人使用,也通常都是集合成這個數字範圍內的元素。四個是最常見的,例如說:PDCASCQAOODA等,族繁不及備載。

成功學的經典名著:史蒂芬.柯維博士的《與成功有約》之中所彙整出來七個習慣(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向來為人津津樂道,至於為什麼是七個,而不是八個或更多呢?也許柯維博士當年下筆之時,也是考慮到了人類大腦的這個特性吧!



問題本身的限制

另一個為何思考框架會有所限制的原因,在於──每個思考框架所處理的問題並不相同。

某些思考框架專注於處理與生存相關的問題,例如:戰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這也是一種人類身為動物、必定內建於其生理機制裡的一個基本反應。當遭遇到威脅時,動物第一時間之內會採取的反應動作不外乎「戰鬥」與「逃跑」兩大目的。

這類的思考框架,所處理的第一要務是「如何確保生存」。

然而,還有一些其他思考框架,它們處理的問題則更為抽象和學術性,所追求的是某些原則和規律,與人類的生存不一定有那麼直接的關係。

舉例來說,物理學就是這樣的思考框架,它所關注的是世界運作的基本原則,把世界主要細分成物質與能量,並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規則,以期找出放諸四海普遍適用的一個基準。

同樣身為學科,心理學說不定比物理學更為複雜。心理學並試圖找出人類的心理運作和行為是否有其規律,然而這些規則或許可以解釋大多數人類的行為,但總有一些個別的人不符合這個規則的解釋。這並不能代表心理學跟物理學相比是有個問題的學科,只能說人類的心理比物理現象更為複雜和難以捉摸。

這也代表著,不同的思考框架就是在模擬世界的不同部分。每個思考框架都有其獨特的規則和適用環境,這也是它們本身的限制。


下個禮拜,會對人類的思維與思考框架有著何種限制,做出更多延伸和解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George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