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反動的修辭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反動的修辭:悖謬論、無效論、危害論


📝閱讀心得

這本書提出了三種反動修辭,簡化後:

  • 悖謬論:行動將導致反效果。
  • 無效論:行動並無效果,徒勞無功。
  • 危害論:行動將產生危害。

書中提到悖謬論與無效論相悖,因為「反效果」也是產生效果的一種形式,「無效果」是沒產生任何效果,包含正、反效果。無效論也讓我想到習得性無助。而作者覺得最強的影響力應該是「危害論+悖謬論」或「危害論+無效論」,也就是先論述行動將產生危害,且導致反效果或無效果。

不過作者在歷史脈絡中鮮少見到此組合,推測可能是論述會過於複雜不利於推動,這也讓我想到「斷言、重複、感染」:

簡單、純粹的斷言,擺脫一切的邏輯推理和證據,是讓一種觀念滲透群體腦海的有效手段。越簡潔的斷言,越沒有論證和證據,就越有威信。—《烏合之眾》

從另一層面而言,或許人產生的威信感,並不是發自自身內在的自信,而是簡潔的斷言讓聽者產生「很有威信的感覺」,例如:「就是這樣!」、「大錯特錯!」、「某某就是……」等。

而這三種反動修辭,除了對社會議題的探討,也能對自身問題做思考,只要將「社會改革」改成「跳脫自身舒適圈」,從「不跳脫舒適圈的行為」可能會產生危害、導致得不到幸福,甚至失去幸福。但相同修辭也存在於「跳脫舒適圈的行為」:

  • 「不跳脫舒適圈的行為」可能會
    • 產生危害(不行動危害論)
    • 導致得不到未來的幸福(不行動無效論)
    • 不跳脫舒適圈會,反而失去未來的幸福(不行動悖謬論)。
  • 「跳脫舒適圈的行為」可能會
    • 產生危害(行動危害論)
    • 導致失去當下擁有的幸福(行動無效論)
    • 跳脫舒適圈,反而失去當下的幸福(行動悖謬論)

從兩面論述可得出一個重點:未來的不確定性。論述者預設的框架,是未來會更好或是更糟,只有到未來發生後才確定,就如同書中提到:

  • 反動派預設社會是:恆存結構的、定律的、重複的、永劫輪迴的、環形的。
  • 進步派預設社會是:恆動的、進步不重複的、不斷創新推進的、線形的。

而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所以最後作者寫道:「其實我真正完成的工作是,描繪了反動派與進步派兩邊都長期在實踐的堅持己見的修辭學。」

再回到剛才提的重點:未來的不確定性。對未來是悲觀還是樂觀讓我想到《善用悲觀的力量》引用尼采:「盲目的樂觀,只會使人感覺膚淺;過度的悲觀,則會使人走向毀滅。唯有悲觀後的樂觀,才是精神上的強者!」透過修辭學能看透更深的預設框架,修辭學應在影響力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只是探討的中文書籍似乎不多。

而不確定性也讓我想到VUCA,藉由修辭學的一體兩面,也讓我想到能產生影響力的不正是VUCA的反面嗎?搜尋一下還真有,哈佛商學院教授比爾.喬治(Bill George)提出的「VUCA 2.0」:

  • 面對易變性(Volatility),要找到願景(Vision)
  • 面對不確定性(Uncertainty),要更多溝通了解(Understanding)
  • 面對複雜性(Complexity),要解決問題的勇氣(Courage)
  • 面對模糊性(Ambiguity),要能更快適應(Adaptability)

不過如果直接逆轉成:不變性、確定性、簡單性、清楚性。那似乎得到跟「斷言」相同的影響力,「斷言」也符合上述四種特徵。

raw-image

拿出之前彙整的架構,在我統合梳理的體系中,分為二大部份:

  • 內在:專注力(演員的內在修養、內聖、體、本質)
  • 外在:影響力(演員的外在演技、外王、用、表象)

內在架構已透過葛吉夫的第四道、藏傳佛法、斯多葛主義、三波演進的行為認知療法等,基本完成了梳理,目前新發現後設認知療法與焦點解決治療有可能也能納入其中,專注力的重點在於後設認知與後設覺察。

外在架構正在摸索梳理中,繼上次的框架再併入此書:

raw-image

這其中「不確定性」在三本書中重複出現,稍微想了想,「減少不確定性」與「增加確定性」不太一樣,例如:減少鞭子,不等於增加糖果。

而增強與懲罰部分似乎會有雙重否定句的形式,用糖果與鞭子或許會具體一些:

  • 增強
    • 正向增強:給予+糖果+(正正得正)
    • 負向增強:移除-鞭子-(負負得正)
  • 懲罰
    • 正向懲罰:給予+鞭子-(正負得負)
    • 負向懲罰:移除-糖果+(負正得負)

例如:不確定性=〔不-〕〔確定性+〕=負正性質,移除不確定性=〔移除-〕〔不-〕〔確定性+〕=負負正性質。抗拒也有負性質,減少抗拒=〔減少-〕〔抗拒-〕=負負性質。或許這部分修辭學會提到吧,找書來讀讀。

最後整合架構的懲罰(減少行動力)尚有拼圖未完成,或許往權謀方面找找資料,也可能中國古時的權謀書會有啟發,也或許讀了修辭學會將操控制約的大架構全部改寫,慢慢摸索吧。

以前總會調侃《萬法簡史》是萬法撿屎,別誤會,肯恩·威爾柏的《事事本無礙》與《一味》對我影響還是很大,只不過深入佛法與道家思想就能看出整合之路的「非正統解釋」,再者如要整合儒釋道耶回,最終也只能取其最大公因數,也就是溫良恭儉讓之類的普世價值,無異於燉成一鍋大雞湯,究竟整合之途是萬法取其精華,還是取其糟粕?

在我整合建構自己思想體系的現在,也會自問這問題,而且也會擔心整合後因損失規避而不捨得放棄,我將心態與技術做區分,手術刀能救人也能傷人,技術也是,但手術刀比心靈雞湯或毒雞湯實在得多,至於藥到病除,還是藥到命除,在技術手冊中也只能備註良心建議。

拉拉雜雜說了一堆,最後以此書無效論中的一個有趣的笑話做結尾:

有人問:「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差別在哪裡?」答案是:「在資本主義體制裡,人剝削人;在社會主義體制裡,剝削的方向正好相反。」


📚延伸閱讀

  • 叛離、抗議與忠誠
  • 入世哲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的奥德赛之旅
  • 如何說服一隻貓?
  • 說理I:任何場合都能展現智慧、達成說服的語言技術
  • 說理Ⅱ:後真相時代穿透分歧、建立共識的思維技術
avatar-img
101會員
438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重要時刻這樣傾聽、那樣對話【英國生命線志工訓練手冊】
因為恐懼而無所畏懼,無私、利他,在於同理他人恐懼!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
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國際臥底專家教你輕鬆取得他人信任,對你掏心掏肺
神奇十句法訓練大腦永久擺脫焦慮恐慌症
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重要時刻這樣傾聽、那樣對話【英國生命線志工訓練手冊】
因為恐懼而無所畏懼,無私、利他,在於同理他人恐懼!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
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國際臥底專家教你輕鬆取得他人信任,對你掏心掏肺
神奇十句法訓練大腦永久擺脫焦慮恐慌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Thumbnail
這件事裡存在負面信念。所以,在你認識到是負面信念做的這件事,並且用盡其所有騙術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認真的檢視其中每一個騙術了。而使用這個模版的方法就是拿一些具體的負面概念,依靠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的步驟來檢視它們,找出這個負面概念是什麼。 認真的檢視其中每一個騙術
政治改革是一個不能今是昨非兩套標準的任務,而所謂今是昨非的荒誕我們在惡意阻撓國會改革的民進黨身上看到,其實仔細思考高下立判,民進黨對於因為國會聽證權擴張失去的保護傘感到焦慮,而不惜發動側翼分子甚至在國會醜態百出,但民進黨應該自己很清楚但凡一個法令通過是所有的政黨還有官員都一體適用,並非只針對民進黨,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洞悉人性的複雜面向是相當重要的課課,只有真正理解消費者內心的願景與盲點,企業才能提出貼近他們需求,甚至超越期望的產品與行銷策略。而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就透過「絕對效應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Thumbnail
這件事裡存在負面信念。所以,在你認識到是負面信念做的這件事,並且用盡其所有騙術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認真的檢視其中每一個騙術了。而使用這個模版的方法就是拿一些具體的負面概念,依靠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的步驟來檢視它們,找出這個負面概念是什麼。 認真的檢視其中每一個騙術
政治改革是一個不能今是昨非兩套標準的任務,而所謂今是昨非的荒誕我們在惡意阻撓國會改革的民進黨身上看到,其實仔細思考高下立判,民進黨對於因為國會聽證權擴張失去的保護傘感到焦慮,而不惜發動側翼分子甚至在國會醜態百出,但民進黨應該自己很清楚但凡一個法令通過是所有的政黨還有官員都一體適用,並非只針對民進黨,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洞悉人性的複雜面向是相當重要的課課,只有真正理解消費者內心的願景與盲點,企業才能提出貼近他們需求,甚至超越期望的產品與行銷策略。而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就透過「絕對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