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定,但真實的傷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非特定,但真實的傷害〉2023-01-22


  如果我們真的要討論一件事情的是非對錯,那麼,是否真的存在有一個特定或不特定的人因為這一特定的行為受到傷害,便不會是真正影響其對錯的因素。


  換句話說:一個行為不會因為它傷害到人就必定是錯的,也不會因為它沒有傷害到人就必定沒有錯。尤其當我們的這個時代,人們特別標示出了「傷害到情感/感受」作為介於「具體的傷害」和「沒有傷害」之間的第三種情況時,它就讓問題更加地撲朔迷離。



  從一個最基礎的立場出發,我們都不會希望人的言行受到無節制與無特定標準的審查。而「傷害到情感」就是一個會令這裡產生模糊空間的破口。設想一種狀況:一群特定國籍的人因為你批評他們的國家領導人而表達憤怒,你可能會說「噢,抱歉,傷害到你們的情感」,另一個人則對你說:「你不需要因為說出事實而道歉,是他們自己玻璃心」。


  這種狀況說明了,人們在考慮「傷害情感」問題時,並不真的在乎那些情感,而是會去裁斷那些情感值不值得被放上檯面,如果對方「玻璃心」,他的情感就不那麼需要被考量。但如果對象不是一個「玻璃心的群體」,那相關的話則一句也不該說。



  這樣的差別對待是毫無道理的,納粹玩笑、南京大屠殺玩笑、228玩笑的嚴重性是不能排序的。如果一個人被打傷,我們不會荒謬地因為他比較不強壯而去說「那只是因為他太弱小,是他玻璃皮肉」(當然,令人沮喪地,的確還是有人會這麼說)。


  但「傷害情感」卻經常地被這樣討論,這一部分是因為:傷害情感更沒有那明顯的外傷可以去驗證。但另一部分是,面對這些事不關己的問題,人們更願意去要求被害者變得更好,而不是挺身做出改變。



  為了做出改變,為了使真實的人的生命體驗獲得改善,我們終究還是要回到是否有人會受傷。但為了更好地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專注的便不是任何一次行為中的任何一個人的特定感受--雖然那些感受非常真實且重要,但那是他與他身邊的人的課題,我們的插手並不能起到太多作用(或許能做的,僅僅是在遠處給予支持)--而是總體而言,這種類型的行為是否終究要讓世界裡的人的生活體驗受到負面影響。自此,我們的工作便被歸納為:去更廣泛地避免現在與未來的真實的人受到傷害,以此來完善對一特定行為的評判。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2eJJnxkHLNaEXrKBnap4ssWdvs5iWpQ8HZnpNVBWWNZ4rW6GQZwQ43WyQA7Q2qToxl




















avatar-img
86會員
76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的創造力與美好瞬間--那些可以給人力量的「短影音」〉
〈做個選擇或找個理由〉
〈「去說出你自己錯在哪裡」:一種抽象的「非教育」〉
〈自己推開箱蓋的貓〉
〈人文社會的實踐,與不是愛莉莎莎的我們〉
〈人的創造力與美好瞬間--那些可以給人力量的「短影音」〉
〈做個選擇或找個理由〉
〈「去說出你自己錯在哪裡」:一種抽象的「非教育」〉
〈自己推開箱蓋的貓〉
〈人文社會的實踐,與不是愛莉莎莎的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那間KTV裡,見到這樣的女孩,我被震撼了! 小弟弟像是脫韁的野馬,一刻也安分不下來,  興奮得直流口水,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  誰會想到這趟天使城的旅程,竟會讓我見識到上千名女子,  甚至讓小弟弟與十多位妹子熱烈交流?  短短七天,  我與團友一起逛遍了三十多間酒吧、八間KT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飛機起飛時會先穿雲! 那種彷彿置身五里霧當中的感覺很奇妙! 穿雲之後飛機就會飛在平流層! 這個時候可以清楚看到底下的雲層! 通常這個時候就不太會有亂流了! 所以飛機才要在巡航期間飛在平流層當中! 搭飛機真的很好玩! 出國就是要搭飛機才有
非厄米表面效應就像是一群彈珠在盒子裡,正常會散開,但現在卻全都跑到盒子的邊邊擠在一起。 這是因為科學家用特別的方法控制它們,讓它們不再平均分布,而是喜歡待在邊緣。這種現象就叫做非厄米表面效應。 想像一下你有一個裝滿彈珠的盒子。一般來說,這些彈珠會均勻地散佈在盒子裡,對吧?但這次,科學家發
Thumbnail
是否常在職涯發展上陷入二元思維困境?本文教你如何打破非A即B的3個迷思。 不只是投資,更是人生規劃的智慧,使用槓鈴策略來協助打造職涯競爭力與應變力。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在不同的情境下,這個所謂的「攻擊」會有不同的意義存在。 有時是對方真的有惡意,對方可能是被我的某些行為、言語刺激,才來攻擊我。如果對這個類型的說明感興趣,可見我之前的文章:理解對方其實跟同不同情、原不原諒沒有關係。 但有時是對方完全無心、只是隨意地評論一句,或者做了一件他...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那間KTV裡,見到這樣的女孩,我被震撼了! 小弟弟像是脫韁的野馬,一刻也安分不下來,  興奮得直流口水,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  誰會想到這趟天使城的旅程,竟會讓我見識到上千名女子,  甚至讓小弟弟與十多位妹子熱烈交流?  短短七天,  我與團友一起逛遍了三十多間酒吧、八間KT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飛機起飛時會先穿雲! 那種彷彿置身五里霧當中的感覺很奇妙! 穿雲之後飛機就會飛在平流層! 這個時候可以清楚看到底下的雲層! 通常這個時候就不太會有亂流了! 所以飛機才要在巡航期間飛在平流層當中! 搭飛機真的很好玩! 出國就是要搭飛機才有
非厄米表面效應就像是一群彈珠在盒子裡,正常會散開,但現在卻全都跑到盒子的邊邊擠在一起。 這是因為科學家用特別的方法控制它們,讓它們不再平均分布,而是喜歡待在邊緣。這種現象就叫做非厄米表面效應。 想像一下你有一個裝滿彈珠的盒子。一般來說,這些彈珠會均勻地散佈在盒子裡,對吧?但這次,科學家發
Thumbnail
是否常在職涯發展上陷入二元思維困境?本文教你如何打破非A即B的3個迷思。 不只是投資,更是人生規劃的智慧,使用槓鈴策略來協助打造職涯競爭力與應變力。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在不同的情境下,這個所謂的「攻擊」會有不同的意義存在。 有時是對方真的有惡意,對方可能是被我的某些行為、言語刺激,才來攻擊我。如果對這個類型的說明感興趣,可見我之前的文章:理解對方其實跟同不同情、原不原諒沒有關係。 但有時是對方完全無心、只是隨意地評論一句,或者做了一件他...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