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人生後,發現錢越來越重要,一方面當然是對於退休生活的想望,更因為築夢踏實真的需要有基本財力。
回首初入社會時對於職業的選擇,那時在「想望」和愛中掙扎,因為要負擔家計和龐大的房貸,看到父母的企盼,我選擇了收入較穩定的工作。
轉眼載沉載浮了30多年,這一份工作的薪資和福利並沒有想像的好,限制和框架卻是非常多,但沒有後悔、也無從抱怨,至少是當時自己的選擇,而且在經濟安全的基礎下,至少心還是可以自由。
逝者不可追,最近讀這本《#愛與錢》,倒是讓我有了重新探索、思考的機會,或許錢讓生理、物質需求有了滿足,但如何讓「愛」豐盈自己的心與靈,活出有意義、有使命感的人生,才是可以著力的。
.
我們在面臨抉擇時,總是希望尋求他人的建議,讓別人告訴自己該怎麼做,其實某部分是規避責任,不用為自己的選擇後悔或負責。
但我可以說是父母決定了我的人生嗎?需要為自己過往的30多年懊悔嗎?在這個過程中我真的沒有得到好處或喜悅嗎?
就像日劇《#重啟人生》女主角經歷了多種職業選擇及人生,最終知道要什麼的還是自己,最後一次的人生,是要讓這輩子過得更好。
或許我們總是習慣記得困難和不開心,把過錯歸咎於別人,認為是他人為自己設下了重重難關,卻把 #選擇權 交給了別人。
.
書中提的 #5C架構,用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好用,我們不用再尋求別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而是幫助我們發現在思考上的盲點,釐清自己在意的優先順序。
▶第一步:釐清(Clarify)──透過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真正在乎的與不在乎的。
▶第二步:溝通(Communicate)──和其他「利害關係人」溝通決定的起心動念或考量。
▶第三步:考量廣泛的選擇(Choices)──擴大思維的視野,開闢更多可能的替代選擇方案。
▶第四步:與親友和其他資源保持聯繫(Check in)──尋求他人的建議、協助和資源。
▶第五步:探索可能的後果(Consequences)──考慮對各層面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生活、人際或工作。
我們可以用5C架構處理人生中最重要、但也最艱難的問題:例如要不要跟這個人共度一生?什麼樣的工作最適合自己?如何兼顧工作與志業、家庭與夢想?怎麼做才能在必要時結束不良的關係?何時退休、如何過晚年生活、長照方式、遺囑與遺產等。
.
在不完美、不確定的世界裡,決策的結果或許也不明確,但至少可以先鍛鍊 #心理肌肉,提早做一些準備與因應。
重要的是,我有權利決定如何讓自己開心,身心舒服安定,不用為難自己,停留在 #負面情緒 的漩渦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