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如何找到適合的工作,職業與薪水如何選擇? 5個建議讓你更有方向!(下)


接續上一篇畢業即失業?職業與薪水如何選擇?5個建議讓你更有方向!(上),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回去看會比較有概念哦!


那麼,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心態呢?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固定型心態的特徵,不要灰心,因為心態是可以改變的。你可以通過以下3個方法來培養成長型心態:


1. 改變你的語言 :


用「還沒有」而不是「不行不會」來描述你的能力,例如「我還沒有學會這個技能」而不是「不行!我學不會這個技能」。

用「可以」而不是「必須」來描述你的目標,例如「我可以提升我的表達能力」而不是「我必須提升我的表達能力」。


2. 挑戰你的信念 :


當你遇到困難或失敗時,不要把它們視為自己能力的證明,而要把它們視為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問問自己:「這次失敗教會了我什麼?」「我可以如何改進我的策略或方法?」「我可以從誰那裡獲得幫助或建議?」


3. 慶祝你的進步 :


不要只關注你的結果,而要關注你的過程。記錄你的每一步進步,無論多小,都值得你為自己鼓掌。同時,也要欣賞他人的努力和成就,並從他們身上學習和借鑒。

有了成長型心態,你就能夠更自信和積極地面對你的生活中的抉擇與挑戰。你會發現,你的職涯發展不是由你的天賦或運氣決定的,而是由你的怎麼看待自己和行動決定的。


你會更願意嘗試新事物、接受挑戰、尋求幫助、分享經驗、反思失敗、持續學習和創新。這些都是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上脫穎而出的素質。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他影響我們工作抉擇的因素,例如市場需求、行業趨勢、公司文化、個人興趣等。我們需要在考慮這些因素的同時,也考慮自己的心態。


只有當我們有了一個全面且健康的心態,全方位的盡可能綜合考量到各個面向,我們才能夠完整的更好認識自己、發揮、提升和超越自己。

實際現實面:


講完心態面想來講講實際面,通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往往會過於關注薪資的高低,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例如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學習機會、成長空間等。這樣的心態可能會讓你錯過一些適合你的工作,或者讓你選擇了一些不適合你的工作,只為了追求一個看似高的數字。

但是,薪資並不是衡量工作價值的唯一標準,也不是衡量自己價值的唯一標準。薪資只是一個反映市場供需關係的數字,它並不代表你的能力或者潛力。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寫作和閱讀的人,但你為了高薪而選擇了一個做會計或者金融分析的工作,那麼你可能會很快感到厭倦和沮喪,因為你做的事情並不是你真正喜歡和想做的事情。可能會失去動力和創造力,也會失去與同事和客戶的良好關係。


這樣的結果,不僅對你自己不利,也對你的公司和社會不利。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數學和邏輯的人,但你為了高薪而選擇了一個做廣告或者公關的工作,可能會很快感到困惑和無力,因為你做的事情並不符合你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優勢。


會更容易在工作中感到壓力和焦慮,也可能會與工作目標和要求產生衝突。這樣的結果,也不會讓你感到滿意和開心。

調查報告:

根據**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的調查報告 : “2019年畢業校友中,在職者對於「工作與興趣相符」的滿意度為3.67分 ,低於「工作與專長相符」的3.82分 和「工作與學校所學相符」的3.75分 。”


另外還有根據104人力銀行2022年的工作價值認知調查 : “8、9年級世代認為目前所學不符合職場的需求,所獲得的薪資也不符合自己的期待,顯示年輕世代較注重工作的正確性與被認可度,且重視和同事的溝通與合作情形,7~8年級世代普遍認為薪資條件符合期待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工作有保障。”


這些數據顯示,很多畢業生在找工作時,並沒有充分考慮自己的興趣和熱情,而是以薪資為主要考量,導致工作滿意度不高。


因此,我建議在找工作時,薪資不是優先考量,而要看整體的工作條件和發展前景。盡可能找一個能夠發揮你的優勢和興趣,能夠讓你持續學習和成長,讓你感到有意義和快樂的工作。


這樣的工作,才是真正適合你的工作。而且,當你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時,你也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薪資和更好的評價,真正享受工作帶給你的快樂和成就感。


當然,我也不是說薪資完全不重要。我只是想提醒你,薪資只是工作中的一個因素,而不是唯一或者最重要的因素。


找到適合自己工作的建議:


其實,沒有一種方法或建議是絕對好或壞的,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你可以嘗試以下5個建議:


1- 認識自己:

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性格等特點,這可以幫助你找到符合自己期待和需求的工作。


2- 調整心態:

不要把工作抉擇看成一種生死攸關的事情,而要看成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你可以隨時改變你的選擇,只要你願意嘗試和適應。


3- 擴大視野:

不要局限於一些傳統或流行的職業,而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多方向的參考一些你真正感興趣的職業,或者向一些有相關經驗的人請教。


4- 做好準備:

不要盲目地做出決定,而要做好充分的調查和分析。你可以收集一些關於不同職業的資訊,比如工作內容、待遇、前景等,並且權衡利弊。


5- 跟隨直覺:

重視自己的感覺和直覺,它們是你內心的指引。你可以聽聽自己最想做什麼? 最喜歡什麼? 最適合什麼?


幫大家重點整理 :


一、人們在面對重要的抉擇時,會受到3種心理因素影響 :


- 決策風格 : 理性or直覺型

-決策目標 : 最大化(CP值)or滿足者

-決策後果 : 後悔or合理化型

二、人們的心態可以分為兩種:固定型(fixed mindset)和成長型(growth mindset)


-培養成長型心態的3個方法:(1).改變語言 (2).挑戰信念 (3). 慶祝進步


三、嘗試找到適合自己工作的5個建議 :


(1).認識自己 (2).調整心態 (3).擴大視野 (4).做好準備 (5).跟隨直覺


那麼你認為你是哪種類的人呢?


最後


我想呼籲所有即將畢業或已經畢業的同學們 :「雖然有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等從校園進入社會中,才會知道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但請試著不要被薪資所迷惑,被社會所壓迫。我們都有自己的價值與特質。

要相信自己,追求自己真正喜歡和想做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夠持續支撐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意義。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在畢業後的工作抉擇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記住,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最適合你的答案。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喜歡的朋友還請幫我按讚訂閱分享,幫助更多人,也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哦!下週見!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Hi!歡迎來到好想來!在這裡我們會赤裸的週更關於個人成長、經驗分享、投資理財、健身、生活心態等,希望藉此能觸及影響更多人,一起成長學習!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