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妹的多語學習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暖妹在美國成長到快七歲才回台灣,之前的幼兒園(preschool)是讀蒙特梭利日英沈浸式幼兒園。選擇這所學校的原因有幾個,當時暖妹的個性比較害羞和謹慎,加上我們從她出生開始除了共讀英文故事書之外,她接觸英文的機會比較少。我觀察到在公園玩的時候,暖妹對於講英文和過度熱情和激動的小孩會比較退縮,基於語言和個性,我一開始就朝著亞洲人較多的幼兒園去找。但是我並不想找中英雙語的幼兒園,因為我在家就可以自己教中文和台灣文化,而且我不希望她遇到使用中國式中文的老師教她「中國文化」,因此選擇了日本英文雙語的學校。日本對於台灣人來說十分熟悉,身邊的人會日文的也不在少數,更不用提我和威宇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會講日文,因此我們很幸運的在美國住家的附近找到一間日英雙語的幼兒園。蒙特梭利則是因為我認為這個教學方式能夠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並且會以自由選擇的方式保護孩子的學習動機。

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暖妹的語言程度是對日文完全不懂,對英文不太熟悉。學校上課時間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三點之後是延長時間,主要就是讓小朋友在playground玩耍,如果家長需要可以延長到五點再去接。早上的時間都只能講日文,因此沈浸式就是老師都只講日文,也會要求小朋友之間只能講日文,學校裡因為有許多日本和日本混血小朋友,他們對於日文還算熟悉,白天就是用日文學習所有的教材。下午則是特定的老師和在playground的延長時間才能講英文,總體來說,學習英文的時間比日文還少,甚至如果白天操作學習英文的教具,老師也是用日文來指導。

剛開始我觀察到暖妹出現語言混用的情況(一句話裡有三種語言並且文法會亂),中文使用上也不如中文母語小朋友來得好,當時我就擔心同時學三種語言是否會影響語言發展,但大概半年後就感覺到她三個語言都慢慢在進步。在學校上了兩年(五歲多)之後,就開始聽到老師稱讚暖妹日文講得很好,於此同時,暖妹也開始讀一些字數很少的英文故事,中文交談時則會常常聽到她使用共讀時故事書上聽來的詞語。日常生活的娛樂中,暖妹常聽英文歌和日文歌(因為爸爸喜歡,跟媽媽則是聽韓文歌),歌詞通常都聽兩三遍就會發音,有時候雖然不清楚意思,但是聽一聽就能跟著唱。卡通則是看英文卡通,剛開始也是會說看不懂,但是五歲之後開始看Octonuts、Magic school bus等會出現較多專有名詞的卡通,基本上都能理解80%以上,也順便學到許多科學和生物知識。中文部分就是繼續維持跟爸媽交談和平常聽我們讀中文故事書。

由此得知,她是根據情境來選擇自己當時要使用的語言,學了兩年之後,彼此之間都不再出現打架的問題,當然因為時間有限,同時學習三種語言明顯不如只學習一種語言來得快,但是累積起來的成果卻非常可觀。這也是我蠻意外的一個結果。在學校學到第三年,暖妹的語言使用的狀態已經很固定,就是去學校跟老師講日文,跟同學講英文,回家跟爸媽講中文,聽日文歌看英文卡通請爸媽講中文故事書,多語言的學習比我想像中還順利。

回到台灣之後,因為時間太倉促我來不及先教她所有的注音符號,開學之後,學校每天都有的國語課卻讓她很有學習興致,我想是因為她很早就了解到剛開始學習一個語言不會是很正常的,但是一開始學慢慢就能學會了,也算是無意間建立了成長心態。另外因為熟悉日文和英文的發音和拼音,對於注音的拼音規則也很快就能理解,只要常常閱讀將注音符號記熟,很快就知道怎麼拼怎麼讀,聲調方面則是經驗多了慢慢就學會了。現在變成很熱情的用注音在寫自己想像的故事,雖然不是很複雜的故事,一次寫一句然後畫圖,但是對於書寫的興致很高,這是我覺得比較難得的。

回過頭看暖妹學習語言的歷程,不諱言能夠提供一個沈浸式的語言環境的確是最重要,也是我們最幸運的地方。在台灣目前要幫她找到適合她程度和需求的英文或日文環境是我最煩惱的事情,也一直還沒找到最滿意的,這大概也是在台灣要讓孩子能夠雙語或多語的困難處,因為即使找到能夠提供母語程度的外語,也很難有一群能夠持續練習的同儕,這都需要父母多費心去尋找和研究。

此外,能讓孩子以第二或第三外語來從事娛樂活動,像是看卡通、聽音樂、看故事小說,我覺得是能夠維持程度最好的方法,因為他們就會迫不及待的想學想了解,能夠娛樂又能維持語言程度,一舉兩得。


avatar-img
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暖妹再次提到校外英文課對她來說太簡單,這件事情我目前的打算是,既然暖妹現在在學校正在如火如荼的學注音符號和國字,而她對於日文五十音和英文字母字彙的掌握度比注音符號和國字還高,在看日文卡通和讀英文故事書的日常裡,英文我暫時不幫她過度的加強。
經過第四週,暖妹已經習慣了校園生活,課外的課程也都已經固定下來,每天的生活作息也漸漸上規律起來,感覺經過第五週之後就能整個穩定下來。穩定下來之後,媽媽我終於能夠好好安排時間來完成一些還沒完成的整理工作和自己想做的事。
原本以為度過第二週之後能夠穩定下來,沒想到第三週開始全家都生病。一開始是我先全身痠痛和頭昏腦脹,後來接著暖妹和她把拔也發燒了。我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好一點,到今天暖妹雖然已經無症狀但是檢測過後病毒量還是兩條線。只能說每天都是計畫跟不上變化。但是又不能一直用一種毫無計畫的方式過日子,真的是很焦慮。
我們的小一新生順利度過第二週了。本週去體驗了體操課、第一次小學全天課、正式開始英文課,還有跟媽媽在家的閱讀進度。現在回想一下,本週也發生了不少事,難怪我感覺這週時間怎麼這麼長....
因為在美國讀的是英文日文雙語的preschool,我一直都相信暖妹的英文是很不錯的,而且畢竟是在美國出生成長到六歲,雖然在家我們只用中文,但她到學校去跟同學也都是用英文交談,看卡通也只看英文卡通,英文會好也不意外。我也聽她把拔說,老師常常說暖妹日文很好,因為我對日文一竅不通,又覺得老師應該是鼓勵性質
從美國搬回台灣兩個月後迎接了暖妹的小一新生第一週。雖然曾經希望能夠好好的調整作息和生活,但是事實證明在這麼短時間內要達成這個目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今天暖妹再次提到校外英文課對她來說太簡單,這件事情我目前的打算是,既然暖妹現在在學校正在如火如荼的學注音符號和國字,而她對於日文五十音和英文字母字彙的掌握度比注音符號和國字還高,在看日文卡通和讀英文故事書的日常裡,英文我暫時不幫她過度的加強。
經過第四週,暖妹已經習慣了校園生活,課外的課程也都已經固定下來,每天的生活作息也漸漸上規律起來,感覺經過第五週之後就能整個穩定下來。穩定下來之後,媽媽我終於能夠好好安排時間來完成一些還沒完成的整理工作和自己想做的事。
原本以為度過第二週之後能夠穩定下來,沒想到第三週開始全家都生病。一開始是我先全身痠痛和頭昏腦脹,後來接著暖妹和她把拔也發燒了。我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好一點,到今天暖妹雖然已經無症狀但是檢測過後病毒量還是兩條線。只能說每天都是計畫跟不上變化。但是又不能一直用一種毫無計畫的方式過日子,真的是很焦慮。
我們的小一新生順利度過第二週了。本週去體驗了體操課、第一次小學全天課、正式開始英文課,還有跟媽媽在家的閱讀進度。現在回想一下,本週也發生了不少事,難怪我感覺這週時間怎麼這麼長....
因為在美國讀的是英文日文雙語的preschool,我一直都相信暖妹的英文是很不錯的,而且畢竟是在美國出生成長到六歲,雖然在家我們只用中文,但她到學校去跟同學也都是用英文交談,看卡通也只看英文卡通,英文會好也不意外。我也聽她把拔說,老師常常說暖妹日文很好,因為我對日文一竅不通,又覺得老師應該是鼓勵性質
從美國搬回台灣兩個月後迎接了暖妹的小一新生第一週。雖然曾經希望能夠好好的調整作息和生活,但是事實證明在這麼短時間內要達成這個目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本有在上英文的晴晴因為有一陣子對英文有點排斥,讓我暫停了她的課程。但她要升小一了,想看是否能讓她重拾對英文的熱情。SunKids很用心的打來了解孩子的喜好和英文程度以及希望加強的部分,真的很用心。 ✨詳細圖文:https://reurl.cc/nv5Wn2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孩子學習另一國語言最好的時機是帶他們出國時。透過實際的語言環境和互動,孩子能更有效地學習不同的語言。
Thumbnail
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自主與獨立,透過日常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信,並藉由教具進行語文、數學、地理、健康教育與邏輯的教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進班學習的體驗,分享了孩子如何在蒙特梭利幼稚園中建立自信與獨立性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故事。
前言:主人翁心怡和妹妹育善在哥哥姐姐認識一所為偶像訓練的學校 🔴🔴雖然心怡敢互動也敢說話,但在他們眼裡依舊覺得心怡不夠自在。於是慢慢的去了解她的興趣愛好、喜歡的食物、喜歡的事物。畢竟也是個新手爸媽
前言:這是一間特別的學校,以音樂🎵與餐廚🧑‍🍳為主。 故事主人翁:小一 🟢🟢小一生長在一個特別的家庭,有一個可愛的妹妹-小二,跟7個喜歡小孩的哥哥姐姐住在一起,但他們卻都沒有血緣關系。原來這兩個小孩是領養的,分別來自不同的家庭。小一性格內向,不願意開口說話,小二活潑開朗,是小一的好玩伴
Thumbnail
我從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再也沒有堅持、或是期待跳跳糖會英文,他現在就學的幼兒園有半小時英文課,園長在入學前就說明的很清楚:「這半小時的英文課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知道有這個語言的存在,有這堂課,不會讓孩子 #會英文!」園長跟我想得一樣,我只想要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語言,同時不排斥這些語言,他不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本有在上英文的晴晴因為有一陣子對英文有點排斥,讓我暫停了她的課程。但她要升小一了,想看是否能讓她重拾對英文的熱情。SunKids很用心的打來了解孩子的喜好和英文程度以及希望加強的部分,真的很用心。 ✨詳細圖文:https://reurl.cc/nv5Wn2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孩子學習另一國語言最好的時機是帶他們出國時。透過實際的語言環境和互動,孩子能更有效地學習不同的語言。
Thumbnail
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自主與獨立,透過日常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信,並藉由教具進行語文、數學、地理、健康教育與邏輯的教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進班學習的體驗,分享了孩子如何在蒙特梭利幼稚園中建立自信與獨立性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故事。
前言:主人翁心怡和妹妹育善在哥哥姐姐認識一所為偶像訓練的學校 🔴🔴雖然心怡敢互動也敢說話,但在他們眼裡依舊覺得心怡不夠自在。於是慢慢的去了解她的興趣愛好、喜歡的食物、喜歡的事物。畢竟也是個新手爸媽
前言:這是一間特別的學校,以音樂🎵與餐廚🧑‍🍳為主。 故事主人翁:小一 🟢🟢小一生長在一個特別的家庭,有一個可愛的妹妹-小二,跟7個喜歡小孩的哥哥姐姐住在一起,但他們卻都沒有血緣關系。原來這兩個小孩是領養的,分別來自不同的家庭。小一性格內向,不願意開口說話,小二活潑開朗,是小一的好玩伴
Thumbnail
我從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再也沒有堅持、或是期待跳跳糖會英文,他現在就學的幼兒園有半小時英文課,園長在入學前就說明的很清楚:「這半小時的英文課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知道有這個語言的存在,有這堂課,不會讓孩子 #會英文!」園長跟我想得一樣,我只想要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語言,同時不排斥這些語言,他不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