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指標算不算「倖存者偏差」
這裡有點訛用。
有段時間我們在觀察社會上的「成功人士」總覺得是「橫空出世」,好像他們的存在和成就必然發生,再羅列一下這些人的共通點,似乎就可以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一方面現代在提到一個人能成功,不外乎是「刷首抽」、拚運氣,把金錢當作唯一指標,髒事只要鼓著臉皮就幹得出來;更甚還有的人居然要「入坑」,把這些人當偶像,入了圈子、熬出資歷還能裝派頭。
這應該只是透過奇怪的方法發達了,然後包裝成有成功的樣子吧。
...
就時間好像是一種衡量,只是差在我們不用它,它也會自然的流逝。
「想做的事,是不分優劣好壞」現在已經沒這麼贊同了。
這就有點宿命論,可能是因為我還滿相信「有適合自己的路」這樣的說法,然後花大把時間做的那些事情,要是在眾目睽睽下有個好的結果,我反而會擔心自己被騙。
讀書就是很妥妥的例子。
柯 p「失言」的時候有表示:低薪就是沒有用的科系太多;加上我覺得不愧是有讀書的人,在談人力供需的時候,他不是直接把供需搬出來講才開始解釋,而是描述完現象之後覺得就是這個調調,這點滿了不起。
因為說實在只是會讀書,和讀書是否有內涵、會成功,本就不具有必然關聯。
我不太鼓勵早早給自己訂價
你可以說我是被恐嚇大:大學期間的財富自由很可能只是暫時的。
我大部分時間會拿去思考、耍廢、躺床、焦慮,卻不會任由頭腦的聲音覺得這等於浪費時間,同樣是賺錢,但我沒有「急」的理由,即使我家境並不富裕。
而且積蓄是有可能花完的。
如果人真的想讓自己有錢點、有餘裕點,但選擇的、做的都是這麼多人在做的一件事,才是我本人最害怕的;當然,哪件事獨特到只有自己在做的,不過總覺得:就差在理由吧,總有個理由讓自己的理想能擦的比別人亮一點。
會不會這就是人力資本的精髓呀。
...
餘下的空間你可以透過方格子既有功能,與我的內容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