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UX design: 設計思考之發散性思考

設計思考的流程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方法可以被用在許多地方,但說到底內容包含甚麼?怎麼用在 UX 設計,或是人生設計中?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設計思考是什麼?

設計思考是什麼?


設計思考的大原則

  1. 提倡瘋狂且跳脫常規的想法。
  2. 沒有壞點子。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好點子會從哪裡冒出來。
  3. 確保每個人都感到舒適、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4. 依靠彼此的想法:可以依據彼此的想法繼續延伸。點子屬於整個團隊的!
  5. 一次只討論一個話題,嘗試專注於討論的目標。否則可能會偏離你設計的範圍。
  6. 視覺化:素描、繪畫、使用場景或任何你認為適合的道具來清晰表達你的想法。(畫畫很爛沒關係,重點是表達清楚!)
  7. 追求數量,而非完美。最好的點子總是來自於大量瘋狂點子。
  8. 讓階級觀念留在門外。在創意空間中,我們都是平等的!


設計思考時,好用的工具們

Sketching vs. Prototype

sketching 是快速的把想法描繪出來,在過程中去發想問題、提出可能的想法。

prototype 是在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之後,把想法具象化,試圖解決在sketching中提到的問題。


sketching 時:善用原子筆而非鉛筆(錯了就劃掉,不要擦!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這個目前看起來不好的點子,以後能不能派上用場);善用箭頭跟註解;善用動作圖畫(讓人更清楚在做什麼事情,以及做事情時的感受、情緒)。

可以使用post-its 嗎?在發散性思考初期盡量不要!因為在便利貼上的「文字」,會降低模糊性,進而阻礙思考的延伸。post-its 盡量用在計畫跟要執行動作時使用。

不會畫畫怎麼辦?可以用樂高玩具!通常這會比畫畫還難,但能發揮想像的空間更大!(誰說四方型的積木只能代表桌子?)


設計思考工作坊流程

設計思考工作坊流程

設計思考工作坊流程

  1. 許多來參與者來自不同領域,在這過程中定位工作坊的內容,並了解學員參加工作坊的原因。
  2. 暖身活動,讓學員們放開自己的腦袋!(從分析式的思維轉成創意思考)
  3. 專注於具體問題和已知的摩擦點,讓每位參與者做出明確的貢獻,並正面解決主要問題
  4. 讓團隊對提出的想法進行投票、評分或組織。
  5. 休息一下
  6. 進一步推動專案的進行,比第3步驟的發散思考更沒有限制
  7. 凝聚之前發散思考的內容。此步驟參與的人員較少,通常由設計主管和一些特定的專家組成。
  8. 統合工作坊的內容

其中我們來談談兩大發散性思考 (1st ideation & 2nd ideation)的內容吧!

1st ideation: Value Proposition

Value Proposition

這個模組必須由右至左完成,先從右邊的顧客資料著手,後再想左邊的解決&促進辦法。

Customer segment

Customer jobs: 顧客想要用產品解決什麼問題?

Gain: 顧客用了產品可以解決什麼問題(獲得了什麼)?

Pain: 顧客在用產品時遇到什麼問題?

對應到左邊的 Value proposition

Gain creator: 顧客在用了產品後更可以獲得什麼好處?

Pain reliever: 顧客在用了產品後可以解決/降低問題嗎?

透過以上這兩點發想產品內容。


1st ideation: Walt Disney Strategy

總共有三個步驟:
dreamer(天馬行空的想法)→ realist(如何實踐呢)→ critic(衡量)
後面兩者realist & critic 是在發散過後的凝聚想法的階段使用。

  • dreamer
    我們想要給用戶什麼?
    我們怎樣可以想像出一個解決方案?
    這個解決方案可能有哪些潛在好處?
  • realist
    這個想法我們該如何應用呢?
    我們的行動計劃是什麼?
    我們的時間規劃是怎樣的?
    我們需要哪些資源呢?
  • critic
    這個想法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呢?
    有什麼缺失的地方嗎?
    有哪些潛在的弱點?


1st ideation: Brain Netting

適合於遠端連線工作時,交流彼此的想法。

常用的工具:

  1. 連線用:Google meet, Zoom
  2. 共同協作白板:Miro (教學可以看這裡)、Google jamboard (好處是可以同時連線google meet)
  3. 文字彙整:Google docs


2nd ideation: The Power of Ten Technique

相比於第一階段的發散性思考,第二階段發散性思考會更跳脫框架,釋放你的想像力!

這個方法源自於一步電影,剛開始導演將視覺框架在範圍較小的區域,然後漸漸把鏡頭拉遠。因此這個方法,意旨用不同的框下去思考同一個問題。

比方說,現在的解決方法,若出現資金不足砍半了的情況下,如何調整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這個產品,不限於手機的物理空間,可以放大到整個電視牆呢?情況會不同嗎?


2nd ideation: Alter Egos 如果我不是我

轉換一下角度,想像這個解決顧客問題的人不是你,而是其他名人。他們會怎麼做?
比爾蓋茲會怎麼去改善我們目前的數位產品?

善用 empathy map,想像這個名人,會怎麼解決問題?

Empty Empathy Map with a picture of Prince in the middle

2nd ideation: Crazy 8

快速腦力激盪。必須在8分鐘內想出8個點子,並畫下來與同伴分享。在小組分享的過程中,組員們若有相似的想法,或臨時想補充、延伸,都可以隨時插入對話。

2nd ideation: Futures Thinking

用於考慮長期視角下的體驗,以及用於進行此類思考的方法和途徑。

它涉及時間演進,比方說在未來5、15、50年,消費視聽(比如電影和影集)會如何改變?醫療保健在接下來的50年會怎麼演進?

Futures Cones showing 6 axes of possible futures scenarios

依照現有世界中的情況,進行對未來的發想。上圖是將可能--不可能兩個極端分成六大部分。

  • 使用時機
    (1) 在戰略規劃中,用於提供長期規劃方向
    (2) 對某個使用者群體探討新技術或流程
    (3) 了解當前使用者和利益相關者對未來體驗的心智模型
    (4) 探測他們對預測性創新的接受程度。
  • 活動進行
    為了幫助參與者加速對未來的思考,將活動結構化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回憶與研究主題相關的過去里程碑和驅動因素(回顧歷史為什麼發生);其次,列出現在的趨勢;第三,這些趨勢將引導出未來的場景(這些場景是延續性的、轉型的、尋找新的平衡還是崩解的?)。


本篇講了許多促進 divergent thinking 發散性思考的辦法,

下篇:convergent thinking 聚歛性思考,敬請期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