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時任北一女國文老師的區桂芝老師因批評108課綱國文選文刪除〈廉恥〉一文是「無恥課綱」,引發軒然大波。老師本人的相關言行爭議也被北一女學生經由PTT鄉民代發文章揭露,在網路上掀起一波論戰。
作為形塑學生思想的兩門學科,國文與歷史課綱的內容,向來是各國教育議題的爭議之一,尤其在國家認同仍有爭議的台灣更是如此。然而仔細梳理後就會發現:所謂的「課綱爭議」背後,還是源自於教育者在意的是學生「學什麼」,而非「怎麼學」。
事實上,課綱內容—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在許多國家都是意識型態的戰場,從美國德州在2010年的保守派課綱,到韓國朴槿惠政府時期的歷史課綱被諷為「盡孝書」(註:朴槿惠在任內推動韓國歷史課綱微調,內容被認為刻意淡化其父朴正熙的獨裁政治,遭反對派諷刺為為父盡孝,稱之為「孝道教科書」),在在都顯示出教育背後的國家力量,以及「學什麼」的意識型態之爭。
不僅是人文社會科學,就連向來被視為是客觀、理性的自然科學,近年來也遭到質疑— —例如達爾文進化論就因為被質疑是「為種族主義背書」而遭到極左派人士反對,甚至有英國博物館因此開始審查其著作,並想要刪除其著作中「過於種族主義」的部分。無獨有偶,2021年,德州政府首度考慮要求學生了解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這項要求在產業代表與教育工作者間掀起激辯,前者想盡辦法為化石燃料說好話,後者則認為學生理應學習生活周遭氣候危機背後的科學。可見在課綱的戰場上,不僅是人文社會科學,就連自然科學都可能受到意識型態的把持。
從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發現:我們的教育看似給予我們親近知識的契機,但實際上我們仍然被束縛在「上位者希望我們學什麼」的框架下。就像法國哲學家傅柯所說的:「知識即權力」,我們所學習的知識,仍然被束縛在上位者所灌輸的意識型態中。若要突破「被侷限」的知識,我們更需要教學生「怎麼學」— —比起希望學生「學什麼」,從「怎麼學」的角度出發,才能讓學生擁有更寬廣的學習經驗,並跳脫教科書的限制,讓學習發生在生活中的每一刻。
當然,「學什麼」絕對是重要的— —要創造屬於自己的學習與知識體系,還是需要先有基礎的事實知識作為基礎。然而,「學什麼」之前,需要先學會「怎麼學」,才能在「怎麼學」的過程中慢慢進入事實知識的建構,建立自己的觀點,並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想,而不是被動接受教育者的意識型態。
然而在各種課綱的爭議中,大多數人關注的焦點往往僅止於「學什麼」,而不是「怎麼學」。
從一個學習者的角度來看,當學習者學會「怎麼學」(學習方法)時,他就會更有能力知道自己「學什麼」(事實知識),而從「怎麼學」進入「學什麼」的過程中,學生也會更了解事實知識背後的原理或脈絡,進而深化對事實知識的理解,並擁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回到一開始的國文課綱爭議:台灣歷來的國文課綱爭議點,大多都在「文言/白話文比例」、「選文內容」、「中華古典vs.台灣本土意識」之間打轉,學習的核心還是「我們應該教學生什麼樣的內容」。
但如果我們把視野拉遠,從「怎麼學」的角度來看問題,那國文課的教學內容可能就會像這樣:
1.如何讓學生產生主動接觸經典文學(無論是文言或白話)的動機?不管文章是不是課本選文。
2.要用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真正從歷史、社會及文化的脈絡理解文學作品本身及其背後的意義?
3.在文章中,作者使用了什麼樣的文學手法或風格?這樣的風格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教學目標從「讓學生學什麼」轉為「讓學生怎麼學」的同時,我們對於課綱背後的思考方向、課程設計與教學目標也將有更寬廣的視野。
旅居瑞典的作家吳媛媛長期關注瑞典教育現場,並著有《上一堂思辨國文課:瑞典扎根民主的語文素養教育》一書,書中對於瑞典國文教育的思考,或許能夠給台灣的國文教育現場帶來新的反思。
在吳媛媛的觀察中,瑞典國文教育的重心比起「教學生什麼樣的內容」,更著重在「教學生如何自主地解析和欣賞文學」還有「引導學生體會文學的樂趣」。這樣的教學目標,讓瑞典的國文課不再被「教什麼內容」限制,而更能讓學生從心底理解文學,以及學習文學的意義。
就如同吳媛媛在書中所寫道:「在瑞典國文課上也閱讀艱深的傳統文學,但利用現代白話注釋輔佐學生閱讀,不重記憶和考試,更重視各類傳統文學體裁背後的社會歷史淵源。」、「每看完一本或是一篇文學作品,我們通常採用口頭討論的方式和同學交流各種感想,這樣的討論很自由,也總是非常熱烈。(中略)······也可以戴上不同的眼鏡,從性別、階層、後殖民的視角去探究作者意圖和讀者經驗;甚至單純用人類學的角度,把文學當作瞭解某個時代和社會的材料。」這樣不以「學什麼」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讓瑞典國文教育不再受限於「學生必須學會什麼」,也讓老師們能夠以「引導」的立場,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與能力。
雖然寫作本文的出發點是源自於國文課綱爭議,但爭議背後反映的教育價值觀,並不僅展現在語文教育上,包含歷史、公民等社會科學,甚至是部分自然科學的課程,也都深深受到這種思維的影響。然而,比起由上而下地給學生知識,我們更應該讓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學習化被動為主動。
我認為,一個好的教育模式,比起一味地認為學生應該「學什麼」,更重要的是能否讓學生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與學習體系,並透過一套素養化的學習方法,建立知識的建構能力,讓學生成功將外在的知識內化為自身素養。無論是國文科或是其他科目,這都是未來的教育必須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