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所謂的馬路三寶?講的是女人、老人跟老女人,就經驗來講好像真的很容易是這樣,也是生活裡特別會厭女的時刻;不過時代不同了,覺得這個三寶應該要修正是「男人、女人、跟不會開車的男人與女人」現在不會好好道路駕駛的人真的超級多,自以為很會駕駛的年輕人或是男人,其實都只是暫時運氣好沒出事罷了。
在談論心理學的過程中,這應該是第一次要分享的主題,也就是「女性主義」有著專屬定義跟每個人的自我堅持理念。女性主義者就一定對男性有敵意?或是覺得自己是最棒的?只是在所有的心理學派裡面,這樣的名詞算是直接把族群給講的很明白了。事實上男性、女性就是一種客觀事實,不需要做過度的假設、區分甚至對立;但也許對於深受其害的人來說就是另一類人造成自己的困擾,所以才會如此不滿跟自己性別不同的族群。
不過有沒有可能在現實生活裡,只有男性或是只有女性的團體可以存活下去、生生世世呢?或許現在的社會跟技術有機會吧?不過這樣的團體應該也不可能太多、不可能太大,如果你/妳也認同這樣的觀點,那麼還是好好地跟彼此互動吧,每個人都有辛苦的地方、男性女性也都有要奮鬥的部分,比起相互仇視、應該是互相加油打氣是比較能夠讓整體往前走的。
閱讀這本書時有兩個比較不一樣的地方,第一個是引用了眾多的新聞事件;但也許都是西方事件或是當地的新聞,所以其實非常的陌生,要產生共鳴是很難的。另外這本書是翻譯書,也是閱讀過最多注釋的一本書,注釋多到容易讓人分散注意力,幾乎每一、兩頁都會出現注釋,有些篇幅甚至是上面是內容、然後下面是注釋,這樣的排版雖然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但密集程度超級高,不過因為它的標題下的很有意思、也一目了然,所以會建議可以從每個章節的標題,去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部分。
那麼厭女的資格是什麼呢?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在談你/妳認為自己有某個方面的權利或是資格去討厭女性,而這個出發點通常來自男性角色,不論是從任何角度的切入,就像一開始講的,會說出馬路三寶是女人、老人、老女人的人,某個層面你/妳就可以說認為自己駕駛技術超級好,所以女人、老人就不該上路,他/她們應該請別人載自己,或是搭大眾運輸工具才是,但是這樣的資格是誰給自己的?有可能是自己認定的、當然也有可能是社會民俗風情,事實上女性也可能有厭女情結、書裡面甚至舉到的例子是世界聞名的女性、或是作為在課堂上宣揚女性主義的講師,仍然在現實生活中會遭受這樣的不平等對待,其實不論你是男性、或是女性何苦為難女性,一件事從來沒有只有誰必須做或是誰才能做,唯有這樣才有可能落實真正的兩性平等。
第一章的標題是「特權男人的資格」這個內容在近幾年#MeToo運動下,相信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但是認為這件事特別需要被注意在「未成年」身上,成年人說到底是被自己的慾望給限制住了,不然名利換個場域都還有機會,可是未成年的孩子對於很多事還不懂,尤其是長年被灌輸要聽大人的話,所以大人用特權管教或是加害未成年的事情,目前爆出來的應該都只是少部份而已。因此如果你/妳家中有小孩的話,一定要好好注意這個部分。
第二章標題是「男人享有愛慕的資格」第三章的標題是「男人享有性的資格感」第四章標題是「男人享有同意的資格」雖然是從不同的角度在談論,但就是在談男生覺得自己應該要有人喜歡,而書裡面舉的案例就是那些因為得不到女性的青睞,最後進行情殺或是無差別持槍掃射殺人的新聞事件,以及在性關係上的不平等關係等等,有很多是對於兩性議題有著錯誤的認知。容易吸引人的人就是有著優越條件的人,外貌好看、有錢有勢、幽默風趣之類的;但這跟你是不是一個男性是沒有絕對關係的,所以要特別關注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從這個時候就要好好瞭解兩性之間的內容、更是要懂得尊重異性,不喜歡也不要去嘲諷或是搞一些小動作,畢竟瘋起來的人誰都擋不住。
特別想要分享的章節,標題是「能力不足的女人,男人享有醫療照護的資格感」個人覺得確實在醫療照顧上,如果你/妳是能力不足、甚至是像書裡面舉的例子,你/妳是屬於被種族歧視,或是身份地位比較低的人、尤其是女人,那麼在醫療照顧上,哪怕同為女性的醫療人員也會覺得你/妳並不具備被好好照顧的資格。這本書最驚訝的案例也在這個章節,就是聞名世界體壇的女子網球選手,小威廉絲女士、居然也深受其害。即便她是一名黑人女性,但再怎麼樣也是有名有利,結果這樣的一名女性還是差點因為醫療人員的漠視過往病史的情況,而差點在生產後就人生畢業了,聽起來真的很可悲也很讓人無法想像。因為如果小威廉絲女士都會遭遇這樣的情況,那麼普通黑人女性在一般就醫時、在生產時所得到的醫療照顧,那又會被稀釋多少去了,連打麻醉劑的資格跟劑量都比其他人少。而在研究人體的部分,也是幾乎把經費跟資源用在男性身上,因此得到的結果常常可以看到男性因為比例比較高或是怎樣怎樣,所以在預防上或是在臨場處理上,男性的安排就是會比女性多。
第六章是「難以管束的女人-男人享有身體控制權的資格感」它講的內容正是關於「墮胎」這件事,先前在美國本土正在發生一件很要不得的事,你/妳要墮胎並不能根據個人自由意志,是有受到法律規範的,記得那時候看到新聞是非常有印象的,心想現在是這樣?要不要墮胎還要給國家決定?那要不要乾脆規定要不要生?幾歲前得生幾個?最好是男女比例也算進去算了。真的是很扯的法案。自己的身體自己控制,如果連要不要懷孕、要不要墮胎都得被法律規定,那人權只能說是在退步。
第八章是「不出風頭的女人-男人享有知識的資格」特別喜歡當中的一段內容「一個聰明的專業人士可以從來沒有閱讀過黑人女性的作品,沒有訪問過黑人女性、甚至沒有思考過她們的存在;但他們仍然是聰明的專業人士」真的是一段很有意思的話,事實上什麼是專業?誰說了算呢?專家說你/妳是專家所以你/妳是專家?還是不懂的人也認為你/妳是專家,所以你/妳才是專家呢?這個議題可以延伸到為什麼要證照化?如果大部分的專家都是用其他專家認可的,也就是這些人在一個圈子,那麼要如何判斷他/她們是真正的專家還是互相拉抬呢?特別是那些很主觀意識的內容,因此除非是客觀事實的東西,維修東西、有固定SOP但需要時間累積實作功力跟經驗的,這些在證照化才有意義,其他都只是虛名罷了。
閱讀過程中不是學到了很多,而是讓人反思了很多,尤其是作為一個男性去看到這些內容時,常常會有那種「是這樣嗎?應該沒有這樣處理事情或是看待事情吧?」可是書裡面很多的案例讓人知道,就算自己不是加害者,但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時候、很多男性甚至是部分女性,都會在男女不平等繼續的紮根下去,可是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只有男性,也不能因此作為一個女性就自認倒楣吧?畢竟人皆生而平等,只要是健康平安的,人就是人、跟性別、種族、國籍是無關的。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