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從募基金學到的一些小事

身為創投公司,我們投資新創,新創公司找我們募資。但是我們當然也需要資金來源,因此我們也要去跟我們的投資人募資。我們的投資人稱為有限合伙人 (Limited Partner), 簡稱LP. 不要想歪,GP (General Partner,就是我們)、LP、Management Company(管理公司)是創投界的基本名詞。 我們挑公司投資,LP 挑我們投資。

創投是很吃人脈,背後靠山和經歷實績的,所以能出來搞創投的都是業界資深人士 (或是你爸媽已具有以上幾項,人脈,靠山和實績也行), 我們第一個基金吃的就是背後的集團靠山,大老登高一呼,各路大頭和外資投行紛紛捧著錢來投資,錢是自動從天上掉下來的。

但我們運氣不算太好, 2003年碰上了SARS造成的經濟衰退,投資績效很不好, 我們的投資人自己也面臨了重新分配資金的狀況,到了2005年,我們應該要募下一個基金時, 我們原來的投資人都不買單,不願投資,當時靠著一位獨立agent (一個老美猶太人) 穿針引線,我們還是勉強募集了一個很小型的基金。

可惜的是,老闆沒有看見其中的問題,那就是你沒有實際的績效,是吸引不到投資人的。他們還停留在靠著背後母集團家大業大和自己的名聲,認為大家都應該買單我們的基金。

的確, 靠著母集團的勢力, 還是很多人介紹投資人給我們。身為一位投資人關係經理,我的工作就是在投資人做 DD 時處理回覆這些投資人的問題。

在這段募資的過程中, 我和老闆根據投資人的反應推測該名投資人是否可能投資我們,我的勝率没100% 也有99%,至於老闆嘛。。。。猜對5%吧。 大部分的時候,我認為會投資我們的他都認為不會,他認為絕對會投資我們的,最後很多都沒有。

為什麼差異會這麼大?因為老闆看到的世界跟員工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高階人士有面子和禮數的問題。有些事,看破不說破,在創投募資的世界裏,募資的、中間介紹人、掏錢投資的都是業界有份量的人或機構,彼此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該有的禮貌都會做到。很多投資人第一時間就不想投了,但他們不會直接說。

我們當手下的就不一樣了。各方幕僚都是看老闆的心意辦事情,第一時間就不想投資的人也不會交待手下好好研究瞭解。

曾經有個很友善的英國投資機構,有一天說要和我的老闆通電話。我的老闆很興奮,說她一定是打電話來說要投資我們的。我在心裡嘀咕,不是,我保証對方不會投,這是根據我這段期間和她的幕僚們溝通時得到的感覺。對方很友善禮貌,但是問的問題都很表面,沒有什麼想深入了解的感覺。 但是我並沒有把這些話告訴老闆。果然等他們通完電話,我的老闆一臉悻悻然地打開他的辦公室門,告訴我對方不會投,然後抱怨了一句:我還以為她是來跟我說說她要投多少呢!

有興趣的人手下一定需要寫評估報告,問題一堆,還不時嫌這嫌那,但是嫌貨才是買貨人。 那些很有禮貌,跟你好來好去的人,其實都是沒想投資你的。

還有一次,集團大老介紹我們給一位前首富,有大人物介紹也没用,對方的特助很專業,應對進退講話得體,但幾次致電都只得到有進一步消息一定回電,卻也從來没有接到回電的結果。我也只能回報合夥人們,這没有進一步的可能性。

這樣的情形,在我們募了好幾個基金之中, 重新上演了不知幾次。我從這些經驗中也獲得了一個很深的領悟:很多時候我們看起來好像走到哪裡都吃得開,其實那是你的名片、頭銜、甚至是你背後的公司所支撐出來的。投資是很現實的事情,錢撒下去能不能回收,對方的投資經理也是有壓力的。 有些人有了頭銜、有了一張代表大公司的名片,就以為所有的人都應該來跟我買單,別人對我好都正常,那是不對的。

最終,還是你有没有本領,才是重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