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習古文的個人觀點(四)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四、

  為什麼這篇談對古文的個人觀點的文章要突然介紹起幼兒的心智理論呢?正如幼兒建構心智理論必須一步一步來,學古文也是一樣,學古文的前提是要學好日常使用的白話文,如果缺乏理解白話文的能力,就讀不懂注釋,即使古文被翻譯成白話文,不懂就是不懂,怎麼可能因為古文很典雅就讓人比較高尚?

  大家討論要不要學古文,是因為學習古文似乎與日常生活毫無助益,不懂也不會怎樣。然而大家同時在討論要增加英文在課程中的比重,甚至提倡在公立學校雙語教學,顯然英文在語文學科之中,變成了不學就會出事的科目。

  方格子這個中文部落格平台一開始吸引我加入的是《王立的成長教育課》專題,這是方格子獨家的付費專欄,我是目前有付費的三百多位讀者之一。這個專欄協助我理解了求學時在台灣學校系統裡看到的一些事,即使沒有教育小孩的需求,或是孩子不在台灣的教育系統之中,也有許多收穫。專題有 32 篇文章,其中前言維持開放,希望在意課綱的讀者務必花幾分鐘讀一下:

教育很難統括成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辦法,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的教育理念絕對不一樣,而教育體系是要以培養全人為主,或是職訓優先,也跟時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各位很少看筆者說,教育就是 OO,所以我們必須要 XX,這不是過於武斷,而是太過片段。

但在「特殊狀況下的某種時間內,我支持這樣 OO 或是 XX」,是筆者較常使用的說法,因時因地制宜,本就是教育在不停變革中唯一不變的部分。

……所謂的教育理念,說穿了就是我們希望學生變成怎樣的人,以前的講法是要五育並重,現在是要素養教育,沒有好壞,只有能不能落實,如何地去落實,還能怎樣核實。

就算這樣,不管哪種理念或制度,就跟減肥需要少吃多動一樣,要把知識學進去,良好的閱讀習慣最重要;要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定時的寫作反饋更重要。如果有一種制度、一種方法,是鼓勵你不需要多讀書,只要多思考就好,那鐵定有問題。

自由不是放縱,請各位謹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過去台灣教育造就幾代人「學而不思」,而這股自由教育理念從國外傳回台灣,漸漸改變了原有的教法,所以教改才因應而生。我們希望透過多一點思考,改變近年來出現的「只學不想」的毛病,成就了具有更大變通性的世代。

  學習古文的用處在於中文材料閱讀的深了,總會遇到引用古文的地方。想要理解(理解不等同於認同或接受)作者的意思,就還是要會讀古文,至少不要排斥到一看到古文就認為作者思想迂腐,真的要批判,至少也等讀完了再來批判。假使讀完之後發現作者確實說不出新東西,只是不斷地引用古文來裝飾其空洞的思想或缺乏思想,那其實也是一種學習,培養出不被內容農場文章糊弄的眼光。閱讀古文是中文閱讀能力的一環,擁有閱讀古文的能力將有助於一個人吸收、篩選和應用中文知識。

  這就跟歐美語系材料讀得深了,總會遇到引用拉丁文和聖經的地方。如果一看見斜體字就嚇得拋下材料,批評作者不配合讀者的閱讀能力和宗教傾向,那真正被限制閱讀內容,無法擴展視野的人只會是讀者自己。

  我對閱讀古文能力的肯定,不等同於我對自己在台灣國高中教育系統裡受的古文教育的肯定。文字和文法是用來承載思想的工具,模仿先人的文字和文法,不一定要接受先人的思想,況且很多注釋的結果也是後人對先人思想的推敲及投射。然而我受過的古文教育經常將文法和思想混做一體,用選擇題題幹限制學生對於課文的詮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的價值系統裡有意無意地忽略女性,不是學生需要考慮的事,不要發問,老師要教的東西太多了,考試要到了,記得要選會讓你得到分數的答案。

  我國高中沒有補習,課餘時間玩社團打比賽當志工,有時間想這些有的沒的東西。國高中的環境讓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高分,只要把考試考好,就能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機會;只要把考試考好,就有資格去做真正感興趣的事。那時候和師長同學互動的結果,讓我建構了那樣的心智理論。這種對他人心智的解讀,隨著每次移動到新的環境,都必須經歷巨大的轉變。幸好我總能閱讀和寫作反思,可以一直學習、適應。

  無論是東方或西方的宗教、哲學和政治系統,傳統上對女性都充滿歧視,長久以來否認女性的權利。儒家系統忽略女性,西元前六世紀雅典的梭倫創新的政治理念之一是由政府提供教育給每個男孩(只有男孩!),亞里斯多德直接說女性不適合政治。如果我讀先賢思想都是全盤接受,我將不敢對任何事情發表意見;如果我因為這些思想當中的性別歧視就對他們棄若敝屣,我將杜門自絕於近代藉著更新或是揚棄傳統而發展的思想。 Francis Bacon 在 1597年的 Meditationes Sacrae 寫下「知識就是力量 (“Knowledge is Power”) 」時,他說的知識是上帝在聖經創世紀第二章賜予伊甸園中的亞當指認飛鳥走獸的權能,他要駁斥的是十六世紀認為人只要低著頭順服地過完一生,不要妄求新知,就是崇敬上帝的風氣。附帶一提,創世紀中,上帝只有給亞當這個指認飛鳥走獸的權能,沒有給夏娃,所以這句「知識就是力量」如果全文展開,應該是「知識就是男人的力量」。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玫瑰的名字》的寫作慢工出細活,就連閱讀也要慢工出細活。
這是一本慢工出細活的小說。這股緩慢與細緻來自三個層次……
有些片段,儘管回憶起來每每讓我難過,我卻寧願一輩子記著,不要遺忘。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玫瑰的名字》的寫作慢工出細活,就連閱讀也要慢工出細活。
這是一本慢工出細活的小說。這股緩慢與細緻來自三個層次……
有些片段,儘管回憶起來每每讓我難過,我卻寧願一輩子記著,不要遺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 存記我的命令, 側耳聽智慧, 專心求聰明, 呼求明哲, 揚聲求聰明, 尋找它,如尋找銀子, 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 得以認識神。」—‭‭箴言‬ ‭2:1-5‬ ‭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從 enlightment 啟蒙 到 祛魅化disenchantment 所謂的知識障,指的不是知識會使你障礙自己,而是如果你擁有知識擁有思辨能力,對那些想要控制你的人是障礙,同時,如果你能有學習知識的能力、有思考辨認的能力,你會得到隨時能跨越、能推倒那些精神吸血鬼擺到你面前針對你的障礙的力量
Thumbnail
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博要能高;為人要如聖賢德,要有福慧有根基。
培養哲學的思維,它的作用是在一個人心性上的潛移默化。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中報告;關於我對知識論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 存記我的命令, 側耳聽智慧, 專心求聰明, 呼求明哲, 揚聲求聰明, 尋找它,如尋找銀子, 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 得以認識神。」—‭‭箴言‬ ‭2:1-5‬ ‭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從 enlightment 啟蒙 到 祛魅化disenchantment 所謂的知識障,指的不是知識會使你障礙自己,而是如果你擁有知識擁有思辨能力,對那些想要控制你的人是障礙,同時,如果你能有學習知識的能力、有思考辨認的能力,你會得到隨時能跨越、能推倒那些精神吸血鬼擺到你面前針對你的障礙的力量
Thumbnail
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博要能高;為人要如聖賢德,要有福慧有根基。
培養哲學的思維,它的作用是在一個人心性上的潛移默化。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中報告;關於我對知識論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