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中,上野教授先提出兩個基本觀念:

  1. 研究者所提出的問題必須是能夠回答的問題,從學問的發展而言,這個答案只是暫定的,隨時都可能有新的解答。儘管已經有先前的研究,但研究者對過往研究的答案並不滿意,仍然會有新的問題產生。
  2. 問題分為「固有」問題與「特殊」問題兩種:「固有」問題是指有很多人都想得到的問題且關心的問題,譬如「川普是否會再次當選美國總統?」這問題有很多人關心但無法預測,同時目前沒有解答,但是無論我們多麼關心這個問題,只要有個比我們更了解美國政局的專家做出詳細分析,我們的研究就遠不及對方,所以上野教授建議:應該迅速放棄這個問題才是上策。而「特殊」問題是還沒有其他人提過的問題。所以當研究者回答這個問題就會成為先驅,因為沒有其他競爭對手,也會成為該領域的最高權威。然而,這種特殊問題非常稀有,所以不會有先行研究,甚至也沒有資料,所有研究過程非常辛苦。上野教授在書中以自己為例,她是日本「女人學」研究的開創者,也是權威,但從蒐集資料開始,就遭遇到很大的困難。

在形成研究問題的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1. 有沒有找資料的途徑?上野教授在書中舉出一個例子說明:如果我們想要想了解死刑犯的心理,很難到監獄裡採訪;但如果將研究問題設定為「死刑犯最後一餐吃什麼?」,我們便可以透過訪問獄警來蒐集資料。
  2. 問題的大小。例如,如果將研究問題訂為「地球暖化的未來」,這樣範圍大的題目,可能我們窮盡一生也無法回答。但是,上野教授指出大問題可以細分成小問題,通常大問題往往都是小問題的集合。譬如我們將研究問題改成:「日本媒體如何描述地球暖化?」這個研究問題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回答。原因是「地球暖化」是一個出現時間不長的新詞彙,雖然媒體分很多種,但只要把範園限定在有資料庫的報章雜誌,鎖定「地球暖化」一詞,透過搜尋引擎來尋找,很容易就能篩選出所需的資料。

上野教授雖然一直對學生強調「要提出能回答的問題」、「提出自己能力所及的問題」、「選擇能收集資料的研究對象」。但他的經驗是越是初學者就越想包山包海,因此提問的秘訣在於了解如何聚焦,這稱為問題焦點化(focus)或者縮小範圍(narrow down)。

  1. 重要的一點是:要提出不屬於他人、專屬自己的問題。上野教授之所以強調是「自己的問題」,是因為研究是一項耗費許多時間的麻煩工作,如果研究者對於這個研究問題沒有熱情,就無法維持面對研究的麻煩過程。一個研究問題可能對他人而言毫無意義,但只要對研究者自己有意義,就能獲得「認同」這項報酬。

我自己在博士班進行研究時,有幸遇到一位開放且充滿好奇心的指導教授,我觀察無論學生的問題是什麼,他都不會去進行價值判斷。他鼓勵學生找出自己有興趣的問題,然後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他的任務就是協助將研究問題聚焦,藉以形成一個可以研究的問題。

研究問題,是研究的基礎,透過上野教授的幾個原則,我們應該可以將研究問題訂在一個可研究的範圍。但在研究過程中,仍需要時時去提醒自己研究問題是什麼,否則很容易在研究過程中迷失方向。

圖片來源:https://www.slideshare.net/thelma_villaflores/how-to-write-a-research-question

圖片來源:https://www.slideshare.net/thelma_villaflores/how-to-write-a-research-question



avatar-img
19會員
4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都有機會參與一些「無聊」的會議,在會議的過程中,你可能無聊的在筆記本上塗鴉,被動的等待被點名,然後發表一些言不由衷的意見。此時,《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建議我們,可以在參加前假裝會議後我們需要對以下四個問題評分: 我是否盡最大努力追求快樂了? 我是否盡最大努
習慣與行為的改變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意外。但Marshall Goldsmith表示,很多人在好不容易養成新的習慣之後,卻因為偶然的意外,例如已經養成準時習慣後,卻因為一兩次的遲到,又認為偶而遲到不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產生「差不多」的感覺。有了差不多的感覺之後,我們可能停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提出對於改變進行妥善的計劃,可以讓「自我損耗」有效的降低。但問題是,計劃可以控制生活中可預測的部分:我們知道下一步該去什麼地方、遇見哪些人,做哪些事情,所以我們能做好準備。有了計劃,當面對事情發生時,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但是在計劃之外
我發現,通常到晚上我的自制力會變差,特別是深夜時刻,有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吃下不應該吃的零食,有時候則會動手刷卡結算購物車中的商品。《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這是因為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所致。 《練習改變》中提及我們擁有一種“自我力量”(Ego S
不論個人或組織要進行改變,適當的計劃都可以幫忙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即使是我們認為簡單的與部屬的日常溝通,透過規劃適當的問題,仍然可以有效地透過提問幫忙部屬聚焦並進行相互回饋。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位頂尖銷售人員因為表現優秀,加上同事都喜歡他
在《練習改變》一書中,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沒有計劃,我們難以開啟積極改變。他舉了福特汽車前總裁兼執行長Allen Mulally為例,Mulally利用了「商業計畫評估」(Business Plan Review,簡稱BPR)會議來凝聚部門主管的方向並評估目標達成的情況。每次
我們都有機會參與一些「無聊」的會議,在會議的過程中,你可能無聊的在筆記本上塗鴉,被動的等待被點名,然後發表一些言不由衷的意見。此時,《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建議我們,可以在參加前假裝會議後我們需要對以下四個問題評分: 我是否盡最大努力追求快樂了? 我是否盡最大努
習慣與行為的改變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意外。但Marshall Goldsmith表示,很多人在好不容易養成新的習慣之後,卻因為偶然的意外,例如已經養成準時習慣後,卻因為一兩次的遲到,又認為偶而遲到不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產生「差不多」的感覺。有了差不多的感覺之後,我們可能停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提出對於改變進行妥善的計劃,可以讓「自我損耗」有效的降低。但問題是,計劃可以控制生活中可預測的部分:我們知道下一步該去什麼地方、遇見哪些人,做哪些事情,所以我們能做好準備。有了計劃,當面對事情發生時,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但是在計劃之外
我發現,通常到晚上我的自制力會變差,特別是深夜時刻,有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吃下不應該吃的零食,有時候則會動手刷卡結算購物車中的商品。《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這是因為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所致。 《練習改變》中提及我們擁有一種“自我力量”(Ego S
不論個人或組織要進行改變,適當的計劃都可以幫忙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即使是我們認為簡單的與部屬的日常溝通,透過規劃適當的問題,仍然可以有效地透過提問幫忙部屬聚焦並進行相互回饋。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位頂尖銷售人員因為表現優秀,加上同事都喜歡他
在《練習改變》一書中,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沒有計劃,我們難以開啟積極改變。他舉了福特汽車前總裁兼執行長Allen Mulally為例,Mulally利用了「商業計畫評估」(Business Plan Review,簡稱BPR)會議來凝聚部門主管的方向並評估目標達成的情況。每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粉絲的朋友A跟前女友交往三年, 後期兩人因為工作的關係變成遠距離, 最後A提出分手; 兩人分手後仍有來往, 前女友甚至會希望到家中跟A一起過夜, 然A卻會對此感到恐懼, 甚至出現類似恐慌症發作的情形; 面對這樣的情況, A要如何才能走出提分手的罪惡感呢?
2024年6月25日, 來自Boston我指導的學生Thomas拜訪UCLA, 在MeloMelo的店內,問了我關於選擇論文題目, 有沒有什麼心態是需要注意的。 我當時的答案是:「選擇你所處的時代才有條件能探索的問題」。 當你開始有研究的經驗, 你就會發現,研究能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配偶賭博的相關法律問題,包括賭博罪不能請求離婚,賭債由每個人各自負責,以及財產分配對於負債情況的影響。如果您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點擊文章中提供的連結進行免費法律諮詢。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親密育兒寶典作者、美國兒科醫生威廉·西爾斯於台灣並沒有翻譯的書 "The Baby Sleep Book" 寫到: 「孩子三個月之後自己會有生理時鐘規律作息,如果父母觀察到孩子沒有固定作息時,父母要介入,介入時如果孩子會哭是難免的,這個作息不是交給孩子自行控管,是需要由父母堅持執行的!」
Thumbnail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粉絲的朋友A跟前女友交往三年, 後期兩人因為工作的關係變成遠距離, 最後A提出分手; 兩人分手後仍有來往, 前女友甚至會希望到家中跟A一起過夜, 然A卻會對此感到恐懼, 甚至出現類似恐慌症發作的情形; 面對這樣的情況, A要如何才能走出提分手的罪惡感呢?
2024年6月25日, 來自Boston我指導的學生Thomas拜訪UCLA, 在MeloMelo的店內,問了我關於選擇論文題目, 有沒有什麼心態是需要注意的。 我當時的答案是:「選擇你所處的時代才有條件能探索的問題」。 當你開始有研究的經驗, 你就會發現,研究能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配偶賭博的相關法律問題,包括賭博罪不能請求離婚,賭債由每個人各自負責,以及財產分配對於負債情況的影響。如果您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點擊文章中提供的連結進行免費法律諮詢。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親密育兒寶典作者、美國兒科醫生威廉·西爾斯於台灣並沒有翻譯的書 "The Baby Sleep Book" 寫到: 「孩子三個月之後自己會有生理時鐘規律作息,如果父母觀察到孩子沒有固定作息時,父母要介入,介入時如果孩子會哭是難免的,這個作息不是交給孩子自行控管,是需要由父母堅持執行的!」
Thumbnail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