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可以增加溝通效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論個人或組織要進行改變,適當的計劃都可以幫忙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即使是我們認為簡單的與部屬的日常溝通,透過規劃適當的問題,仍然可以有效地透過提問幫忙部屬聚焦並進行相互回饋。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位頂尖銷售人員因為表現優秀,加上同事都喜歡他,被拔擢為公司執行長。但他的部屬覺得這位新的執行長思考跳耀,難以給部屬「提供清晰的目標和方向」,於是接受Goldsmith的輔導。為了改善這個問題,Goldsmith要求他與9位主要主管每個月定期進行一次一對一會談。

每次會談,他會請這位執行長都要在一張紙上列出以下問題:

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你的目標是什麼?

你和你的部門哪些工作做得比較好?

哪些工作需要改進?

我能怎樣幫助你?

你能怎樣幫助我?

我覺得這幾個問題問的很好:

1. 我們的目標是什麼?這個問題讓這位執行長與會談主管可以將公司的目標進行對齊,再次確認雙方對公司的目標看法一致。如果主管的認知與執行長不同,也可以在這裡進行溝通與說明。如果公司內所有部門主管都目標一致,可以更有效率的達成公司目標。

2. 你的目標是什麼?這是理解主管是否將公司目標轉化成部門目標。執行長也可以檢核部門主管的努力方向是否有偏差。

3. 你覺得你和你的部門哪些工作做得比較好?這可以給部門主管將部門在這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工作成果與執行長分享。也讓主管清楚的知曉:執行長每個月都會詢問這個問題,部門在這段時間需要有相當的產出。

4. 哪些工作需要改進?這裡提供給部門主管一個反思的機會,看看部門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執行長也可以將一些對於部門或主管的建議,利用這個機會提出。

5. 我能怎樣幫助你?對於主管或部門所遭遇的問題,執行長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協助,這是一個好的機會可以讓部門主管提出需求,同時聆聽執行長所提出的建設性建議。

6. 你能怎樣幫助我?關於這個問題,一開始我覺得很疑惑。Goldsmith提出說明:我們很少有人能利用這種相互幫助的力量,提出這個問題對於執行長而言意味著把他的弱點和漏洞暴露出來,這並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如果對部屬真誠的詢問這樣的問題,並取得回應,就可以讓部屬感覺這位執行長是一位坦率且願意接受他人意見的人。

以上幾個問題,是每次的一對一會議都需要討論的,與會雙方:執行長與部屬,在會議之前都要事先準備,這就提供雙方一個反思的機會。我覺得這幾個問題,會對營運管理很有幫助,可以跟進情境修改後,好好的運用。

圖片來源:https://www.chanty.com/blog/communication-plan-template/

圖片來源:https://www.chanty.com/blog/communication-plan-template/




avatar-img
18會員
4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練習改變》一書中,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沒有計劃,我們難以開啟積極改變。他舉了福特汽車前總裁兼執行長Allen Mulally為例,Mulally利用了「商業計畫評估」(Business Plan Review,簡稱BPR)會議來凝聚部門主管的方向並評估目標達成的情況。每次
莊子曾提過一個「空船」故事: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前面一隻船正要撞過來。這個人喊了好幾聲沒有人回應,於是破口大罵前面開船的人不長眼。結果撞上來的竟是一艘空船,於是剛才怒氣沖天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無影無踪了。很多人用這一個故事來說明,生氣與不生氣,取決於撞來的船上有沒有人,我們生氣常常僅僅是因為
透過詢問「積極問題」,例如「我今天是否盡最大的努力吃甜食?」,加上「每日提問」,對於「積極問題」的執行狀況給予0-10的分數,Marshall Goldsmith給了我們一道有效改變自己的處方。在設定好屬於自己的積極問題之後,Goldsmith 建議初期要找一個人每天向他回報你的分數,並堅持每日執行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中介紹了「積極提問」:也就是透過「我今有沒有盡全力避免甜食」這樣的積極問句來調動我們內心想要改變的動機,藉以達成我們改變的行動。但我們所處的環境中無時無刻存在的誘因,讓我們一不小心就被誘惑,例如同事從比利時度假回國,拿著巧克力要請大家品嚐,實在是很難
Marshall Goldsmith提出使用「積極提問」的方,可以透過誘發機制進而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例如,我有位朋友正在戒除甜食,消極提問的方式是:「我今天是否沒有吃甜食?」而積極提問的方式則是問自己:「我今天是否盡最大的努力來避免吃甜食?」詢問的方式不同,產生的力量也不一樣。 為了瞭解積極提問
如何提高員工的投入(engagement)程度,一直是人力資源領域被重視的一個議題。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在一個三小時的飛機航班上,一些空服員表現得積極、勤奮、歡快、熱情,但有些空服員表現得消極、懶惰、懈怠、痛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這些空服員的
在《練習改變》一書中,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沒有計劃,我們難以開啟積極改變。他舉了福特汽車前總裁兼執行長Allen Mulally為例,Mulally利用了「商業計畫評估」(Business Plan Review,簡稱BPR)會議來凝聚部門主管的方向並評估目標達成的情況。每次
莊子曾提過一個「空船」故事: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前面一隻船正要撞過來。這個人喊了好幾聲沒有人回應,於是破口大罵前面開船的人不長眼。結果撞上來的竟是一艘空船,於是剛才怒氣沖天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無影無踪了。很多人用這一個故事來說明,生氣與不生氣,取決於撞來的船上有沒有人,我們生氣常常僅僅是因為
透過詢問「積極問題」,例如「我今天是否盡最大的努力吃甜食?」,加上「每日提問」,對於「積極問題」的執行狀況給予0-10的分數,Marshall Goldsmith給了我們一道有效改變自己的處方。在設定好屬於自己的積極問題之後,Goldsmith 建議初期要找一個人每天向他回報你的分數,並堅持每日執行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中介紹了「積極提問」:也就是透過「我今有沒有盡全力避免甜食」這樣的積極問句來調動我們內心想要改變的動機,藉以達成我們改變的行動。但我們所處的環境中無時無刻存在的誘因,讓我們一不小心就被誘惑,例如同事從比利時度假回國,拿著巧克力要請大家品嚐,實在是很難
Marshall Goldsmith提出使用「積極提問」的方,可以透過誘發機制進而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例如,我有位朋友正在戒除甜食,消極提問的方式是:「我今天是否沒有吃甜食?」而積極提問的方式則是問自己:「我今天是否盡最大的努力來避免吃甜食?」詢問的方式不同,產生的力量也不一樣。 為了瞭解積極提問
如何提高員工的投入(engagement)程度,一直是人力資源領域被重視的一個議題。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在一個三小時的飛機航班上,一些空服員表現得積極、勤奮、歡快、熱情,但有些空服員表現得消極、懶惰、懈怠、痛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這些空服員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論計畫如何周全,旅途中總有不可預測的挑戰存在,媒體信息與地景的實際情況,時常存在著落差,接受旅行的不確定性,享受其間的即興與探索,而非執著於完美旅遊攻略。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羨慕過那些高階主管的工作方式?想知道他們如何在繁忙中依然能夠做出正確決策,推動組織前進?本文將揭示「執行長思維」的核心秘密,讓你無論身在何種職位,都能像頂尖主管一樣高效工作!
Thumbnail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青虫aoi發行的第二張台語專輯《海海人生》,像是順應厭世代趨勢所交出的作品。仔細聽才發現,他們其實提供現代人用心處世的方針,在海海人生中,找到自適生活的樣子。
Thumbnail
不論個人或組織要進行改變,適當的計劃都可以幫忙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即使是我們認為簡單的與部屬的日常溝通,透過規劃適當的問題,仍然可以有效地透過提問幫忙部屬聚焦並進行相互回饋。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位頂尖銷售人員因為表現優秀,加上同事都喜歡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論計畫如何周全,旅途中總有不可預測的挑戰存在,媒體信息與地景的實際情況,時常存在著落差,接受旅行的不確定性,享受其間的即興與探索,而非執著於完美旅遊攻略。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羨慕過那些高階主管的工作方式?想知道他們如何在繁忙中依然能夠做出正確決策,推動組織前進?本文將揭示「執行長思維」的核心秘密,讓你無論身在何種職位,都能像頂尖主管一樣高效工作!
Thumbnail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青虫aoi發行的第二張台語專輯《海海人生》,像是順應厭世代趨勢所交出的作品。仔細聽才發現,他們其實提供現代人用心處世的方針,在海海人生中,找到自適生活的樣子。
Thumbnail
不論個人或組織要進行改變,適當的計劃都可以幫忙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即使是我們認為簡單的與部屬的日常溝通,透過規劃適當的問題,仍然可以有效地透過提問幫忙部屬聚焦並進行相互回饋。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位頂尖銷售人員因為表現優秀,加上同事都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