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0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慢性病

慢性病

許多人長年受慢性病的困擾,陰霾總是揮之不去,時間ㄧ久就以受業來安慰自己。但這種自慰未嘗不是佛弟子才有的福份。為什麼這麼說呢?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雖難,但這人身卻人人殊異,有人強壯康健,有人卻體弱多病,這種差異源自遺傳者多,慢性病亦如。在《摩訶止觀》中曾提到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種,即: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所擾、惡業所起。前三種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飲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癒;後三者則與患者自身的業力相關,必須藉由拜佛禮懺修福,才能減輕病苦。這是佛法的慈悲,將「病」轉為「業」,讓受苦的人,能拜禪修福,或以「業」觀想來減少病苦,這種佛教才有的療癒,充滿了慈悲的佛智。生命本來就不會完美,有漏是凡夫,你我來到世上就在受報還業,在不盡如意的生活中如何轉化安頓身心,就是生活的智慧,學佛當然是智慧,佛法中有ㄧ段文,「能具捨一切不善之法,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差,如飢餓之人得至豐國。」這告訴佛弟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生活中捨ㄧ切奢求,則心安理得,如無債`無病`無饑。可見學佛得安心的智慧,而將慢性病轉為「業」觀,也是安心弱病的佛智。此記,曾見有蓮友為慢性病所苦,為其尋醫卻未能却病,心感愛莫能助,心苦莫名。經常夜裡思索與佛應感,得此心得。信佛是大醫王,諸病得癒。願世人無災無病,阿彌陀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