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長新冠迷宮」科學新發現 I : 免疫損傷?!

A.H.-avatar-img
發佈於新冠科普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1]

raw-image

補體系統是什麼? 

根據大英百科的定義:

補體,在免疫學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由大量蛋白質組成,這些蛋白質協同作用,消除傳染性微生物。具體來說,補體系統引起外來細胞和感染細胞的裂解(破裂)、外來顆粒和細胞碎片的吞噬(攝入)以及周圍組織的炎症。

蘇黎世大學最新研究

蘇黎世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分析113名新冠確診者與39名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質,使用生物資訊學(bioinformatics)識別蛋白質模式(protein patterns),他們觀察到新冠患者的補體系統不再恢復至原先基礎狀態,而是保持活化狀態,也因此損害了健康的身體細胞如紅血球、血小板和血管等。

他們在研究中總結: 長新冠伴隨著以補體活化血栓炎症增加為標誌的血液蛋白特徵,包括活化的血小板和紅細胞裂解標誌物。組織損傷也可能是補體介導的,進而啟動補體系統。此外,補體啟動可能由抗原-抗體複合物驅動,涉及自身抗體和針對皰疹病毒的抗體,以及與凝血系統失調的串擾。此研究為新的診斷解決方案提供基礎外,也為長新冠患者的補體調節劑的臨床研究提供了支援[2]

科學家的解釋 

德國古騰堡大學醫學中心Wolfram Rufru進一步說明:

補體系統通過對入侵微生物進行裂解破壞,對先天免疫防禦至關重要,但如果不受控制,它會導致細胞和血管損傷。補體級聯反應由經典途徑中的抗原-抗體複合物驅動,或在凝集素途徑中被識別特定碳水化合物結構的多聚體蛋白(凝集素)驅動,這些蛋白也存在於促進宿主細胞進入的新冠刺突蛋白上。這兩種通路都可能有助於急性新冠感染中顯著的補體啟動。

蘇黎世大學醫院免疫學診所主任 Onur Boyman 解釋:

“如果補體系統保持激活狀態,它會攻擊不同器官中的健康細胞並破壞它們,…有了這一發現,我們發現了長新冠難題的另一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種疾病會引起如此多不同的症狀…”[3]

耶魯大學醫學院免疫生物學和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教授Akiko Iwasaki指出,微凝塊會降低輸送到不同器官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水準。

例如,如果你的大腦沒有得到足夠的氧氣,顯然會出現很多記憶、腦霧和疲勞問題,”

補體系統的持續啟動會損害組織和血液細胞,通過分析血液中的蛋白質,科學家們發現原本免疫系統可以幫助身體抵抗感染,但在長新冠這種情況下,免疫系統反過來損害健康的身體細胞,凝血、炎症和長新冠的關聯也再次被驗證。2024年才剛開始,在等待科學更大規模研究的同時,長新冠與重複感染對身體的實際影響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換句話說,此刻,一般大眾面對新冠再感染,還是躲得越遠,越好


 [按]: 2023年底的長新冠腦霧研究,還未出現補體系統激活。2024年另一篇發表在《自然免疫學 》(Nature Immunology)的小型研究,作者以免疫失調 (immune dysregulation)一詞來解釋長新冠改變免疫系統的狀況,焦點在T細胞失調炎症和對SARS-CoV-2不協調的適應性免疫反應。

[問]: 補體系統激活長新冠的自體免疫疾病又有何因果關係呢?


想了解更多關於新冠和長新冠最新科學知識,可參看 A.H. 新冠科普

---------------------------------------------------------------------------------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定義

新冠後症狀(Post COVID-19 condition ),簡稱長新冠(Long COVID) 是指在初次感染新冠病毒三個月後繼續或出現新症狀,症狀持續至少兩個月,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的病症。

---------------------------------------------------------------------------------



[1] Wolfram Ruf ,Immune damage in Long Covid.Science383,262-263(2024).DOI:10.1126/science.adn1077

[2] Carlo Cervia-Hasler et al. ,Persistent complement dysregulation with signs of thromboinflammation in active Long Covid.Science383,eadg7942(2024).DOI:10.1126/science.adg7942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3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精選集、新冠科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97會員
207內容數
愛因斯坦: "所有的科學都只不過是日常思維的提煉。” 對於A.H.而言,每個人的內在都住著一個好奇的小孩, A.H.藉著寫科普,提煉日常的觀察與理解, 期待科學其實也能成為大家閒話家常的有趣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H.科普(pScience) 的其他內容
科學解密長新冠的時間點來到2023年底,科學家再次確認腦細胞間的連接,突觸(Synapse)被破壞、被過度修剪,可能就是長新冠腦霧的罪魁禍首...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安妮亞旅遊計畫: 2022年10月21日星期五,紐西蘭奧克蘭天氣陰,溫度16度C。由於這冬天(6-8月)是紐新蘭新冠高峰,安妮亞和家人已有一段時日未出遊踏青...查看新冠廢水資料就像查看天氣一樣,自主防疫成為單純的日常。
WHO: 艾比的故事 2023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報導了一篇英國護士艾比被新冠再感染擊倒的經歷。艾比是英國牛津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的一名不到30歲的年輕護士。再感染新冠(reinfection)三次,也有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第一次感染,症狀輕微。第二次感染,請病假 2 個月...
科普文涵蓋: 新冠科普、科學不科學、圖文畫冊以及A.H.在方格子寫作的一些雜記等索引。
不論您是研磨、即溶、或是零咖啡因的咖啡愛好者,近期的科學帶來了好消息,咖啡中的成分如咖啡因、綠原酸、異綠原酸均可幫助我們減少感染新冠的風險[1]。飲用咖啡有助於阻斷新冠進入宿主細胞,而這個阻斷封印的對象包括Alpha、Delta與Omicron等多數變種。這個「咖啡結界」是藉咖啡成分與宿主細胞內不
科學解密長新冠的時間點來到2023年底,科學家再次確認腦細胞間的連接,突觸(Synapse)被破壞、被過度修剪,可能就是長新冠腦霧的罪魁禍首...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安妮亞旅遊計畫: 2022年10月21日星期五,紐西蘭奧克蘭天氣陰,溫度16度C。由於這冬天(6-8月)是紐新蘭新冠高峰,安妮亞和家人已有一段時日未出遊踏青...查看新冠廢水資料就像查看天氣一樣,自主防疫成為單純的日常。
WHO: 艾比的故事 2023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報導了一篇英國護士艾比被新冠再感染擊倒的經歷。艾比是英國牛津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的一名不到30歲的年輕護士。再感染新冠(reinfection)三次,也有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第一次感染,症狀輕微。第二次感染,請病假 2 個月...
科普文涵蓋: 新冠科普、科學不科學、圖文畫冊以及A.H.在方格子寫作的一些雜記等索引。
不論您是研磨、即溶、或是零咖啡因的咖啡愛好者,近期的科學帶來了好消息,咖啡中的成分如咖啡因、綠原酸、異綠原酸均可幫助我們減少感染新冠的風險[1]。飲用咖啡有助於阻斷新冠進入宿主細胞,而這個阻斷封印的對象包括Alpha、Delta與Omicron等多數變種。這個「咖啡結界」是藉咖啡成分與宿主細胞內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的出現,讓原本許多瀕臨絕境的肝癌晚期患者又再找到一線生機,甚至是原本肝癌多處轉移、破裂、復發等較致命的情況,都有機會控制到癌指數完全正常!」薛冠群醫師說。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Thumbnail
最新研究: 國際權威期刊《自然》於3月20日再次針對冠狀病毒對大腦的傷害線索 ,歸納2024年最新研究後整理了四大線索,分別為免疫風暴 (Immunological storm)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症狀、屏障滲漏 (Leaky barrier)/BBB壞了、腦部侵犯(Brain invasion)。。。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Thumbnail
今日清晨,英國時間週四(2024年2月22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以斗大標題: 研究發現,長新冠 的「腦霧」可能是由於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滲漏所致...
Thumbnail
今年1月17日發表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的研究指出,當新冠病毒感染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將會引發神經元衰老,停止工作並發出引起炎症的化學信號。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發現可能會揭開與長新冠相關的神經系統症狀,如腦霧、嗜睡和抑鬱...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Thumbnail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的出現,讓原本許多瀕臨絕境的肝癌晚期患者又再找到一線生機,甚至是原本肝癌多處轉移、破裂、復發等較致命的情況,都有機會控制到癌指數完全正常!」薛冠群醫師說。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Thumbnail
最新研究: 國際權威期刊《自然》於3月20日再次針對冠狀病毒對大腦的傷害線索 ,歸納2024年最新研究後整理了四大線索,分別為免疫風暴 (Immunological storm)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症狀、屏障滲漏 (Leaky barrier)/BBB壞了、腦部侵犯(Brain invasion)。。。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Thumbnail
今日清晨,英國時間週四(2024年2月22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以斗大標題: 研究發現,長新冠 的「腦霧」可能是由於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滲漏所致...
Thumbnail
今年1月17日發表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的研究指出,當新冠病毒感染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將會引發神經元衰老,停止工作並發出引起炎症的化學信號。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發現可能會揭開與長新冠相關的神經系統症狀,如腦霧、嗜睡和抑鬱...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Thumbnail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