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幸福像香水,灑向別人也會沾到自己

案例

  1. 手機裡有篇文章是與快樂有關的,單單標題就很吸睛《癌末教授的最後一堂課,…》。你預期該教授是帶點悲傷、有點沮喪的闡述罹癌對他的影響,以及他如何抗癌……結果不是,他神采奕奕的分享一生的追求…,完全沒看不出已是癌末,也看不出病痛加諸身心的折磨和痛苦。
  2. 一生順遂,兒女也都事業有成的老張,是人人羨慕的對象,可獨居的他卻每每感到寂寞,惶惶然。
  3. 年薪數百萬,創業有成的女才俊,雖是媒體焦點,只因出身於重男輕女的家庭,內心一直鬱鬱。
  4. 小兒痲痺的他,雖然身體不便,但笑臉迎人,努力工作,如今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他整天更是洋溢著笑容。


人人希望幸福快樂


新年快到了,祝福語中最多的是祝福人家「幸福快樂」;童話故事裡,歷盡艱辛的戀人終於克服萬難在一起,「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活在世上,不管是古今中外,大概只要是人都會盼望著能「幸福快樂」吧。


我們尋找快樂,追求快樂,內中含意是:快樂是個具體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找到;快樂是個具體的狀態,所以我們可以追到。而我們之所以需要尋找或追求,乃因:有什麼東西阻礙了我們,只要消除了這些障礙,我們就會得到快樂。


 討論

現代人的生活與過去相較,要進步許多,方便許多,以前的因飢荒戰亂而掙扎著求生已幾近消聲匿跡,只要肯努力,生活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也因為生活不難,反倒不知人生意義何在?求神問卜,諮商輔導,能量脈輪之所以大為盛行,為的仍是「幸福快樂」。

 

然而,如同上舉例子,幸不幸福跟健康、財富、事業、子女……可能都有關係,但關係卻都沒那麼大。它不是具體的什麼東西,或者什麼狀態,所以它追求不來,也尋找不到,你愈追求愈尋找它可能離你愈遠,就如同那首禪詩: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快樂幸福無法向外尋找或追求,只能向內觀照,它不是具體的東西或狀態,它是內心的反射或鏡照,影響我們的從來不是外物,而是我們的格局,我們的角度,我們的心態,就跟塞翁失馬的那個塞翁一樣,他認為失馬是福,那就是福了,不是福也是福了,只因為他如此認為。反之,家財萬貫,名利雙收的貴人,別人認為他應該是幸福的,可他心裡如若總是煩躁不安,心神不寧,何來幸福?他努力的尋求或追求幸福,有用嗎?外界再理想,外界再不堪,都無法決定我們快樂與否。


Most folks are as happy as they make up their minds to be.


– Abraham Lincoln


結論 

只要願意,就能快樂。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講詞 各位貴賓: 長年接受員山圖書館親切的服務,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表達個人的感激和佩服。 月初來還書時,有位平常服務親切且溫馨,經常笑容可掬的館員說:「二月開始圖書館因改建新館的關係可能會關館一段時間,將改到員山國小繼續服務,因此1月24日會有一個紀念活動…」接著問我:可不可以參加,並發表一下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
年少之時,壯志凌雲、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對各種不公、不義特別敏感,也特別難忍,總是夢想著改變這樣的世界;馬齒徒長,閱歷漸增後,我發覺不公不義的原因複雜,處理困難,自己其實無力改變世界,因此我縮小了範圍,我只想要改變我的國家;但這個目標好像也不是我改變得來的,所以我又縮小範圍,只想改變社會;然而我
因材施教 寓言故事 ​「在動物學校未成立之前,每隻動物都是快樂自信的。老鷹飛得高、獅子跑得快、兔子跳得遠、水獺游得棒…… 有一天,動物們決定創辦一所學校,以便迎接所謂“新世紀”的各種挑戰。學校里開設的活動課程包括跑步、爬行、游泳及飛行。為了公正起見,所有的動物都必須參加所有課程。 第一批學員
球場縮減開放時間 昨早在球場打球時,義務開門的男哥突然請人幫忙掛起總幹事請他張貼的一張紅色海報,內容是縮減球場打球時間的公告。(原本球場打球的時間是上午8-12時;下午2-11時;海報中規定的時間改為上午9-11時;下午3-6時;晚間7-9時。)有位球友當場對男哥開罵:認為球場開放時間早有規定,行
前言 上網易,內容較前多了不少。點觀結果,對"抑鬱"有感,看了一部有關”抑鬱"的視頻,名稱是<6個跡象表明你可能有抑鬱症> 內容大概如下: 抑鬱的可能迹象 把自己生活安排的滿滿,這可能表示你用忙來逃避或忽略需要面對的痛苦問題。工作狂可能與焦慮、抑鬱有相關,努力工作理所當然,但太過忙碌,持續太久
講詞 各位貴賓: 長年接受員山圖書館親切的服務,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表達個人的感激和佩服。 月初來還書時,有位平常服務親切且溫馨,經常笑容可掬的館員說:「二月開始圖書館因改建新館的關係可能會關館一段時間,將改到員山國小繼續服務,因此1月24日會有一個紀念活動…」接著問我:可不可以參加,並發表一下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
年少之時,壯志凌雲、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對各種不公、不義特別敏感,也特別難忍,總是夢想著改變這樣的世界;馬齒徒長,閱歷漸增後,我發覺不公不義的原因複雜,處理困難,自己其實無力改變世界,因此我縮小了範圍,我只想要改變我的國家;但這個目標好像也不是我改變得來的,所以我又縮小範圍,只想改變社會;然而我
因材施教 寓言故事 ​「在動物學校未成立之前,每隻動物都是快樂自信的。老鷹飛得高、獅子跑得快、兔子跳得遠、水獺游得棒…… 有一天,動物們決定創辦一所學校,以便迎接所謂“新世紀”的各種挑戰。學校里開設的活動課程包括跑步、爬行、游泳及飛行。為了公正起見,所有的動物都必須參加所有課程。 第一批學員
球場縮減開放時間 昨早在球場打球時,義務開門的男哥突然請人幫忙掛起總幹事請他張貼的一張紅色海報,內容是縮減球場打球時間的公告。(原本球場打球的時間是上午8-12時;下午2-11時;海報中規定的時間改為上午9-11時;下午3-6時;晚間7-9時。)有位球友當場對男哥開罵:認為球場開放時間早有規定,行
前言 上網易,內容較前多了不少。點觀結果,對"抑鬱"有感,看了一部有關”抑鬱"的視頻,名稱是<6個跡象表明你可能有抑鬱症> 內容大概如下: 抑鬱的可能迹象 把自己生活安排的滿滿,這可能表示你用忙來逃避或忽略需要面對的痛苦問題。工作狂可能與焦慮、抑鬱有相關,努力工作理所當然,但太過忙碌,持續太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心情筆記 2024.8.13 #快樂過每一天 罹癌第三年,我轉變思維,不再為病所憂所苦,不畏所以不懼,把握能活能動的每一天,快樂過生活。遵照醫生的醫療流程,接受該做的治療,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飲食均衡營養,不讓自己過度忙碌。 雖然剛做完化療,還是有後遺症,但只要身體可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從生病後對生命的體悟,以及對幸福感的探索。提醒人們珍惜當下,好好照顧自己,並感恩所擁有的一切,並邀請讀者共學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前幾天,我在一篇分享中引用了郭醫師書裡的一句話「罹癌可以是一個禮物嗎?」分享到一個癌友的社團後,有位網友留言給我,說我不是癌友,這種話只能當事人說,我拿別人生病當成自己的禮物,很恐怖。 雖然這並非我的本意,但可能我在文章中交代得並不完整,因此感到抱歉讓他覺得被冒犯。我不想代為解釋郭醫師這句話的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當時看到這堂課, 覺的藝術療癒我喜歡, 沒想到報名的課程, 跟安寧照顧有關。 現場是腫瘤跟安寧病房護理師, 以及有藝術治療師。 我發現今年跟安寧這一塊好有緣。 現場很歡樂也很療癒。 學習到CALM的療法。 角色扮演當時罹癌的母親, 讓我更看見當時她的最大焦慮,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心情筆記 2024.8.13 #快樂過每一天 罹癌第三年,我轉變思維,不再為病所憂所苦,不畏所以不懼,把握能活能動的每一天,快樂過生活。遵照醫生的醫療流程,接受該做的治療,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飲食均衡營養,不讓自己過度忙碌。 雖然剛做完化療,還是有後遺症,但只要身體可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從生病後對生命的體悟,以及對幸福感的探索。提醒人們珍惜當下,好好照顧自己,並感恩所擁有的一切,並邀請讀者共學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前幾天,我在一篇分享中引用了郭醫師書裡的一句話「罹癌可以是一個禮物嗎?」分享到一個癌友的社團後,有位網友留言給我,說我不是癌友,這種話只能當事人說,我拿別人生病當成自己的禮物,很恐怖。 雖然這並非我的本意,但可能我在文章中交代得並不完整,因此感到抱歉讓他覺得被冒犯。我不想代為解釋郭醫師這句話的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當時看到這堂課, 覺的藝術療癒我喜歡, 沒想到報名的課程, 跟安寧照顧有關。 現場是腫瘤跟安寧病房護理師, 以及有藝術治療師。 我發現今年跟安寧這一塊好有緣。 現場很歡樂也很療癒。 學習到CALM的療法。 角色扮演當時罹癌的母親, 讓我更看見當時她的最大焦慮,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