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裡仁第四)。
何有,何難之有。孔子說:『如果能夠以禮讓來治理國家,何難之有?如果不能以禮讓來治理國家,就是有禮又有什麼用呢?』
孔子特別強調讓,『君子無所爭』(八佾第三);他本人也以『讓』而被稱道,『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學而第一)。因為人人不讓而爭,禮就成了虛設,要亂套。
孔子這裡講禮讓為國,確切的意思是指地位高者應當讓地位低的賢者來統治和治理國家。孔子極為讚美堯舜和泰伯禪讓天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泰伯第八)。
與,參與。孔子說,『太偉大了!舜和禹能夠統治天下,都不是自己爭來的!』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泰伯第八)。
得,適合。泰伯據說是周國始祖周太王的長子。因周太王想把王位傳給三子季曆,就主動和二弟仲雍一起遠走吳國,後來還斷發紋身,明志不返而把王位讓給了季曆,也就是周文王的老爸。可能有過多次類似的表示,所以說『三以天下讓』。孔子認為這可謂至德,再也沒有比這更高的德性了。天下百姓都找不合適的詞語來讚美他。
按孔子的意思,上和下都應互相謙讓,不爭先、不爭權、不爭功、不爭利,不爭名。但這是孔子的一廂情願,下讓上可行,而上讓下不可行。在上尊下卑的等級社會中,上讓下是虛偽,也違背了等級次序。下讓上才是名正言順。古往今來的儒家社會,只有上領下之功之名,不可下領上之功之名。比如現在發表論文,明明是學生寫的,卻要冠上老師的名字。
其實堯舜和泰伯禪讓完全是孔子對歷史的誤讀,是個美麗的傳說甚至謊言。《竹書紀年》記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顯然是舜監禁了堯才登上王位的。《韓非子•說疑》也說:『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一個『逼』字倒出了『禪讓』的真相。可見古時對堯舜禪讓就有不同的說法。後來曹丕還現身說法,借禪讓為名逼漢獻帝讓位後,就得意地對群臣說,『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泰伯和其弟仲雍遠走,則完全是晉文公重耳和夷吾避害流亡他國的原版。原由一模一樣,都是父王寵愛年輕漂亮的妃子,想立妃子的幼子為太子。其它兒子為逃命,不得不流亡他方。只不過泰伯沒有重耳有野心,不想奪回王位,避免了同室操戈,骨肉相殘。這個結局也不錯,但並不是他認為他的才能不及他的弟弟而主動讓出。明明是暗藏殺機,卻被孔子說成是一片祥和,情意深深,道德至上。
說穿了,所謂『堯舜禪讓』就類似於猴群爭奪王位的單挑決勝制。之所以採用單挑決勝,其它猴子都袖手旁觀,在於讓最強壯最有能力的猴子當首領對整個猴群的生存和繁衍最有利。當一隻年青的猴子不斷成長,當它的能力足以挑戰不斷變老的猴王時,就會向原來的猴王發起攻擊,通過激烈的搏鬥取得勝利,從而奪得王位,取得在群體中的最高權力,包括進食的優先權和交配的優先權。當然它也可能高估自己而失敗。而被打敗的舊王卻沒有性命之虞,或者留下來或被驅逐。
按照英國動物學家莫里斯在《裸猿》一書中的解釋,動物總是有天敵,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脅,如果相互殘殺會導致物種毀滅。為維持物種的存續,動物發展出一套臣服認輸的肢體語言,以避免為爭奪食物和配偶而相互殘殺。動物之間,不會有自相殘殺,更沒有有組織的殘殺行為。動物只會要它獵物的命。
人類早期跟動物一樣弱小,組織規模又小,所以爭鬥規則與靈長類動物類似。宋襄公不出擊尚未渡河的敵軍,他這種『仁義』也是早期人類爭鬥規則的殘留。但當人類組織規模擴大與外部威脅減弱後,爭權奪利就變成了不擇手段你死我活。當個體間的相互殘殺與有組織的相互殘殺都不會導致人類的毀滅了,這種保護機制就消失了。
這樣,我們可以大致明白所謂的『禪讓』是怎麼回事。實際的情形是『舜』後來的能力超過了『堯』,他們可能真的比試了一番,或者『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大勢已去,畢竟人比猴子還是要聰明些,不一定非要比劃一下。最後『堯』不得不將王位讓給了『舜』。而『堯』退位後還能繼續生活在『舜』的統治之下。到了春秋戰國時,人們目睹大量的弑父弑君,對早先堯舜禹之間有節制的爭鬥自然就難以理解。儒家就一廂情願地將之解釋為統治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懷而主動讓賢。
2019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