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談說話藝術——〈五蠹〉三大議論技巧(中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看完上篇後,接著探討〈五蠹〉中運用的第二個技巧——「影響的極限化」,也可稱「後果的極限化」。或許,這個說話藝術是讓秦王贏政也被韓非打動的原因呢!當中到底藏著什麼神奇,讓我們看看吧!

(還沒看上篇的可以按此連結: https://vocus.cc/article/65004c3bfd89780001f1f08c)

怎樣才能勸服別人?

怎樣才能勸服別人?


「什麼是『影響』、『後果』?又為什麼要將它們『極限化』呢?」你的心裡可能有些困惑。別急!先舉個日常中的案例,讓你明白:

假如你手上拿著一杯全糖珍奶,而且正開心地要啜飲,此時有個人想勸你不要喝手搖飲。一開始,他說:「奶茶喝多體重會飆漲,小心變胖啊。」你心想:變胖個幾公斤又如何?自己開心最重要啊!這種警告對你不痛不癢。這時,他看著正在大口喝珍奶的你,又緩緩開口:「我聽說吃太多糖不只會胖,皮膚老化也會加速。」相當愛美的你一聽,口中的奶茶差點噴出來,但還是故作鎮定。最後,他淡定開口:「每天一杯手搖飲,不只提前變老變胖,我聽說有研究指出過量的糖會讓失智風險加倍喔!」聽到這句,你終於放下手中的珍奶,並決心從此以後再也不喝含糖手搖飲了。

以上例子呈現喝珍奶的影響(後果)從輕微到極限的效果,也呈現唯有影響到達極限,說服的力量才足夠影響他人。接著,我們來看看韓非如何運用這項技巧,在〈五蠹〉的第四段:

 

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世異則事異。

 

在第四段,韓非繼續強調他的論點—治國要因當時情勢變化政策,不能一味效法前王—所以他以「仁義」在古時、今時的兩個極端例子為證:在古時,文王實施仁義治國,最後實現統華夏包夷狄的王政;在今時,徐偃王也實施仁義在漢東地區,國家卻被滅了。韓非在此將古代和今時仁義治國的兩種影響(後果)列出,而且兩種都是最大化的呈現—古時王天下,今時被攻滅—由這兩種最大化的影響,讓讀者深信在今時確實非仁義當道的日子。如果韓非於此,沒有讓仁義的兩種最大化後果在古今呈現,則會很難說服讀者。在同一段的後續也有相同技巧顯現:

 

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戰,鐵銛矩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齊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齊人曰:「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遂舉兵伐魯,去門十里以為界。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而魯削。以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循徐、魯之力使敵萬乘,則齊、荊之欲不得行於二國矣。

 

上文中,韓非以「行武」(使用武力攻打他國)和「非武」(不使用武力)在上古、中古和當今的後果、影響講出,讓我們知道「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的道理:在舜的時代,有苗族不服從他的統治,舜認為:需要提升德教去服眾,而非以暴力。不討伐有苗,而施行德教三年,最後,有苗族真的服從舜的統治了。當共工的時候,武器銳利而長的才能傷害到敵方; 穿著的鎧甲如果不夠堅硬就會受傷。可見共工之後,「非武」已經不是能產生好影響的政策了,而會產生傷及性命的負面影響。接著,「齊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一段講,今時,齊國已準備好攻打魯國,魯國國君卻不想行武,於是派了子貢去說和,齊國君臣坦言:「子貢你辯說能力雖好,但我們想要的是魯國的土地,而不是你所講的那些道理啊!」於是齊國還是攻打了魯國,打到距魯國城門十里處為界才罷休。今時,徐偃王行仁義導致國家滅亡,魯國不戰而子貢智辯導致國家喪失土地。如此看來,仁義和智謀並非今時的治理良方。假如徐偃王不行仁義,子貢不智辯講和,單純以徐國和魯國的力量對抗敵人,則齊、荊兩國也不會得逞了。

 

由上段可見,韓非在〈五蠹〉中充分顯示影響的最大化,進而讓讀者思考怎樣才是符合時代變化的治國方針。也能看出在這篇文章中,他針對最反對的儒家治天下論點,而刻意地將戰國時採用儒家思想的壞影響都呈現出來,這些壞影響都「小」至喪失土地,大至滅國。可以想見任何讀到這段的國君都開始思考著要不要揚棄儒家思想吧!

 

看完〈五蠹〉中的例子後,我們可以學到——假如你要讓人聽信你的論點是正確的,邏輯通暢是不夠的,重點是你的論點是否舉證了對於讀者、聽眾有足夠影響性的例子。簡而言之,當一個影響性是短暫的、可逆的,人們通常不會放在心上;反之,當一個影響性是永久的、伴隨一生的、影響性命的,那不管誰都會嚴肅看待這個論點,並銘記於心

所以,當你支持某個論點,就要把它可能有的最好的影響與後果呈現出來;反之,當你要反對某個論點,則要盡力把它可能的最壞的影響與後果顯示。如果在寫作或日常溝通中成功運用這個技巧,必能讓人大為嘆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將循序漸進說明「讀文言文的步驟」! 這回,我們先解釋「讀文言文的步驟」,以及「整體理解」的閱讀原則,從大方向來談讀文言文的方法!
「溝通」,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議題,今年甚至有一檔節目——「全明星辯論會」,節目組強調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大家學到「好好說話」這個課題。如何恰當地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如何增強自己的論據以說服對方;如何運用舉例時事或譬喻讓自我觀點更淺顯易懂.......以上問題是現代人都需要好好思考、學習的。
文言文怎麼讀?中文系的人為什麼看得懂?他們到底怎麼看的?這系列文章將告訴你看文言文的方法!
2月14日是西洋情人節,在這天,日本女生會送上親手做的本命巧克力給喜歡的人。但是除了巧克力,告白時最重要的當然是訴說心意啦!如果在儀式感之外,還能添上幾句《詩經》的句子,肯定會讓對方更加心動。    
先寫現在,中間寫過去,最後再回到現在⋯⋯這是朱自清〈背影〉的文章架構。如果你已經上過這一課,應該會聽過老師講解這種「篇章結構」。你可能背了這些結構,卻還是對所謂的「篇章結構」似懂非懂。究竟什麼是篇章結構?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明治談起。
這篇文章將循序漸進說明「讀文言文的步驟」! 這回,我們先解釋「讀文言文的步驟」,以及「整體理解」的閱讀原則,從大方向來談讀文言文的方法!
「溝通」,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議題,今年甚至有一檔節目——「全明星辯論會」,節目組強調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大家學到「好好說話」這個課題。如何恰當地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如何增強自己的論據以說服對方;如何運用舉例時事或譬喻讓自我觀點更淺顯易懂.......以上問題是現代人都需要好好思考、學習的。
文言文怎麼讀?中文系的人為什麼看得懂?他們到底怎麼看的?這系列文章將告訴你看文言文的方法!
2月14日是西洋情人節,在這天,日本女生會送上親手做的本命巧克力給喜歡的人。但是除了巧克力,告白時最重要的當然是訴說心意啦!如果在儀式感之外,還能添上幾句《詩經》的句子,肯定會讓對方更加心動。    
先寫現在,中間寫過去,最後再回到現在⋯⋯這是朱自清〈背影〉的文章架構。如果你已經上過這一課,應該會聽過老師講解這種「篇章結構」。你可能背了這些結構,卻還是對所謂的「篇章結構」似懂非懂。究竟什麼是篇章結構?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明治談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文字學界傾向把古文字分為三期:殷商、西周春秋、戰國。上一次介紹了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主要在殷商和西周初期使用,金文則起於殷商晚期,一直延續至戰國時期,但隨着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與周天子的關係愈來愈疏遠,並有發展出不同的書寫載體,各國的文字愈來愈有自己的獨立發展軌跡。
Thumbnail
新譯朱子治家格言 朱柏廬 此朱子(朱柏廬)非彼朱子(朱熹) 治家格言 家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Thumbnail
芥川的「蜘蛛之絲」無疑是一篇發人深省的小品傑作,不過,這部作品雖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西元1918年發表,故事的結局卻透出芥川對時局的悲觀。倒底,讓芥川對時局不樂觀的因素是什麼?讓我們從世界史的脈絡來一起探討吧!
Thumbnail
日本的小學教科書曾收錄芥川的「蜘蛛之絲」,很可能是教育當局覺得這作品就像「法華經」中的譬喻故事一樣,是用來勸人不要自私的。然而,這真是芥川說這故事的原意嗎?究竟,芥川寫作「蜘蛛之絲」這部作品又與法華經有什麼特殊因緣嗎?讓我們一起從東亞佛教史尋找線索吧!
Thumbnail
芥川龍之介的「蜘蛛之絲」是一篇很短的作品,但卻像他的其他作品一樣需要費心拆解。究竟。芥川為什麼要說這個故事呢?讓我們從先秦的楊朱思想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列子公案是一個可以跟老子公案的熱鬧程度相提並論的公案,涉案者有諸如錢鍾書、季羨林等令人「景仰」的大師在其中。牽涉到的文章文字數量破百萬字,不是一本專書不能盡數收納。
Thumbnail
既然連「李零、顧實」都有這種鐵粉了,對於錢穆,這個已經被包裝成大師,卻其實缺乏大師應有水準的學者,自然有更多的非理性擁護者。「非理性」蒙蔽了這些人的雙眼!錢穆在考證老子時甚至隨意找了兩個都會釣魚的人就說他們兩個就是同一個人,為什麼?因為都會釣魚!很震驚嗎?這真的就是錢穆的水準!
Thumbnail
認真去看錢穆的文章,越看越會好奇,他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被包裝成國學大師的!今天只是隨機挑一篇來寫,就發現可笑錯誤。 結果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的人,既要引用錢穆的說法來捧一下錢穆,又要幫忙遮掩一下錢穆的失誤。於是把「戴驩」改名、把「皇喜」去名,以免把大家引導到正確的連結,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Thumbnail
也就是說錢穆在考證一個人的歷史、一本書的真偽時,可以完全忽略去討論這本書究竟在講什麼?可以完全忽略所有不利於他這種主張的證據!甚至,直白的說,我們難道不該懷疑,其實錢穆壓根就沒看過《子華子》嗎?
Thumbnail
牟宗三判朱子是「別子為宗」,理由是朱子對先秦儒學的原初洞見 - 不忍人之心 (即仁) 不相契。大談仁性愛情,心為氣之靈,格物窮理,尤其失之甚遠,與孔孟義理全不相干,故為「歧出」,為「別子」。 然而,我們不妨問,儒者果真要對先秦儒學的原初洞見全盤接收,不容絲毫置疑?儒者可不可以從孔孟乃至歷朝儒者的思想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文字學界傾向把古文字分為三期:殷商、西周春秋、戰國。上一次介紹了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主要在殷商和西周初期使用,金文則起於殷商晚期,一直延續至戰國時期,但隨着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與周天子的關係愈來愈疏遠,並有發展出不同的書寫載體,各國的文字愈來愈有自己的獨立發展軌跡。
Thumbnail
新譯朱子治家格言 朱柏廬 此朱子(朱柏廬)非彼朱子(朱熹) 治家格言 家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Thumbnail
芥川的「蜘蛛之絲」無疑是一篇發人深省的小品傑作,不過,這部作品雖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西元1918年發表,故事的結局卻透出芥川對時局的悲觀。倒底,讓芥川對時局不樂觀的因素是什麼?讓我們從世界史的脈絡來一起探討吧!
Thumbnail
日本的小學教科書曾收錄芥川的「蜘蛛之絲」,很可能是教育當局覺得這作品就像「法華經」中的譬喻故事一樣,是用來勸人不要自私的。然而,這真是芥川說這故事的原意嗎?究竟,芥川寫作「蜘蛛之絲」這部作品又與法華經有什麼特殊因緣嗎?讓我們一起從東亞佛教史尋找線索吧!
Thumbnail
芥川龍之介的「蜘蛛之絲」是一篇很短的作品,但卻像他的其他作品一樣需要費心拆解。究竟。芥川為什麼要說這個故事呢?讓我們從先秦的楊朱思想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列子公案是一個可以跟老子公案的熱鬧程度相提並論的公案,涉案者有諸如錢鍾書、季羨林等令人「景仰」的大師在其中。牽涉到的文章文字數量破百萬字,不是一本專書不能盡數收納。
Thumbnail
既然連「李零、顧實」都有這種鐵粉了,對於錢穆,這個已經被包裝成大師,卻其實缺乏大師應有水準的學者,自然有更多的非理性擁護者。「非理性」蒙蔽了這些人的雙眼!錢穆在考證老子時甚至隨意找了兩個都會釣魚的人就說他們兩個就是同一個人,為什麼?因為都會釣魚!很震驚嗎?這真的就是錢穆的水準!
Thumbnail
認真去看錢穆的文章,越看越會好奇,他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被包裝成國學大師的!今天只是隨機挑一篇來寫,就發現可笑錯誤。 結果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的人,既要引用錢穆的說法來捧一下錢穆,又要幫忙遮掩一下錢穆的失誤。於是把「戴驩」改名、把「皇喜」去名,以免把大家引導到正確的連結,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Thumbnail
也就是說錢穆在考證一個人的歷史、一本書的真偽時,可以完全忽略去討論這本書究竟在講什麼?可以完全忽略所有不利於他這種主張的證據!甚至,直白的說,我們難道不該懷疑,其實錢穆壓根就沒看過《子華子》嗎?
Thumbnail
牟宗三判朱子是「別子為宗」,理由是朱子對先秦儒學的原初洞見 - 不忍人之心 (即仁) 不相契。大談仁性愛情,心為氣之靈,格物窮理,尤其失之甚遠,與孔孟義理全不相干,故為「歧出」,為「別子」。 然而,我們不妨問,儒者果真要對先秦儒學的原初洞見全盤接收,不容絲毫置疑?儒者可不可以從孔孟乃至歷朝儒者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