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77):敏而好學—是以謂之文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raw-image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非常聰明好學,而且能夠虛心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所以給他「文」的諡號』。

 

《逸周書·諡法》上講,『學勤好問曰文』,孔子所言與之相符。

 

一般聰明的人不那麼勤奮,地位或能力高者不願意向低者請教,覺得有失身份。但孔文子不僅聰明而且勤奮,還不恥下問,非常難能可貴。

 

魯國及他國還有幾個諡號為『文』的大夫,孔子褒貶不一。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何如其知也?』(公冶長第五)。

 

臧文仲:魯國大夫,姓臧孫名辰,『文』是他的諡號,仲,排行老二;蔡,大烏龜;節,柱上的斗拱;棁(zhuō),房梁上的短柱。

 

不知他的諡號為何也是『文』。大概臧文仲以智識聞名於世,但孔子不以為然。說他蓋屋子給烏龜居住,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狀,短柱上畫上水草花紋,怎麼能算是有智識呢?

 

臧文仲幹的這些事在當時越禮的行為,天子的宗廟才可以這樣雕刻裝飾。因而孔子認為他並不明智。

 

孔子還批評他嫉賢妒能,不願舉賢。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指責他篡奪高位,獨攬大權,明明知道柳下惠賢能可用,卻不任用或引薦柳下惠擔任重要職位,與之一同立於朝堂之上。

 

不苟同魯國大夫季文子過於謹慎,想得太多。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公冶長第五)。

 

季文子做事考慮多次再做決定。孔子聽到了,就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

 

可能時人比較稱讚季文子的三思而後行。但孔子認為三思而行做過了。多想考慮周全再做決定當然更好,但有時候時間不等人,沒那麼多時間來充分思考,必須當機立斷做出決定。還有考慮多了容易猶豫不決,反而拿不定主意。總之,孔子認為考慮得差不多就行了,不能過於謹慎,前怕虎後怕狼,要掌握好度。

 

稱讚衛國大夫公叔文子舉賢。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憲問第十四)。

 

公叔文子這人舉才唯賢,沒有上限。他看自己門下一位名叫僎(zhuàn)的大夫很有才能,就讓他與自己一同登於公室的朝堂之上。意思是舉薦大夫僎擔任與自己同一級別的職位。藺相如也是他的主公舉薦給趙王使秦的。孔子聽說後,讚歎道,『就憑此舉,他死後就可以追諡為「文」』。孔子真神人也,後來果真如其所言。

 

孔子對孔文子和公叔文子的評價是正面的,對季文子的三思而後行則不苟同,而對臧文仲則是負面評介。總的說來,孔子稱讚的人多,批評人要少,他自己有總結。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說,我對於時人,詆毀過誰?稱讚過誰嗎?如有所稱讚,那他必然有所試用及成就。我所讚譽的人,就如夏商周三代直道而行的賢者。』

 

但時人對孔子卻不那麼客氣,詆毀,嘲諷者多,而讚譽者少。

 

2020年6月30日

avatar-img
90會員
33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第五) 。 杇(wū),粉刷牆壁。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很生氣,在其它弟子面前責駡他:『腐朽的木頭沒法雕刻,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大多數時候,孔子非常積極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也有灰心喪氣和消極等待的時候。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第五)。  桴(fú),小木筏。材,通裁,削減  孔子說:『我的仁道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長第五)。 冉雍,字仲弓,孔子弟子。佞(nìng),口才好,善於講解或爭辯。  有人在孔子面前說閒話,說冉雍這個同學,品行很好,但是不太會講話。孔子回應道,『要會
孔子號稱三千多弟子,但有書面記載的弟子只有七十余人。而在《論語》中提及的弟子共二十九名,其中大多只提及一次。此篇中的子賤、漆彫開和申棖三位弟子在《論語》中均只提及一次。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公冶長第五)。 子賤,姓宓(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第五) 。 杇(wū),粉刷牆壁。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很生氣,在其它弟子面前責駡他:『腐朽的木頭沒法雕刻,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大多數時候,孔子非常積極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也有灰心喪氣和消極等待的時候。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第五)。  桴(fú),小木筏。材,通裁,削減  孔子說:『我的仁道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長第五)。 冉雍,字仲弓,孔子弟子。佞(nìng),口才好,善於講解或爭辯。  有人在孔子面前說閒話,說冉雍這個同學,品行很好,但是不太會講話。孔子回應道,『要會
孔子號稱三千多弟子,但有書面記載的弟子只有七十余人。而在《論語》中提及的弟子共二十九名,其中大多只提及一次。此篇中的子賤、漆彫開和申棖三位弟子在《論語》中均只提及一次。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公冶長第五)。 子賤,姓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大家都聽過古時有所謂士、農、工、商,士被列為首位的,可見得士是如何被尊崇。 究竟士,是否必須是有學問的人呢?不一定。相反的,有學識、有學位,也未必有資格稱得上為「士」。有學識,只是助緣,但並非必然。能稱得上為士者,最關鍵也最重要的,是否有人格。 子貢問孔子:怎樣才算得上叫做「士」呢? 孔子回應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孔子會不會數學? 說實在沒有人知道,但是從"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學科來說,應該是有所涉獵才是,至於於多深入,這是未解之謎。不過應該可以推測他對數學可能也有所了解或關注。目前坊間有這類書籍談孔子與數學。 在古代,數學並不僅僅是今天我們所認知的數字、算術、幾何等概念,它也包括了天文、幾何、數
Thumbnail
  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林彪和孔子)運動中。於1974年批判會上,主持人問沈默不語、提倡復興儒學的梁漱溟感想,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主持人要求他解釋,他答曰:「我認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輕易去相信別的甚麼。別的人可能對我有啟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Thumbnail
這幾天除了被家裡的人評價為「無用的廢人」專門讀「無用的書」因此陷入漫長的爭吵之外。我因為心靈被俗務所困,又回到《論語集註》的旅程中。 每每想起我這個讀者跟兩千年前的編者群間的落差,還有連文字本身可能都不是這樣的楷書,讀起書來不免覺得自己只是在閱讀自己的幻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近代文人余光中幫孔子取了一個摩登的英文名字:Johnny Kong(註1)。孔子如果知道,必定會莞爾一笑,並欣然接受。 孔子擁有禮學權威稀缺的幽默感,要真正認識他,必須將他從聖人的祭壇上請下來,從中華文化的刻板框架中請出來,還他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他高度讚揚「野」及「野人」。相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大家都聽過古時有所謂士、農、工、商,士被列為首位的,可見得士是如何被尊崇。 究竟士,是否必須是有學問的人呢?不一定。相反的,有學識、有學位,也未必有資格稱得上為「士」。有學識,只是助緣,但並非必然。能稱得上為士者,最關鍵也最重要的,是否有人格。 子貢問孔子:怎樣才算得上叫做「士」呢? 孔子回應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孔子會不會數學? 說實在沒有人知道,但是從"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學科來說,應該是有所涉獵才是,至於於多深入,這是未解之謎。不過應該可以推測他對數學可能也有所了解或關注。目前坊間有這類書籍談孔子與數學。 在古代,數學並不僅僅是今天我們所認知的數字、算術、幾何等概念,它也包括了天文、幾何、數
Thumbnail
  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林彪和孔子)運動中。於1974年批判會上,主持人問沈默不語、提倡復興儒學的梁漱溟感想,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主持人要求他解釋,他答曰:「我認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輕易去相信別的甚麼。別的人可能對我有啟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Thumbnail
這幾天除了被家裡的人評價為「無用的廢人」專門讀「無用的書」因此陷入漫長的爭吵之外。我因為心靈被俗務所困,又回到《論語集註》的旅程中。 每每想起我這個讀者跟兩千年前的編者群間的落差,還有連文字本身可能都不是這樣的楷書,讀起書來不免覺得自己只是在閱讀自己的幻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近代文人余光中幫孔子取了一個摩登的英文名字:Johnny Kong(註1)。孔子如果知道,必定會莞爾一笑,並欣然接受。 孔子擁有禮學權威稀缺的幽默感,要真正認識他,必須將他從聖人的祭壇上請下來,從中華文化的刻板框架中請出來,還他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他高度讚揚「野」及「野人」。相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