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22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矽谷傳真 - 美國四大城市生態系

前一篇文章,我分析了美國四大新創加速器的投資績效與差異化策略,為什麼 YC 能獨領風騷近二十年,佔據四大加速器總估值與獨角獸數量的八成,也從 Techstars 遷移總部與關閉部分城市的加速器談到它所面臨的威脅與挑戰。很榮幸在一周內得到三千多位讀者的點閱,也感謝超過一千名讀者完成五千字的閱讀(方格子會統計完讀率)。

但說到底,為什麼 Techstars 要選擇紐約作為新總部所在地?跟其他三個加速器採用的【矽谷生態系+軟體優先】、【環太平洋投資布局】跟【垂直領域加速器集團】,為什麼 Techstars 選擇以【美國城市生態系】為新策略?紐約跟舊金山、波士頓相比,有甚麼優勢與機會,是否值得台灣創業者與投資人關注?

這一篇我將從城市的文化與產業的變化,到人才、產業與投資人分佈,如何讓原先獨霸全球的矽谷新創生態系,向北擴散到舊金山、超越南灣成為全球獨角獸之都;又如何從幾年前北美新創生態系遍地開花,到疫情結束後兩年,因為產業變動與投資趨勢,未來可能以四大新創之都(舊金山、紐約、波士頓與洛杉磯)生態系為主。

最後,也從我自己經營與參與加速器的經驗、走訪全球主要生態系多年之後,對美國四大城市的觀察,之後我也會再寫一篇【加速器與育成中心的競合關係】。

從【城市與野心】開始談起

我對美國城市之間比較的興趣,一方面是我在來矽谷定居之前,拜訪了十個國家以及二十多個世界主要都會區,另外一點是,我跟家人住在矽谷兩個大學城之一的柏克萊(另一個自然是史丹佛大學所在地)。十年來的差旅與居住經驗,也看到了舊金山、柏克萊與波士頓的繁榮,因此格外好奇,那些因素會造成城市翻轉跟新創聚落的出現。

幾個月前,我在閱讀 YC 創辦人 PG 累積二十多年的文字中,發現其中一篇寫於2008年的【城市與野心】,當中談到他所居住過紐約、波士頓與矽谷,也比較了波士頓劍橋與加州柏克萊兩個大學城。而這篇文章的核心論述是,一個人在定義自己事業與成就的階段,會被生活與工作的城市所影響

他所舉的例子是文藝復興時期,儘管當時的米蘭跟佛羅倫斯一樣發達,但所有厲害的藝術家與科學家都出自佛羅倫斯,例如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同樣的人才匯聚也出現在法國的印象派,或者我們所知道的華爾街之於金融業、好萊塢之於電影業。但在科學與技術領域,又似乎跟藝術與商業不太一樣。

以數學跟物理為例,理論科學家在書信與印刷術、期刊普及後,其實透過大量的資訊往返,他們不太需要經常見面就可以知道彼此的程度與成果;但如果要開發大型專案並且快速修正與調整,那麼人才與資源的匯集、資訊交流與知識累積的速度就非常重要。我想看過【奧本海默】電影的讀者應該都很清楚我在說甚麼。

近年新創生態系來自【老城與市郊復興】

回到【城市與野心】。PG 觀察到,每座偉大的城市會透過人際周遭的對話低語、成功人士的典範象徵,給予你各自的呼喚。他認為紐約是地位與財富,波士頓是智識上的聰明,華盛頓是權勢與關係,洛杉磯是外貌與名聲,而在矽谷是影響力(指的是對世界或產業的)。而最有趣的一點是柏克萊被他描述為【天氣比較好的波士頓】,但當時給他的感覺是這裏雖然同樣有書香氣息,但因為天氣溫和、物價適中,居民追求的是生活品質,而不是創新或冒險。當然這是距今十六年的觀察。

此外,當時他也對波士頓能否追上矽谷感到悲觀,那也是為什麼 YC 雖然在波士頓創立,卻在第一時間就搬到矽谷的原因。另一個猜測是,他當時認為舊金山有超越矽谷的條件與機會,只要創業者願意進入城市,但他當時還沒有定論。

我在柏克萊定居了四年,也接待過很多曾經在這裡求學或生活過的台灣人,有些是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在這裡待過,都對於柏克萊從一個崇尚自由與學術氣息、有點破舊跟髒亂的大學城,在過去五年內展現了商業、創新與投資氣息感到意外;除了校園裡也因為校友捐款而出現一棟接著一棟的新建築,校園外更是每個街區都有新建案。事實上,波士頓劍橋、紐約布魯克林、華盛頓與費城郊區,在過去十年也都歷經相似的過程。

柏克萊市郊、波士頓劍橋、紐約布魯克林,還有舊金山目前最熱鬧的金融區到 Mission Bay 一帶,都是從老舊的工廠或倉儲,經過政府、學界與企業一同整頓,並創造人才與資金共同聚集的空間,才有了十年來的新樣貌。

這種城市再造,對台灣讀者來說,其實類似台北的內湖科技園區以及這十年興起的南港產業聚落(事實上台北市府團隊參考過舊金山、波士頓與紐約的城市復興計畫),城市既有的熱門商業區與住宅區難以馬上更新,但因為製造業外移、空出來的土地反而成為新的可能性。但是也不是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機會,例如底特律與芝加哥就還在尋找下一個機會,雖然也已經有加速器進駐。

美國八大新創城市與生態系排名

讓我在分析矽谷與舊金山如何崛起、波士頓與紐約如何復興之前,先看看目前美國這些城市的新創生態系排名。數字來自 PitckBook 以及 NVCA 等資料庫,還有我個人估算。

從上表可以看出,舊金山的創投數量與投資總額都明確領先,但好像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誇張的幅度。但其實是紐約在過去十年加速追趕,這點我們在後半段會分析。

一旦看到了洛杉磯與波士頓,就可以看到差距顯著拉開。若我們再看獨角獸數量與每百萬人口的人均獨角獸數字,那麼舊金山就完全是王者。那麼,矽谷是如何崛起,舊金山又是甚麼時候彎道超車的呢?

矽谷崛起其實【拜二戰與冷戰所賜】

有讀過【矽谷創頭啟示錄】的讀者,應該都能明白,半導體與創投業的出現,對於北加州的聖塔克拉拉谷地,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若不因為半導體發明人之一的蕭克利帶領八名工程師,把公司設立在他成長的史丹佛大學附近,還有他的脾氣暴躁、不能帶人而造成八叛徒的故事,也不會有後來的快捷半導體、英特爾、凱鵬華盈跟紅杉資本,還有之後的 Apple 與 Google。

但除了人才跟技術之外,在半導體與創投業出現前的矽谷,原本就有兩個優渥的條件,一個是因二戰而流動的世界級人才,以及因冷戰而持續開發的國防工業與通訊科技,讓這裡原本就有史丹佛加速器、校外研究園區與柏克萊後山的勞倫斯國家實驗室,這些實驗室的真空技術與設備開發能力、因為國防工業產生的軟體與網路通訊科技,都為日後的矽谷發展奠下基礎;另一個則是原本是果園的谷地,有低廉的土地跟充沛的水資源,恰巧是半導體產業所需要的重要關鍵。

有曾經率領曼哈頓計畫、在三年內開發出原子彈的柏克萊科學家,再加上原本就有從車庫創業的惠普為案例,以及對創業特別友善的加州法令、沒有巨大的舊產業綁住人才,讓人才、技術與資金的流動、循環,成為矽谷在半導體業之後的一個又一個篇章。

獨角獸的出現與創投業的北移

即便到了十年前的2013年底,獨角獸一詞的發明與出現,讓全世界意識到矽谷與史丹佛依然是引領新創生態系的龍頭。當時全球39家的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公司,矽谷超過30家,史丹佛校友也超過三分之一。Facebook 是當年的超級獨角獸,估值一千兩百億美元就佔了所有獨角獸總值的一半。而往前看到 Intel, Apple, Orcale, Microsoft, Cisco, Amazon, Google,每一家科技巨頭都標誌了半導體、個人電腦、企業軟體、網路通訊到網路產業的崛起,同時,科技業的重鎮就是矽谷與西雅圖。

但值得關注的兩個數字,是獨角獸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已經高達27家,而紐約只有3家。我自己是直到兩年前統計全球一千家獨角獸,才知道舊金山以150家成為全球獨角獸之都才發現,但直到重讀十年前的獨角獸數據,才發現舊金山超越南灣是十年前的2013年就已經出現的現象,只是當時大家還是用矽谷來統稱舊金山灣區

直到2018年前後,多數人開始以灣區 (the Bay Aara 或 SF Bay area) 來取代矽谷。一來是因為舊金山的獨角獸數字已經很明顯超越南灣,二來是千禧年之後半導體製造與設計業都逐漸離開矽谷,過去的硬體園區都被軟體公司使用,雖然軟體與雲端產業的興盛依然來自半導體業的摩爾定律不斷推進,但矽產業似乎跟矽谷愈來越遠。此外,灣區的產業也除了半導體、軟體業、網路業,也多了汽車業(特斯拉總部、工廠與諸多汽車公司的創新研發基地都設立在此)、生技業(南舊金山目前是僅次於波士頓劍橋區域之外的生技公司聚落)等產業,舊金山市區到傳統矽谷所在之間的中半島,以及東灣的奧克蘭與柏克萊,也出現許多加速器跟新創公司。

最顯著的例子是,大家都聽過位於史丹佛大學附近的門洛公園沙丘路,聚集全世界最強最大的創投公司。但是在2018年後都在舊金山設有辦公室(集中在 South Park 周邊街區),或甚至如 500 Global 將總部從山景城搬到舊金山,而去年底,YC 執行長也宣布新創公司都必須來到舊金山

舊金山的崛起主因

關於舊金山的崛起,大概歸因為【都市更新、南灣企業擴張、產業變動】三個因素。首先舊金山市地處地震帶,加上丘陵起伏,建築法令嚴密而且改建困難,但過去二十年,從金融區旁的交通轉運站 TransBay 計畫(就是現在的 Salesforce Tower & Transit Center),到 UCSF 進入 Mission Bay 的新校園,以及周邊興建起大量的新公園與住宅,還有兩座新球場(舊金山巨人隊與金洲勇士隊的主場),讓舊金山東南側的金融區到市場南一帶,成了年輕工作者與創業者的心頭好。

其次,金融海嘯之後的量化寬鬆造成股價上漲,南灣的科技巨頭開啟連續十年的擴張,房價高漲但生活機能還是維持傳統矽谷的型態,對於需要社交與習慣城市生活的新移民員工,反而成為推力而非拉力,許多員工寧願住在舊金山而通勤到南灣,或乾脆到舊金山的公司上班或轉職、創業。

最後,是雲端運算跟共同工作空間的出現,讓加速器、獨角獸崛起的同時,也帶動矽谷的創新與投資能力,反而逐漸離開了南灣的空間。也可以說,矽谷的第一次外擴,受惠地點就是舊金山。

另外,舊金山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每年有許多固定在這裡舉行的大型活動與會議,例如每年一月初的生技業 JP Morgan Healthcare 會議,一月底光電業的 SPIE Photonic West,每年九月的 TechCrunch Disrupt,還有由 a16z 主導的 Tech Week SF 等等,更別說最重要的加速器如 YC, 500, SOSV 的 Demo Day 都在這裡發生,住在一橋之隔的柏克萊,我只要半小時之內就可以進到舊金山市區,也因此可以大量接觸到全世界最好的創業者與投資人。

那麼,波士頓劍橋跟紐約布魯克林又怎麼復興的呢?

波士頓劍橋的生技與創新聚落

在談到波士頓的地位前,讓我們先看看PitchBook 每年公布的大學創業排名。下表是2023年的全球大學校友的創業成果排名。毫無意外的,史丹佛與柏克萊拿下前兩名。哈佛與麻省理工的排名緊追其後。此外,位於費城與紐約附近的賓州大學與康乃爾大學,也都出現在前六名,但募資金額依然與創業四強有段差異。另一個有趣的事實,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名列第七,超越密西根、德州大學跟加大洛杉磯分校。

麻省理工雖然以人數或募資金額來看不是特別強,但大家要知道,若考慮到四個學校的學生人數,柏克萊將近史丹佛與哈佛的兩倍,更是麻省理工的四倍左右。這邊我先抓一下四校的師生比。

不列不知道,公私立學校差異實在巨大,柏克萊的學生人數是哈佛近兩倍,但教職員還不到哈佛的一半,師生比基本上是柏克萊的四倍。史丹佛跟麻省理工雖然沒那麼誇張,但也分別是柏克萊的兩倍半跟兩倍。接著,我們來看四校的創業人數比例、募得金額的人均。

所以,如果從校友創業的比例,麻省理工才是全美的王者,也就是從創業者密度來說,尤其在研究所來看,麻省理工是柏克萊與哈佛的近三倍。

史丹佛因為最靠近創投群,也最多校友跟老師有創業成功經驗,因此募資金額上還是略勝一籌,但其實跟麻省理工差距並不大。公立學校的柏克萊多半學生的家境不如其他三所私立大學,另外加上柏克萊有很多跟技術創業必較沒有關的科系,因此創業人數比例跟募資能力一定輸給其他三個大學。

回到波士頓這個城市。市區不大但是優美古典的波士頓,擁有全美國密度最高的學術機構與醫療院所聚落,尤其在流經哈佛與麻省理工校園的查爾斯河兩岸,或者市立圖書館周遭,每個行人看起來都是既聰明又會運動的天選之人。但其實波士頓也歷經過被矽谷大幅輾壓、技術創新與創業能量一度失落的過程。

128號公路與101號公路的競賽

在二十世紀大部分時候,波士頓都是美國的科技與學術之都,在矽谷崛起之前,代表著最正統的美國學術研究、政商與工程菁英,擁有最悠久大學跟最強工學院的組合,波士頓也在近郊的128公路萌發了科技公司聚落,知名的迪吉多、王安電腦、蓮花軟體等都在當地。

但是,個人電腦與半導體結合創投在矽谷的誕生與快速崛起,讓波士頓在二十世紀末逐漸失去光環,大型科技公司的組織文化,以及東岸金融機構的保守,還有偏向上班而非創業的性格(據說跟天氣有關,東岸是真的會冷死人的地方),都比不上勇於創新跟願意犯錯的矽谷文化,扁平而鬆散的組織結構,還有大量的連續創業者與天使投資人,逐漸形成【以創業者為優先】的矽谷價值觀,貫穿矽谷的101號公路也就擊敗了128號公路,成為美國最著名的科技聚落公路。

這些現象,在 1994年由加大柏克萊分校資訊學院院長 AnnaLee Saxenian 出版《區域優勢:矽谷與128 號公路的文化與競爭》並曾接受數位時代專訪,也有台灣人整理出表格。痛定思痛之餘,麻州州政府、波士頓市政府與麻省理工學院,從2010年開始陸續重整與建設波士頓劍橋地區,同時也修整波士頓為人詬病的道路系統,從2014年開始,波士頓的生技創業與投資能量開始起飛,尤其在全世界第一個生技共同實驗室 LabCentral 創立並設立在劍橋之後,大量的藥廠與新創公司開始集中,到了2016年已經出現超越矽谷的生技創業與投資聚落。

當然波士頓不只有生醫領域,但全美五大教學醫院有四家位於波士頓,每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經費也最集中在波士頓。差異化一直是新創起步或企業轉型的關鍵,波士頓在過去十五年做了很明確的示範。而由於疫情與老年化,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老人醫學是未來十到二十年非常重大的創業與投資賽道。

過去六年,我造訪波士頓六次,並且在去年率領TGA投資了MIT E14 Fund 以及他們曾經投資過的新創公司 Figur8。相信在接下來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醫療與永續產業等,波士頓也會持續產生最值得投資的創業者。最後,讓我們來聊聊洛杉磯與紐約。

娛樂、運動與航太工業的洛杉磯
提到紐約與洛杉磯,美國最大的兩個都會區,分別擁有兩千萬與一千三百萬的人口,前者向來以金融、媒體跟房地產著稱,還有鄰近的紐澤西有製造業、化工業與醫藥業,後者則是全世界的娛樂影視、音樂產業與貿易、服務業大城市。

由於既有產業的發達,多數人到當地求學或求職,都是已進入既有行業為主,如果想要進行科技創業或投資,不會特別到這兩大生活成本偏高、人口雖然密集但多數人其實都只是想賺錢而非創業的都市。

這些現象直到運動產業在過去十年越來越商業化,還有金融與保險科技興起,以及區塊鏈、加密貨幣與 Web 3.0 投資風潮起飛,讓許多運動與娛樂界明星成立自己的基金,或者從金融業出來創業,造就了好萊塢與華爾街也開始有創業與天使投資的氣息。

這些現象,在【巨星天使投資人的誕生】有完整的描述。無論是影視巨星或運動好手,退休之後甚至賺到財富自由之前,就已經成立自己的基金,或者當創投基金的股東。此外,串流影音平台的流行,以及平台自製內容的日益增加,也是好萊塢與矽谷越來越緊密的原因。總部位在矽谷最南端的 Netflix,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影音收看平台,但製作的角色也越來越明顯。

除了內容產業跟創投角色的關聯,洛杉磯一直都是美國的航太工業重鎮。由於氣候乾燥、天候穩定,又擁有海運跟陸運的重要地點,加上噴射推進實驗室就在此地,因此在接下來的中美印等國的國防與航太競賽當中,美國必然會加碼更多的預算與民間投資在洛杉磯的新創公司。

全球第二大獨角獸之都的紐約

紐約則是這幾年最讓我驚訝的都市。因為紐約向來不是以創業聞名,或者說,不是以科技新創聞名。紐約人熱愛賺錢,也熱愛地位,但卻不一定用創業的手段致富。一個很又趣的觀察,我在矽谷的台灣朋友聚會中,大半人都有所謂 side project,兼職創業或擔任投資人或顧問,但在紐約的聚會,發現一半以上的台灣人,居然都有房仲執照或者投資實體店面或服務業。這當然只是我的小數據,但讓我們來看看大數據。

前面我們提到了舊金山在十年前獨角獸名詞出現時,已經是新創生態系之王。當時紐約在獨角獸的數字比例不到一成。那麼十年之後呢?

獨角獸這詞的發明者 Aileen Lee,今年初寫了【十年之後的獨角獸俱樂部】。我會另外寫一篇文章仔細分析十年前後的差異,但我們就先看城市分布的比例。

十年之前,灣區獨角獸占比近七成,紐約不到一成。十年之後,灣區雖然還是領先,但比例將近五成,紐約卻已來到兩成。也就是說,十年前舊金山是紐約獨角獸的七倍,去年底來到兩倍多的差異。

若分析紐約至今的112家獨角獸,大約有三分之一都跟區塊鏈及金融科技相關,其他則有保險科技、企業軟體、教育與媒體,行銷科技與醫療科技。這也充分展現了紐約的產業特性與投資偏好,另外,紐約的金融業雖然巨大,但創投量體其實不如矽谷跟波士頓,所以雖然過去兩年紐約的投資案件排名第二,但每案平均規模卻輸給波士頓。

此外,紐約雖然以金融、保險、媒體與醫療產業著稱,但是硬體與物聯網產業也在過去幾年開始在布魯克林出現。從2015年開始進行的 One NYC計畫,以及改造海軍舊工廠而成的 New Lab,都讓紐約的新創生態系更完整,創業者與企業的關係更緊密。

矽谷與波士頓持續領先,但紐約與洛杉磯將增大

若總結美國四大城市,舊金山得天獨厚,有最好的天氣、最多的創業者跟投資人,最頂尖的兩所創業學校,還有目前最巨大的人工智慧公司與科技巨頭,加上向來是傳統的軟體與半導體業。波士頓規模最小,但學術與醫療機構密度最高,有最強的生醫產業聚落跟創業密度最高的麻省理工學院,在材料、航太與機器人領域也非常出色。

洛杉磯的特色鮮明,除了本身的娛樂產業、貿易與航太工業外,鄰近的爾灣與聖地牙哥有醫療器材與半導體設計業,加州大學體系也是優秀的人才庫,近年來的創投規模也逐漸增加。紐約目前已經是美國甚至全球第二大的獨角獸聚集地,金融科技、區塊鏈相關創業與投資非常盛行,在醫療、人工智慧與媒體、教育與保險業有優勢。

最後,我想回答這兩篇文章一開始想問的問題。

為什麼 Techstars 要選擇紐約,並聚焦四大城市

從前一篇我們看到,YC 一路領先的態勢明顯,結合舊金山灣區生態系與校友群,現在又是 AI 創業與投資第一品牌與社群,基本上勢不可擋。後面追上來的 500 與 SOSV,一個在全球佈局上比 Techstars 更聚焦,目前在矽谷、紐約、加拿大、南韓跟台灣進行投資,另一個以生技、硬體跟網路的垂直領域進行差異化,都比原來 Techstars 有點過度分散的地理或領域聚焦來的明確,吸引到的同質創業者或資源也比較好產生規模效益。

此外,如果從投資要成功、資源必須灌注到創業者身上的角度,校友群與業師群的地理濃度跟領域重疊度還是很重要。唯有把重點放在特定的城市或產業,才能產生綜效。尤其新創公司到了高速成長期,需要的不僅是資金,還有大量管理人才與營運資源需求,這些都跟生態系的供應能量與人脈連結有很大的關係。

至於為什麼先關閉了西雅圖跟舊總部博爾德的加速器,我想也是為了聚焦跟重新定位,當然也不排除募集基金與投資人力的分配,這些更偏向營運面與財務面的問題。其實加速器與生態系互為表裡,以矽谷為例,是先有好的生態系,才有加速器的出現

別忘了 YC 是被 PG 從波士頓帶來矽谷,並非矽谷長出來的。或許也就是從賓州長大,在紐約跟波士頓求學與創業的 PG,更看到矽谷的需求、條件與機會,但 YC 落地矽谷與發展至此,也成為了矽谷的特色跟優勢

從這個角度與經驗,我也一直在思考台灣創業者與投資人在美國各城市與產業的優勢與機會。在布局矽谷與波士頓之後,我今年踏上紐約的生態系,協助中小新創署旗下的林口新創園,為台灣團隊落地美東成立了紐約加速器計畫 EntreCamp,歡迎想到美國市場打天下的新創團隊報名與洽詢。

作為我的讀者與聽友,也非常感謝您閱讀到這裡,別忘了我將在 3/20 在台灣新創投資交流社團分享【如何前進矽谷與捕獲獨角獸】,大家屆時線上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