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前置作業

給孩子的前置作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練習心平氣和

練習心平氣和

理想狀態是孩子自律,時間到就主動做好自己的事情

一般狀態是提醒之後,孩子可能會乖乖配合

現實狀態是提醒之後,各種「等一下」、「再玩一下下」 

1.提前預告: 給予緩衝時間讓孩子準備收心,不管是要離開公園、收拾玩具、關掉電視,一方面孩子樂在其中的時候只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另一方面也減少孩子拖延時造成的親子衝突。其實無論在個別諮商或團體活動中,也經常需要這樣的預告,因為孩子需要練習:

(1)辨認與掌握時間: 年齡比較小的就可以說「當長針指到12的時候」

(2)遵守行為規範: 道別、整理玩具或個人物品、拿出學校功課、準備洗澡等

(3)「想要做的事」與「必須做的事」的時間分配: 比較大的孩子就可以練習分配時間,例如在連假中分配寫功課與休閒活動的時間。

2.太興奮或靜不下來: 玩到很興奮很正常,但是需要安定下來的場合,例如吃飯、寫功課、練習樂器就會難以專注,依照孩子的年齡與能力可以這麼做:

(1)靜坐: 最簡單的指令包含「屁股在椅子上」、「靠牆坐好腳打叉叉」、「手放大腿或桌上」、「嘴巴閉起來」,順利完成就給予具體稱讚,仍然很躁動就延長10~30秒不等。

(2)手指蠟燭: 針對年齡比較小或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孩子,請孩子伸出左手或右手,想像自己有五根蠟燭,每一次都要深呼吸然後吹熄一根,說出來剩下幾根蠟燭,再逐一吹完。

(3)腹式呼吸: 針對年齡比較大或理解能力較佳的孩子,請孩子放鬆肩膀,把手放在肚子上,以吸氣三秒、呼氣三秒的節奏放慢呼吸速度,同時感受吸氣時肚子往前,呼氣時肚子縮回來。比較有趣味性的作法,可以請孩子找一個喜歡的玩偶放在肚子上,藉由觀察玩偶的起伏來理解呼吸時肚子的起伏。

(4)正念: 如果已經有腹式呼吸的基礎,可以請孩子在練習過程閉上眼睛,專注在周遭環境的聲音,也可以使用手機播放,請孩子專注聆聽約1分鐘以內。

(5)紅綠燈: 只要孩子已經理解紅綠燈的規則,就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重點在於熟練「紅燈=暫停」,避免衝動的決定與行為,接著是「黃燈=觀察大家在做什麼或思考自己該怎麼做」,最後才是「綠燈=採取行動」。

其實大人也可以練習調整呼吸來幫助自己放鬆,當自己不會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保持穩定的狀態才比較容易幫助孩子建立調整情緒、行為的能力。

avatar-img
黃閎新臨床心理師的沙龍
44會員
72內容數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孩子輸不起?別急著責備,先來看看孩子輸不起的三大心理原因:渴望成就感、討厭失敗、以及面子問題。接下來引導孩子:允許情緒發洩、聊聊感受、幫助孩子理解他人心情、強調遊戲樂趣與收穫。最後,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輸贏只是過程,成長才是目的,從而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態,享受遊戲的過程。
青少年溝通技巧:別再硬碰硬!用幽默暗示代替碎碎念,輕鬆化解親子衝突,讓孩子主動調整行為。
下班後耍廢很正常,孩子放學後也是!別再念孩子滑手機,不如關心他們一天的經歷,從互動中拉近彼此距離。適度耍廢是充電,是找回生活熱情的方法。
孩子輸不起?別急著責備,先來看看孩子輸不起的三大心理原因:渴望成就感、討厭失敗、以及面子問題。接下來引導孩子:允許情緒發洩、聊聊感受、幫助孩子理解他人心情、強調遊戲樂趣與收穫。最後,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輸贏只是過程,成長才是目的,從而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態,享受遊戲的過程。
青少年溝通技巧:別再硬碰硬!用幽默暗示代替碎碎念,輕鬆化解親子衝突,讓孩子主動調整行為。
下班後耍廢很正常,孩子放學後也是!別再念孩子滑手機,不如關心他們一天的經歷,從互動中拉近彼此距離。適度耍廢是充電,是找回生活熱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