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大廈不一樣。
今天早上的地震真的好大,正穿著襪子準備出門的當下,突然腳底一陣轟轟聲音,接著就搖了起來。而就在屋子搖晃的過程中,牆面油漆有部份脫落,疊放在小凳子上的書也倒了一地。
卻也想起,2016年的凌晨5點20分,台南發生大地震。
那時,我在聯合新聞網上班,因為住得離公司比較近,天尚未亮就到公司去支援了。記得那天是除夕,在接下來的幾天,每日的即時新聞都是維冠金龍大樓的搶救進度。
編輯的工作之一,就是在處理文稿的同時將記者傳回來的照片組織起來,必要的時候,打上馬賽克。
就這樣,整個過年連假,我就和同事輪著班,等在編輯台,看著電視新聞的搶救進度;也想著在那現場等待的親屬,總是滿難過的。當時,有張照片的畫面,我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中年男人,穿著亮黃色的防水外套,在日落之際,噙著淚水注視著眼前倒塌的大樓,他還在等待自己的親人被救出來。
現在,每當遇到大地震,每當見到大型事故,總是會想到那個等在救難現場的男人。
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有個當年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就沒再回對岸的社會老師,曾和我們說過,他有一個學生,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意外命喪輪下。然而,十分鐘前,那小女孩還在教室裡和同學們一起相互道了「明天見」。
『如果現在我跟你說再見,你確定真的能再見嗎?』老師操著一口不容易聽懂的口音。
意外和明天,我們真的不知道哪一個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