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震盪-地震恐慌

*提醒:此文章有對於地震不正確的應對方式,以及可能產生身心不舒服感覺,若您對此敏感,建議不要閱讀。

311前

311前

每一次的地震都會讓我恐慌萬分。

自從經歷了311東日本大地震後,輕微的震動都會讓我繃緊神經,小題大作。以為經驗會讓我成長,更冷靜沈著應對,但反而相反,所有地震當下該要有的應對,我都做不到。該冷靜,趴下,掩護,穩住,我反而是慌張,開門,急著逃出家門,我會不斷地晃動,走動,直到震完為止。為何我會不停地走動,晃動?因為我不想感受那震度。

回到台灣後,才發現到我對於地震的反應比大部分人還大。幾次在辦公室的地震,或在餐廳等公共場合的地方,我都是反應最大的,周圍的人都相對冷靜,顯得我非常不同。

在經歷311前我是冷靜的。住在日本期間,時常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小晃動。周圍的日本人面對這些經常性震動像是家常便飯,不會有過多的反應,我也越來越習慣。3月11日的下午,我在千葉的公寓,坐在床上邊跟朋友視訊邊化妝準備出門,突然間一個晃動,我跟鏡頭另一邊的朋友說 "地震了,應該馬上就會結束。" 不如預期,自以為的小震動,反而越晃越大,甚至沒有要停下來的跡象,接著聽到窗外的尖叫聲,往窗外看去,看到強烈晃動的樹及路燈,驚慌失措的日本人,我才發現這個不一樣。

在我以為地震結束時,急著衝出在三樓的家門。走往樓梯,又一陣晃動,晃動之大,每一階都讓我覺得要被甩出去。逃到空曠的地方,和其他住戶蹲著等待晃動結束時,聽到奇怪的聲響,接著看到眼前社區大樓的每片玻璃窗戶震盪,下一波餘震又來了,眼前如百個玻璃窗齊晃的情景及聲音,我忘不了。最後我們被引導到更空曠的停車場,在接近傍晚,確定不會再有更大的餘震時,我回到住處。因為斷電,整個社區都是黑的,所幸筆電,手機還有電力,網路也正常,讓我可以持續與家人,外界保持聯繫,同時也可確認災情狀況。

那個夜晚再疲憊,也睡不著,整夜餘震不斷。當時的住處有個日式拉門,它會預告我下一個餘震的到來,每當它開始微微晃動聲響,我就會恐慌,害怕這又會是一下個停不下來的大震盪。印象中那年間餘震不斷,餘震多到有時我都認不清是真的地殼震動,或是我自己在暈。後來我搬了新家,新家是樓中樓,客廳有個很長的吊燈,我經常會確認吊燈是否晃動來判斷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近年我才更明確311對我的影響。我是很意外的,因為我當時所面臨的狀況是很幸運的,無論是人,財我都沒有任何損失,甚至在當時我還很順利的暫時回到台灣,等待一切穩定後才回日本完成學業。但顯然我身心狀況很敏感,偶爾還會觸發恐慌症。過了這麼多年後,面對地震我是用不正確的方式逃避它。每個晃動的開始,我會瞬間陷入恐慌,害怕它會像當年的311一樣,不是我所認為的小震動,害怕它會越晃越大,晃得比我想像中久,我想逃避那感覺,於是我會邊慌張邊不斷走動,想逃避它真實晃動的程度。聽到房間內有不同以往的晃動聲響時,我會緊張是不是地震的預告。

台灣4月3日的地震,我邊抖邊穿上衣服,逃出了家門。最後甚至打包了最重要的物品,在咖啡廳待著,盡量避免一個人待在家。走到外面接觸人群,看著仍繼續過著平常生活的人群,安撫了我的不安。這部分,顯然是我還在學習的課題,老實說正在寫下這段記錄的過程比我想像中不舒服,身心敏感的我,矛盾的是也非常遲鈍,過了13年的現在才發現那段經歷的影響比我想像中巨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