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9|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實習日誌 113.04.08_你願意嗎_楊晟】

    【平板的意義】

    午休剛結束,亮師便直接走進教室,用很認真的語氣說:「現在我們要討論個很嚴重的問題」。

     

    實人的孩子們很熟悉用平板自學、共學,但最近孩子們使用平板玩「益智遊戲」如五子棋、消積木的狀況越來越多,甚至還有孩子在上課自學的空閒時間,偷完一下遊戲。

     

    小天舉手發表,當初是自己為了參加棋類比賽,才用中午時間用平板練習棋步,而其他人看到便效法,班上就開始出現了這股風潮;雖然在某些人眼中,玩益智遊戲並不是件壞事,甚至還可以幫助孩子成長,但在實人,老師和孩子們的共識就是平板只能用來學習,而點出一開始小天的目的的確是「學習」,但其他孩子效法的目的卻是為了「娛樂」,這根本上的不同也導致孩子們無法用正確的心態使用平板。

     

    我特別喜歡亮師提到「大家沒有正確使用平板,是全體夥伴的責任」,這裡的夥伴包含所有老師,透過將老師和孩子們的距離拉近,孩子們便不會覺得是「老師禁止我們使用平板」,而是「老師陪我們一起正確使用平板」,用這種角度切入讓整個對話是嚴肅但溫暖的。

     

    【明天,就上場】

    下午被問到:「明天的體育課,你願意試試看嗎?」

    「好啊」,我就這麼無意識地回答了,有點意外自己的大心臟(但當晚慌到爆)。

     

    備課時,我選擇了把握度相對高的街舞作為主題,當我在想要準備什麼豐富、有趣的課程時,想起了在實人看的各領域課程,老師們會很用心的把單一概念、環節解釋得很清楚,並讓孩子們有充分的時間操作,以「孩子的學習狀況為進度」,於是我重新安排自己的課程,並努力在「腦補」上課的畫面,摸索著對這群剛接觸舞蹈的孩子適合的引導方法,後來我將課程目的簡化至「讓孩子們感受節拍和音樂」。

     

    我查了天氣後,發現明天天氣對在室內練舞來說,也些太熱,我回想自己高中在練舞的經驗,有哪些問題可能會影響課堂以及孩子參與的意願,我告訴自己在做操環節要提醒學生重視暖身、練肌力環節要瘋狂鼓勵孩子、聽音樂要靜下心等等,經過一輪回想後,立刻記下明天要記得預評和提醒的點,從自己的成長經驗中找尋可以借鏡的點真的很好用。

     

    詢問LuLu老師後,實人對體育課的目的在於:給孩子機會動、培養團隊感,於是我試著讓自己扮演教練的角色而非一般的老師,教練會要求孩子們突破自己、重視團隊,一個例子例如在孩子們練肌力時,教練會用較多的情緒去鼓勵、激勵孩子們撐住,並肯定孩子用顫抖的身體多堅持的那一、兩秒,但我自己遇過的教練大多都會有情緒的發洩,這也讓我意識用不是大聲就有用,錯誤的情緒和對話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動力,希望明天的自己可以往成功的教練的角色邁進。

     

    明天,加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