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0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過程遠比結果重要的真正意涵」──日本留學分享講座 - 會後紀錄 & 心得

這次應臺北市立圖書館的邀請,到北市圖位於建國南路的總館進行了一個下午的小講座。氣氛上感覺很像是一個小小工作坊的感覺,約莫二十多個人在一間教室,除了自己分享了1.5個小時的日本留學經歷之外,也留了半小時的Q&A時間。

「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It's our choices, Harry,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 far more than our abilities.

-J.K. Rowling,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這次演講的開頭,除了簡短的自我介紹之外,我以我在哈利波特當中,我看到的最感動的一句話來當作開場白。在會前我有事先收到參與者們在報名時所填寫的事前提問,其實蠻多人特別提出來的問題,並不是關於日本留學準備申請的細節,而是想問一些關於心境上的調適、學業規劃的抉擇甚至是職涯發展的可能性等等

看完報名者在事前提問單的苦惱之後,我感覺有些問題似乎是在意自己的能力,而擔憂著自己是否不夠格去追自己想要的事物。於是,我決定把我最受感動的這句話放到簡報的開頭,如果同樣也看過哈利波特的夥伴們,也可以跟我一起重新把這句話好好的放進心裡。

說實在的,現今這個知識更新如此快速的世界,我們的能力真的很難去追到世界的最前端,就像莊子寫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要去追的知識與能力是永遠追不完的,所以,我覺得並沒有所謂的能力非得要如何。例如,就算大學念了文組,代表數學真的很差嗎?並不一定。以前大學上中國思想史這門課時,老師說過,其實我們能考得進台大中文系,代表也有能力考得上電機系,當然台大電機系可能考不上,但一定能考得上某個其他學校的電機系。可是為什麼我們正在中文系裡呢?這就是我們的選擇。

有時候可能我們看事情的時候也會過於狹隘,但其實還有很多機會跟可能是可以去探索的,不用怕自己的能力是如何,重要在於選擇,去勇敢的決定自己想要走的方向。


這一趟日本留學之旅,覺得最值得的事情是什麼?

演講過後,還有一個問題我也讓我在現場一時也難以下一個很好的回答。就是所謂的這一趟留學旅程當中,帶給我覺得最值得的地方是什麼。

值得的地方很多,我第一時間回答的最值得的地方是價值觀的改變,以及學會了用一種日式哲學來看待事物。這是一種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的哲學。後來反覆吟味這個問題,我覺得確實如此。

相較於台灣,我們比較很重視績效、重視結果,但是在日本,比起結果如何,更在乎事情是不是有做正確,體現在匠人文化上,這也是一種職人精神,為的是打造在每一個當下的正確率,而不是最終所能達成的效率。

所以在做研究方面也是,台灣的博士畢業門檻經常耳聞會卡很多Publication的要求,但是在日本,只有一個最底線的標準。也就是說,比起最後所產出的發表,在實驗室做研究的階段,是否有正確的把實驗做好、把研究分析做好,是否全盤的考慮各種可能性,是否窮盡所有可做的分析把資料都完整的跑過一遍等等之類的關於「過程」與「研究方法」的課題,是在日本的lab所更加重視的。

以結果而言,我並不是一個留學得很好的成功例子,我沒有留在當地工作、沒有在國外有個partner、沒有很豐富的研究發表。在事業、家庭與婚姻、學業上,都沒有什麼特出的成果。不過,就整個過程而言,我所體會到的因為日本留學而帶來的一切,不論是疫情封鎖的那時,還是實際到了日本之後,這些全部的種種,對我而言都是相當值得的收穫,也都是很重要的寶藏

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了──即使知道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也還是願意為了某個目標或信念,堅持在當下,還是執意要去做自己覺得應該要去做的事情,然後盡善盡美在每一個當下。這種即使知道可能會失敗也執意要前進的信念與行動力,是我覺得最值得的成長。


歐美vs.日本

猶豫著要去歐美國家還是日本?哪個發展性比較好?

除此之外,這次的參與者們事前提到了不少關於是否該選擇日本的不確定,而比較的基準多是歐美國家。不少人在想著是不是可以先去歐美再去日本,如果去歐美再去日本有沒有加分作用等等。

而在我看來,日本是一個很大的國家,也是一個先進國家,想要追求的東西,在日本也都有機會可以追求得到。身邊遇到的同樣也是留學生的學長姐或同輩朋友們的例子中,有在日本創業成功讓公司上市的,有在大企業/中小企業工作多年的,有在日本穩定發展感情的,有在日本獲得不錯學術榮譽穩定發展學術生涯的。每個人出發的目的都不相同,每個人想要找的寶藏也不相同,但我想,如果想要在日本去找那個想要的東西,我覺得在日本都是可以嘗試的

另外,還有一個迫切的問題,我想會是文化差異的問題。如果已經習慣或更加認同結果導向、績效導向的文化時,對於日本行事風格裡重視過程的正確性勝於效率的這種文化,很有可能帶來很大的衝擊與不適應。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台灣吃個炒飯時,我們可以跟老闆說想要炒鹹一點、不要加蔥等等,任意稍微改變一下配料,但是在日本,這件事情如果不是店家預設可以給客人調整的,恐怕並不允許客人任意改變他們做餐的SOP。比起能得到客人想要的結果,日本會更重視過程的正確性,因為對於餐廳而言,他們保證的是依照他們既定流程所做出來的餐點的美味度,而不是讓客人們調整過後讓客人自己負責自己想要吃的東西的美味度。

如果想要在多個國家之間遊走,切換到日本模式時,可能會先有比較大的文化衝擊。除此之外,在日本現地的語言溝通,也會是一個蠻大的問題。雖然很多場合或是在學術界,仍然允許使用英文作為溝通媒介,但是若要在日本生活,並且取得更加圓融的溝通,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日語能力,才能比較順利地在日本過得比較開心。在日本,「做什麼像什麼」的這種觀念很強,工作時如果是英文溝通的場合,當然人們也還是會很配合且很敬業地使用英文溝通,但是那就會讓溝通僅止於工作。如果希望可以來點small talk,或者更進一步的了解一個人,若能有其他私下的場合、可以說日語的機會等等,更可以取得公事以外的默契與信任。

至於歐美或日本哪邊的發展性比較好,我想都是個人造化吧。能在網路上看到的例子,大多數也還是成功案例居多。而若以人口基數來看,出發去歐美的人也許多一點,相較之下成功的例子可能也找得到比較多。而人在做決定的時候,也還有很多考量的因子夾雜在其中,正在做選擇的自己,正是一個好好傾聽內心自我真實聲音的時候

最後的結語:勇敢

這次的演講,我也仍然用「勇敢」當作結尾。我還是覺得這實在太重要了。

念一個phd,真的會改變自己,而要在國外生活,要把phd念完,要一直一直提醒自己,要勇敢。我永遠記得在畢業前9個月回台灣的時候媽媽對我說的「勇敢」,在國外、在念phd覺得孤單寂寞時,想起要提醒自己要勇敢,就還是會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不論哭著笑著都還是要一邊哭一邊笑一邊把論文做完。

會後,我還有遇到一個讓我一時答不上話的問題:「現在的你還有迷惘嗎?」

很驚訝這次的演講不少人似乎是帶著內心的猶疑、遲疑而來到現場尋求一些什麼答案,我說不出我有什麼迷惘。但我想,勇敢的去直面自己覺得猶豫不決的事情,或許不叫迷惘,而只是很冷靜地在面對選擇的時候,能夠經過各種評估,做出一個最像自己的選擇。畢竟「選擇」,才是決定了自己是什麼人的關鍵

以日語來說,「迷ったり、悩んたりしてから、選択する」用的也是「迷」這個漢字,在選擇之前,仍然還是會「迷惘、煩惱、舉棋不定」,但最後下決定的那一手,操之在己。



=====

會後,圖書館網站有提供檔案下載專區,也包含其他留學講座的簡報檔案。如果我的想法有幸成為準備出發日本的勇氣,我也會感到相當開心。歡迎交流。

自分の考え方は他人の力になれば幸いです。

圖書館網站的檔案下載專區:https://studyabroad-tpml.gov.taipei/News.aspx?n=93A32D650238BC19&sms=E7E4C25BB1CE08E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