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2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藝術創作與課程結合

raw-image

朱銘美術館

藝術無所不在,但進入課程需不斷嘗試與調整

在實體課程每週的教授與復盤中,我發現了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之間最主要的不同點。實體課程需要面對面的互動,而在課程持續時間長且時間安排在下午一點到三點時,學生往往難以保持專注。尤其在導入藝術創作課程時,許多學生可能缺乏相關經驗,因此需要將課程內容細部拆解,以提高學生的修課順暢度。因此,我試圖在課程結束後重新調整講課與實作的比例,以加強課程的實踐性。

在執行手作課程時,我與合作業師合作,發現將課程從原先的15人小班級擴大至約60人的班級後,需要重新思考課程項目的安排。我們通過分組的方式,讓藝術創作能夠更細緻地進行分工,並幫助組員找到自己擅長的部分,這變得格外重要。藝術介入空間或課程中,藝術作品可以加強學生的體驗,並構建他們的學習框架。我與許多前輩討論後得出的結論是,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模式,以滿足既有天賦的學生和一般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我們需要從分組中挑選出適合的小老師,讓他們成為課程的領導者,並逐漸建立一個學習系統,甚至可以將此系統擴展至社區操作。

藝術帶入課程的前置作業

筆者首先透過與社區的總幹事聯繫,以了解社區的需求。隨後,我們尋找合適的藝術家夥伴,並與他們討論如何將社區的需求與可再利用的材料相結合。藝術創作通常伴隨著成果展示,因此在討論過程中,我們需要考慮藝術品的展示場所、展示區域的配置和保護措施。此外,我們還需思考如何將這些藝術品與社區成員或高齡者結合,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前期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想到了自身另一個課程的田野調查。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實務經驗,將其轉化為田野調查的課程,從而培養學生的五感體驗和參與式觀察的能力。這兩個能力不僅有助於學生開發文創商品或提升生活技能,還能培養他們了解市場的能力。因此,在這堂課程的規劃中,我們安排了校外教學,帶領學生前往社區,聆聽社區志工分享他們是如何經營社區的,以及如何利用廢棄物製作具有場域功能的作品。筆者試圖將功能性作品與藝術品融為一體,以探索藝術的潛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